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婷
摘要:本文结合烹饪教学的实践经历,运用案例法,从理想教育、文化教育、安全教育三个方面探讨烹饪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为培养技术精湛、德才兼备的烹饪专业人才而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烹饪;中职;理想;文化;安全
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更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烹饪专业是職业教育专业中的热门专业,不但要求教师提升学生的烹饪技术水平,更要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一、加强职业理想教育
民以食为天,烹饪专业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既高尚又务实的职业。但部分学生选择烹饪专业的初衷,仅是出于自我谋生的需求,对职业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以适当的方式开展职业理想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1]。
比如,我向学生介绍80后的新生代厨师宋永平经过刻苦训练和认真钻研,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国宴菜顶级厨师,让学生在年轻一代的厨师身上找到自信和力量。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引导学生观看中国十大名厨大赛、中国烹饪大赛等,让学生欣赏大师们的精湛技艺,感受厨师职业的美丽和风采。
经过长期的熏陶和教育,使学生对厨师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调动了学生学习烹饪技术的主观能动性,为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走上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饮食文化教育
烹饪专业与中外饮食文化密切相关,烹饪技术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传统意义上“色、香、味”的学习,更是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烹饪技术和本领,更要认真学习中西饮食文化,既做精湛的烹饪技师,更要成为优秀饮食文化的传播者。
比如: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一起编写了《红楼梦饮食文化》校本教材并进行了学习。首先,我带领学生通读了《红楼梦》,在掌握小说的大致情节和基本内容后,引导学生把小说中与饮食有关的章节和段落挑选出来,根据小说内容和历史文献,整理出主食原料11种、点心17种、菜肴原料31种、食品38种。接着,带领学生研究饮食与人物特点之间的关系。如:黛玉是典型的江南人,她的口味比较清淡,喜欢吃一些坚果和小点心之类的东西,透着江南人的精致和清秀;她还要时常进补燕窝、银耳之类的滋补品,因为她的身体比较弱,需要滋补强健。最后,带领学生研究诗词中的饮食,如:“吃蟹要蘸着酱醋并饮黄酒,就如宝玉笔下胡,持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使学生体会到宴席中的一些文化活动,酒令、词曲等比饮食本身还要精彩。
通过研究《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烹饪兴趣和文学修养,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更多的饮食规律和烹饪艺术,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不断推行,健康营养的饮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烹饪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要从事厨师工作,或是与食品有关的工作,他们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影响着很多人的健康和生活。因此,教育学生做一个注重食品安全的放心厨师是学校的必修功课之一。
比如,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我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是正向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积极传递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如:在烹饪过程中尽量保持菜品的新鲜,避免营养的流失等,鼓励学生积极考取营养咨询师,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使其学到了更多的健康饮食知识,更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更多的保证。二是反面事例进行教育,通过互联网,选取大量具有反面教育意义的食品安全事故和事例,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烹调过程中不当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和不良物质对人体的损害,同时教育学生要做有良心、有手艺的专业烹饪者。
烹饪专业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才,更是品学兼优的饮食文化传承者。加强烹饪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和举措。广大烹饪教育工作者需拓宽渠道,大胆实践,为培养技术精湛、德才兼备的烹饪专业人才而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周珠法,朱能军.高职院校烹饪专业“饮食与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03):70-71.
[2]褚涛.烹饪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培养[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