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动应用,应用引领需求,待需求增长到一定程度,再倒逼政府服务转型……在安徽,以技术撬动政务的点滴细节,正汇聚成一个宏大、亲切的便民形象。过去零散的、标准不一的政务服务逐渐拧成一股绳,而随着“皖事通”等移动端的技术革新,“最多跑一次”离“一次不用跑”已越来越近。
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我们的业务科室很多,但呈现在市民面前的,只有一个。”谈到近些年开展的“智慧审批”工作,安徽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扬年打开了话匣子。早在省住建厅入驻省政务服务中心时,原来由厅机关相关处室办理的资质类行政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向窗口集中,統一由厅政务服务窗口办理,改变了行政审批“前店后坊”运行模式。目前,该厅列入省级政府权责清单目录的资质类行政审批事项,已全部实现进驻窗口办理。
“截止今年6月,省住建厅所有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33个事项已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与此同时,我们与EMS对接完成,免费快递送达资质类政务服务事项证书,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只需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陈扬年说。
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杰介绍,去年10月,省公安、司法、住建、地税、工商、安监等6个部门先行先试,经过两个多月的试点,采取直接取消、部门间信息共享、申请人书面承诺、部门查实等方式共减少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697项,精简34.2 %。
通过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窗口由131个压缩到57个,减少了56.5 %,前台受理人员由118人压缩到57人,减少了51.7 %。“成千上万的数据汇聚到省直各部门的同时,呈现在市民面前的只有一个‘窗口。”张杰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
“最多跑一次”的背后
“一网、一门、一次。”郑重承诺的背后,是全省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和辛勤付出。
在芜湖市人社局工作十多年,王俊明显感觉到最近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我的工作是前台服务,跟市民接触比较多。过去,办理人事档案业务要当面审核,老百姓往往要来好几趟才能办成。现在,他们只用在网上申请、打印材料,有时候一次也不用往人社局跑。我的工作也从台前渐渐转到了网上。”
今年,芜湖市人社局网上业务量占总业务量接近五成,前台办理业务的量少了,但王俊的工作并没轻松。他说,老百姓打电话咨询网上办理的情况越来越多,对他这样的一线员工“懂网”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在安徽省工商局,企业开办时长被缩减为3天,比国务院要求的8.5天再缩减5天。在安徽省工商局副局长张志宏看来,“刀刃向内”和“自我加压”的背后,需要有足够的制度自信。“精简材料、服务标准化、提高公章制作效率、压缩申领发票时间……经过充分的论证研究,我们认为现有的服务水平完全跟得上。”
他坦言,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对于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确实给予了相当大的压力,尤其是一线窗口人员,在原本就已超负荷的基础上,还需承担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
为了有效避免窗口“登记洪峰”,安徽省工商局采取增加编制或购买服务的方式,配齐配强窗口力量。另外,对涉及开办企业所需的申请材料,严格执行安徽省“八个一律”工作要求,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材料。
安徽省编办副巡视员姚小虎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安徽将国家明确的“四个一律”清理标准拓展为“八个一律”,按照“试点先行、压茬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减证便民”整治申请材料多等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安徽省政府强力推动下,各省直部门之间的信息隔阂正被打通。17个省直部门的19项业务系统已实现与省平台联通,其中,住建、交通、工商、税务、食药监5个省直部门的垂建业务系统与各市平台完成对接,实现了业务互通。
技术撬动政务升级
走进芜湖市市民服务中心,俨然闯入了一场科技博览会。机器人小途主动上来“搭讪”在显示屏上,人社、教育、医疗等40多家市直部门信息一应俱全,市民可语音与之交谈,了解任何想办理的业务;三维实景智能导览大屏通过对政务服务真实场景摄影捕捉,创造出数字虚拟世界,并设有虚拟讲解员,让办事群众在虚实结合中体验沉浸式服务。
芜湖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翁明告诉记者,该市通过探索“人工智能+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了省内首个网上办事智能自助大厅,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窗口服务与自助服务相结合。芜湖市网上办事自助服务大厅分为三大区,除了自助终端办事区,还有智能引导服务区和自助填表申报区。
“网上可办率达99.7 %,访问量达1 400万人次,网上办件量超137万件……”张杰说,2018年11月底前,全省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全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随着安徽省政务网等PC端日益成熟,移动端也蓄势待发。“‘掌上办‘指尖办将成为市民办理政务业务的主流。”张杰透露,“皖事通”手机APP将于9月上线,安徽将整合各地各部门独立的政务服务移动端接入“皖事通”。届时,公积金、医疗挂号、机动车违章记录、户政等诸多便民生活服务不用去柜台,也不用费劲开电脑上网,轻点手机即可查询。(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