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
很多互联网产品都希望你长期停留。在现实中,你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大概应该是你的家。
小时候,你和爸爸妈妈同住一个屋檐下,觉得有个自己的温馨小窝是挺了不起的事,所以上传个人主页,写博客,装扮QQ空间,让大家都过来“踩一踩”。
长大了,买房的目标遥不可及,独自漂泊的日子越来越久,隔一段就要换地方租房,“家”这个概念对你越来越陌生。不知不觉的,虚拟的和真实的自己重合在一起,曾经的那些“网上家园”,也跟着消失了踪影。
“家”是互联网最早的隐喻
打开一个网站后,你看到的第一个页面,有两种称呼:“首页”和“主页”,分别对应英文单词的“Index”和“Home”。
“Index”源自80年代的计算机文件系统。在一个目录下新建一篇文档,列出该目录下所包含的全部内容,以供人快速查找,就是建立了“索引”。
“Home”(“家”或美国英语的“住房”)则是一种拟物化的称呼,直接把网站的第一个页面,称为该站在互联网上的“家”,充满温馨。
最早人们喜欢用“Index”,等大多数人都开始上网的90年代末期,用“Home”形容首页的更多。一个原因是从Windows 95开始,将原本描述计算机文件系统的“目录(Directory)”改名为“文件夹(Folders)”以方便小白用户理解,所以“Index”的称呼也要跟着转换。
图标、界面和名称的“拟物化”,帮助很多人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直到4~5年前“扁平化”取代“拟物化”,才一定程度标志着社会大多数人完成了“科技素养”的启蒙。
另一个原因是像AOL、MSN这样的高级“局域网”,跟互联网并不完全相连,也不是使用目录体系,所以用“Home”也更准确一些。久而久之,到现在绝大多数的英语网站都用“Home”来形容网站的第一个页面。有趣的是,在中文互联网这个词用的是“首页(对应Index)”而不是“主页”。这是因为“主页”一词在中国有另一种对应的特殊产品:“个人主页”。
个人主页:网上家园
最初,雅虎(Yahoo!)收购的“地球村(GeoCities)”是最受欢迎的个人主页托管业务。该业务1994年就成立了,主要盈利手段是在用户免费上传的个人主页上添加条幅广告。
外国人有的,我们中国人当然也要有。马云创办“中国黄页”,帮助中国政企单位上网宣传,成為他人生中第一个创业项目。刘韧写道:“1995年,互联网上的中国网站太少,中国黄页效果很好。望湖宾馆是当时网上能看到的唯一的中国宾馆,时逢世界妇女代表大会,许多世界代表到杭州后,专程过去看看望湖宾馆。钱江律师事务上线之后,留得是家里电话,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电话给他。”
随着中国人陆续开始上网,除了“中国黄页”之外,开始有个人初步尝试花高昂的网费,将自己的个人介绍和心情日记传上网,通过“个人主页”服务,建立自己的网上家园。
从中国电信下属的广东“视聆通”,到湛江电信的“碧海银沙”,都是中国个人主页服务的拓荒者。不过随后它们很快沉寂下来,让网易个人主页逐渐成为行业老大。
个人主页业务是网易最初的主营业务之一。1997年成立的网易,成立之初主打三种产品,分别是邮箱、论坛(BBS)和个人主页。
当年拨号上网对大家都很奢侈,用户数量都不多,没人敢对他们额外收钱。所以不管申请获得30 M左右的主页空间,还是开通后缀为nease . net / 126 . com / yeah . net的二级域名,当时都是免费的。
自己制作网页的过程虽然比现在开通一个博客或微博要复杂得多,然而可以拥有几乎无穷无尽的样式自由搭配,也可以通过学习安装更炫酷的代码、闪闪发光的GIF背景和飘来飘去的小挂件。这些都是免费的。
装饰好了自己的个人主页,安装一个计数器在底下,看看每天有多少人前来拜访。当有一次发现自己按浏览器的F5刷新也可以让计数器+1,于是你自己不厌其烦地刷新页面,只为了一个更厉害的访问数字。这大概可以说是史前时代的“刷阅读量”。
到2003年前后,国内雨后春笋一样冒起的个人主页托管服务基本上都增加了去不掉的广告条、空间容量缩水、访问不稳定、体验越来越差。而当时在前沿科技圈流行的一个单词--博客(Blog),已经开始预示着人们向下一个“家”的迁移。
QQ空间:网上小窝
博客(Blog)是“网络日志”(Weblog)的简称,所以在香港被翻译为“网志”。
博客属于“Web2.0”的一种形式,这个术语的意思,是说互联网从“少数人发表内容给大多数人看”的1.0形式,过渡到“人人都可以发布内容给别人看”的2.0形式。简单说,这意味着互联网技术和表达的“民主化”。
制作“个人主页”,需要用微软FrontPage或Macromedia(后被Adobe收购)的“网页设计三剑客”Flash、DreamWeaver、Fireworks等工具来制作页面;然后再通过FTP软件,将做好的页面上传到服务器。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需要如此丰富的功能,而撰写HTML代码的门槛对普通人,尤其是不懂英文的人来说太高了。所以,这个自我表达的需求必须被抽象和简化。
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个人主页”当中最为重头的内容,也是最精心维护的内容,就是大家自己写的日记。其它包括照片分享,页面装扮,背景音乐等元素的重要性依次递减。因此,撰写日记的功能被抽象出来,成为“博客”。
博客运营商为用户准备好了合适的网络环境和熟悉的编辑器,只需要像在自己电脑上打开Word写东西一样开始写,后面的事情都不用操心。
个人主页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论坛”或者“留言板”,这可以让亲朋好友和陌生网友在页面上产生互动,而无需写电子邮件。为了兼容这个用途,大多数博客服务都可以开启评论区。但是写长篇文章,对一些年轻网民来说,门槛依然是太高。怎么让写800字作文都犯愁的小朋友去喜欢上写日记这种事?不是老师要求,谁能坚持下来?所以,对孩子们更适合的自我表达方式,是风格各异的自我装扮,和只需要一两句话,就可以描述的心情状态。2005年,QQ空间诞生,满足了此后中国几乎每一代青少年的情感表达需求。
典型的QQ空间用户应该大概从初中开始用起,他们在QQ客户端自己头像下面点击一下,输入一句话,就可以更新一条“说说”。放在头像下面的介绍,太像是“座右铭”了。老师说座右铭要庄重,选起来要认真,所以那时候的“说说”回头翻看都觉得相当“矫情”。如果没什么文采,也有网站提供一堆写好的以供选择。
互动最频繁的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每天都要去留言板上留言,这被称为“踩”。你来我往的,有时候只是简单发一个表情,称为“互踩”,“踩”的意思其实是“踏进家门”。
早期的QQ空间,整个浏览器页面是一个房间内部装饰的样子,你的虚拟形象———“QQ秀”可以进入这个“房间”,并免费或花钱购买添加各种“家具”……还有必须时不时点击鼠标,给虚拟的花藤“浇花”。
这些东西本质上就是一堆叠加在一起的图片,但是花心思打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的那种感觉,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名为“迷你屋”的功能,是QQ空间跟随同时代韩国一款虚拟社区“赛我(Cyworld)”而设立的,但它获得了远比原版成功的效果。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兑换Q币,只为了替换一些更好看的“家具”,或是置备一台“钢琴”。腾讯为空间打造了“黄钻”会员系统,可以说是QQ发展史上最成功的一颗钻石。
数年后,人人网承接了一群长大了嫌QQ空间幼稚的大学生,它的空间技术不过关,总有人通过自定义代码,将非常华丽的,本来掏钱才能用的皮肤效果免费奉送。
现在,如果你想体验建立虚拟家园的快感,可能最合适的办法是戴上VR眼镜,去《我的世界(Minecraft)》开疆拓土。时代变了,几张小图片就能把我们哄开心的日子也是一去不复返了。
微博和朋友圈:家园不再
最近几年,第一代网民的孩子基本都能打酱油了。所谓“95后”“00后”的年龄区分,逐渐让位于更“科学”的一种说法:“互联网原住民”。
一生下来就能接触互联网,可能意味着很多东西。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网络和现实是交织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除了可以匿名的地方之外,有很多情况下网络身份和现实身份完全一致。亲朋好友都可以看到一部分场合下你的网络言行,这跟在现实中和人打招呼相差不大。
这跟我们“中老年人”不一样,在我们记忆中,上网可以是和现实生活互相隔离的一种探险。最初,只有少数人有条件上网,看到的不是同学邻居,而是地理位置上相隔很远的人。《第一次亲密接触》描绘的“见网友”,还有“见光死”,都是在颗粒分明的像素点上,人为添加了一层浪漫的光环,甚至连低速电话线带来的等待都觉得那么甜美。
在今天,任何试图将互联网这种工具本身罗曼蒂克化的努力,都会被认为是滑稽可笑的。即使现实中没见过面的网友,也可以根据手机GPS的精准定位,陌陌探探Tinder的精准曝光,掌握这个人最真实的一面,ta的雀斑都无处可逃。现在见网友现实得叫“奔现”。
连带着,过去那种将互联网服务“拟态”为一个平行世界的做法,也显得幼稚和小儿科。《模拟城市(Sim City)》还能有人玩,是因为大家都知道那只是一个游戏。而真想构建一个永不停息的世界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则沦落到了不得不靠发币续命的地步。
我们已经知道了网络的运行规则和使用方法,就不再需要用现实中已有的概念投射到上面了。首页就是首页,博客就是博客,不是什么“网上家园”。更要命的是,过去在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些事物,一些可以拿来用作比喻,帮助人们认知电脑网络的东西,正逐渐在现实生活中消失。比如說,“保存”的图标是一张3.5英寸软盘。软盘是什么?“安装程序”的图标是一个打开的纸盒配一张中间有孔的圆形碟片,那是什么意思?“光盘”又是什么?正在消失的诸多概念中,其中一个就是“家”的概念。
小时候,你和爸爸妈妈同住一个屋檐下,你知道“家”就是放学一定要回去的地方。可是你贴一张明星海报都要被爸妈管,所以你上传个人主页,写博客,装扮QQ空间。长大了,买房的目标遥不可及,独自漂泊的日子越来越久,隔一段就要换地方租房,“家”这个概念对你越来越陌生。
所以,什么是“家”?有人说,有个家就是有片瓦遮风挡雨,有个人听你絮絮叨叨,走夜路抬头发现有盏灯为你亮起,进去之后可以放声大哭可以歇斯底里地笑,也不用在意打扰别人。
至于那些以为可以和“一心人”倾诉的话,现在也宁愿锁起来“仅自己可见”,或者去那个打广告说是什么“精神角落”的地方。再或者,刷刷微博抖音,你就忘记本来有啥想说的了。挺好的,所以,你是否需要一个“家”?
不知不觉的,虚拟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重合在一起。真实的自己不需要“家”,所以曾经的那些“网上家园”,也跟着消失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