□(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 山东青岛266520)
公司治理的产生源于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Hart(1995)认为,公司治理问题需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一是基于代理理论的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间的代理冲突问题;二是基于契约理论下,由于存在交易成本,契约具有不完备性,代理问题不能够通过完备合同解决。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是信息不对称,由于公司治理缺陷引发的财务舞弊、审计失败的事件并不少见,外部审计作为外部治理机制之一,对财务舞弊的发生和抑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审计质量不高。大多学者认为公司治理的内容从狭义上看包括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和监事会治理,公司治理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合理安排三方之间的权力以使公司绩效最大。由于股权的集中,公司治理失效可能会引发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利用控制权攫取私人利益,不利于投资者保护。李维安等(2006)从公司治理角度所作的研究表明,在内部治理机制还待完善、外部审计约束相对乏力的情况下,集中持股、具有绝对信息优势的第一大股东不仅有动机也有能力粉饰甚至虚构财务报表,掩盖实际存在的问题,避开外部审计约束。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完全消除,管理层与股东存在代理冲突,Jensen(1986)的研究表明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管理层可能会将现金流用于非效率投资。而江轩宇等(2015)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过度投资显著增加了股价未来的崩盘风险,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是导致二者之间正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
乔春华、蒋苏娅(2006)认为审计源于公司治理,是委托代理关系呼唤现代审计的产生。易金翠(2013)认为公司治理解决的是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注册会计师审计是解决公司治理中因代理问题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的必要途径,审计质量的高低成为所有者和经营者关注的焦点。杜兴强、郭剑花等(2010)研究发现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独立审计师高质量审计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刘星等(2007)通过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外部审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有赖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谢盛纹等(2015)研究发现在审计师的动态选择中,管理层权力越大,公司治理层就越有可能改聘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以此来抑制管理层权力膨胀或权力寻租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李娜(2011)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越大,则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刘霄仑等(2012)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用指数来反映的公司治理质量确实是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司治理好的公司更容易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类型。Ikbel Makni等(2012)通过实证检验突尼斯2005到2009年137家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发现公司的董事会规模、CEO的二元性以及多数股东的存在,都对高质量审计人员的需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刘星等(2016)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控制权与公司的激进避税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增强了激进避税程度,揭示外部审计并没有发挥其监督作用。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理论研究表明,外部审计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代理冲突的重要机制。熊家财(2015)的研究发现审计行业专长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在信息不对称更严重和投资者异质信念更大的公司,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根据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来看,截至2012年的数据,我国公司治理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均值从2003年的48.96增加到2012年的60.60,尽管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建设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独立性仍然是待解决的问题。公司治理的独立性是治理有效性的基础,独立性表现在上市公司自身独立性、治理结构独立性和决策独立性等方面,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上市公司“一股独大”难有独立性,大股东掏空和关联交易等行为既损害公司发展,同时也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外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部分,往往也难保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和被审计单位合谋造假,欺骗投资者,谋取利益。尽管我国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大股东掏空行为和财务造假行为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上述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公司治理源于现代公司制度的两权分离,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的有效途径,外部审计单位作为独立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降低投资者与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作为信任中介的注册会计师,担任起投资者与公司建立信任的桥梁。由此可见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能够发生一定的交互作用,缓解由此导致的大股东掏空行为,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能增加公司绩效和保证市场的良性发展,如图1所示。
图1 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传统作用框架
图2 区块链的形成
但是,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仍未很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是阻碍资本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
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 Technology)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如图2所示,区块链是由各个区块(block)连接而成的数据链,链中的每个区块是一种基于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块或者数据包,其中存储了所有交易的信息,不同的节点能够共同参与其中,网络中的节点如果想要篡改区块中储存的任何信息都需要其他节点 (至少51%的节点)同意才能够发起信息篡改行为。参与节点越多,改写工作量就越大,同时每一块数据都有时间戳,改写数据后,时间也随之变化,计算工作量和时间两个维度的限制使数据篡改几乎成为不可能。
区块链技术主要的应用领域表
信息不对称是由于信息产生的不均衡性、信息披露不完整、信息加工技术限制等原因导致的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甚至信息披露者故意将部分信息掩藏不披露致使信息使用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无法获取完整真实的信息而做出不正确的决策。而区块链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入手,即将信息提供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使用者放在一个链条上,整个链条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看到从业务初始开始的所有的原始数据与处理过程,将不对称产生的途径全部切断。由此一来,区块链通过让链条上的参与者之间没有建立信任关系的人们达成合作,建立绝对的信任,从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基于区块链技术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思路,已有学者将区块链技术与会计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蔡立新等人(2017)认为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在区块链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会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效抑制会计造假行为。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已经实际应用到审计业务中,由于智能合约、分布式账簿和信息透明度高等优点,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能提高公平性和独立性,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核查账目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财务核查人员通过秘钥可以获取相关资料各司其职,审查交易和报告的程序变得简单,审计成本也会大幅降低,诸如税务机关和金融机构等监管部门可以实时分享重要信息,及时沟通。而区块链技术的优点能够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就有可能降低随之产生的股价崩盘风险,增强投资者信任程度,也能在一定程度减少审计失败和非效率投资等不利于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绩效的影响。如果区块链技术能够应用到会计和审计当中,利用其分布式账簿、去中心化等优点,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前述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所面临的困境。
如下页图3所示,将区块链技术的思想和会计信息系统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信息公开性和不可篡改性,从会计信息产生的源头提高了信息透明度,不仅是会计相关的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信息,现有公司治理存在的有效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得到解决,从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存在的联系看,公司治理的困境得到有效解决,可以提高外部审计的效率。如果应用是从外部审计单位开始,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开性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也能有所提高,外部审计功能的增强可以反作用于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公司治理的作用,解决现有大股东掏空、关联交易和管理层道德风险等问题。同时传统公司治理结构,也可能由于“区块链”革命而发生变化。
图3 基于区块链技术解决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的困境的路径
图4 区块链技术应用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从图4可以看到,传统公司治理结构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权力相互制衡,董事会代表股东的利益对管理层有直接任免权,监事会直接监督董事会,间接对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引入区块链技术的数据资料存储和读取都具有共享性,各个相关者加入私链,监管部门、外部审计单位都能够实时获取相关信息,加大对企业的监督,而监事会也能降低监督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方面源自于企业内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由于DLT信息不可篡改性和分布式账簿的特点,处于区块链中的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读取存储在区块链中的数据模块,尽管这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共享性能也比传统财务共享系统好,但是“The DAO”遭受黑客攻击资金被盗就证明了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是值得质疑的。从外部审计单位来看,因为要能够读取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资料,又必须要拥有获取数据所需的公钥和私钥,公私密钥的保管问题对审计单位来说也很重要,一旦密钥泄漏,可能会导致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数据资料被公开,而且就公司治理层而言,也并不想向处于链上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公开某些相关信息。
尽管根据统计,比特币区块链的全网计算能力非常快,每次只能有一个用户获得记账权,而其他用户的计算能力都将被浪费。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业务量繁多,交易事项有时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在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可能发生不相容的情形,这种“高效低能”式的应用对公司来说,可能并不经济,而且系统的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尽管中本聪认为最近的交易信息已经被纳入足够多的区块之中,就可以丢弃该交易之前的数据,节约硬盘空间,但是许多经济业务发生的有关资料需要储存较长时间,可能会造成硬件资源的浪费。对于审计师来说,可能因为链式结构的存储链条过长,审计时读取数据的过程时间太长,导致审计效率不高。
“去中心化”意味着具有记账权限的用户,都能够在数据模块中记账,但是却无法识别攻击者。对于只是拥有少部分用户的私链,当超过51%的用户发起攻击时,其实不难确定攻击者,但是当用户范围扩大时,确定攻击者的难度就越大,法律问责的范围和主体难以界定,监管难度也有所增加。尽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缓解公司治理所面临的两大难题,但是也会给治理层带来新的挑战,比如该如何分配密钥,管理层的访问权限,以及对其他相关者的信息共享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