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输液外渗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8-09-10 18:59:56霍明杰吴燕霞钟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西医静脉输液外渗

霍明杰 吴燕霞 钟瑶

【摘要】静脉给药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具有作用迅速、利用度高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静脉输液外渗是常见的临床护理问题,如发现不及时造成范围大,药物刺激性强,组织坏死严重,甚至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将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本文主要针对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更好的应对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情况。

【关键词】静脉输液;外渗;中西医

【中图分类号】 R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162-02

医学上将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渗漏于血管外,并导致周围皮肤及组织出现肿胀、疼痛或发炎的现象叫做输液渗漏【1】。据调查报道得知,进行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将近80%出现静脉炎,程度较轻的引发局部疼痛与肿胀,较严重的则会影响皮肤与组织发生炎症而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近年来,为减轻输液外渗对患者或护理人员造成的不良影响,医学研究领域对中、西医方法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具体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和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主要药物包括渗透压、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的影响是药源性渗漏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2】。目前常见的造成药源性静脉渗漏性损伤的药物有高渗性阳离子溶液、血管收缩药、化疗药物及碱性药物等【3】。

2、患者因素。老年人因机体变化,血管壁变硬变厚、血管弹性变差等,易导致液体渗漏,高血压病或精神紧张的患者,比较容易因静脉痉挛或狭窄引起药物渗漏。这是由于血管受到刺激诱发痉挛或狭窄后,引起血液回流不畅和静脉压升高所致【3】。由于婴幼儿外周血管细,哭闹乱动、欠合作,输液时间长等原因,液体外渗现象较成人多,而且速度快,程度重【4】。有研究显示,表柔比星静脉注射时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造成药物渗漏,其机制可能与药物抑制细胞增殖以及降低某些蛋白表达有关【5】。有人认为某些化疗药液滴注过快时也可以改变静脉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引起渗漏【6】。另一方面,长时间的滴注也是输液外渗的重要原因。

3、疾病因素。由于一些疾病的特殊性,也可能造成输液外渗,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癌症患者因化疗导致静脉脆弱、外周血管疾病等均易引发外渗【7】;另外,患者静脉压升高,导致静脉血液回流不顺,也是造成外渗的原因之一。

4、护理人员因素。临床护理操作是引起药物渗漏的重要因素。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破坏血管;静脉推注药物时操作粗暴等各种护理过程中的操作不当,都可以引起血管受损,进而导致渗漏性损伤的发生【3】。护理人员对治疗药物的理化性质认知不足,不能准确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对患者输液期间的巡视不到位,不能及时处理静脉通道堵塞、滴注速度过快等不良现象造成输液外渗。

二、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分析

(一)西药治疗法。

1、硫酸镁硫酸镁具有高效渗收敛作用,其中镁离子还能通过相关机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局部循环血管的完整性,因此对静脉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硫酸镁价格低、效果好而使用较广泛。具报道称,外敷硫酸镁不但可以治疗、还可以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发生【8】。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了解,发现静脉注射硫酸镁也有效预防某些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9】。

2、山莨菪碱山莨菪碱有明显的外周抗胆碱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肠及膀胱平滑肌收缩和血压下降,并能使在体肠张力降低,作用强度与阿托品近似。还可通过多种机制来影响静脉炎的发生,通过外敷山莨菪碱,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效果显著,对外周静脉可起到有效保护作用【10】。

3、地塞米松地塞米松与其他糖皮质激素一样,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抑制免疫、抗休克及增强应激反应等药理作用,故广泛应用于各科治疗多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炎症,哮喘及皮肤科、眼科疾病。目前,临床上已经采用单用地塞米松或与其他药物联用的方法来防治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1-14】。

4、云南白药云南白药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消炎等功效,对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所致的肿胀具有显著的效果,使用方法如下:选取SmL75%酒精与2g云南白药粉调制云南白药酒精,将调制酒精倒于无菌纱布中,将无菌纱布浸湿,后敷于患者的患处;另外,也可混合10%氯化钠与云南白药,利用医用棉签外涂于患处。

5、使用酚妥拉明进行湿敷。酚妥拉明是一种α受体阻滞剂【15】,具有镇痛、扩张血管、增加供血量等功效,可联合使用硫酸鎂与酚妥拉明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方法如下:在酚妥拉明中加入硫酸镁,后倒入无菌纱布,湿敷于药物渗出局部;此外,也可将654-2原液加入酚妥拉明,使用无菌纱布对患处进行湿敷。

6、使用拮抗药或解毒剂治疗对某种特殊药物渗漏的处理方法还可以利用拮抗药或解毒剂【13】。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化疗药物在发生渗漏时采用解毒剂,在渗漏早期采用静脉注入解毒剂可有效减少药物与组织结合。目前常见解毒剂有:氮芥类渗漏时用硫代硫酸钠;长春新碱渗漏时可用碳酸氢钠处理;丝裂毒素渗漏时用二甲亚砜;维生素B6局部注射,可减轻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16】。

6、维生素E外涂【17】维生素E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能保护生物膜,阻止自由基对血管壁的损害,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同时还可以促进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增生,改善周围血液循环,加速渗出液的吸收,从而起到活血消肿的功效。方法:护士洗净双手,将维生素E软胶囊用无菌针头刺破,滴于患处皮肤,用手指涂匀,涂抹面积略大于组织肿痛面积,每小时涂抹1次,待局部组织肿痛消失停止。

7、其他方法。可选用复方儿茶酊、碳酸氢钠及呋喃西林等治疗外渗,醋酸铅能有效收缩血管;涂抹喜辽妥或湿敷山莨菪碱也是治疗外渗的有效方法;另外,可湿热敷肝素于患处,可减少液体外渗,预防静脉炎;慷舒灵的控释抗菌效果良好,对损伤组织具有修复作用,可外涂慷舒灵含银抗菌凝胶于外渗局部。

(二)中医治疗法 目前,天然药物中报道较多能用于药源性静脉炎防治的有马铃薯、海带和芦荟。

1、土豆土豆又可称为马铃薯,其性平味甘,有消肿止痛之功效;心。其与患处的表面皮肤接触良好,滋润时间持久,减少了更换用药的频率,且对皮肤的刺激极小,安全价值高,用药方法如下:选取新鲜的土豆,将其清洗干净,然后使用医用小刀切成薄片,厚度大概在O.lcm左右,接着将薄片覆盖于患者的外渗局部,每隔40分钟更换—次薄片。选择时切勿选用存过过久而发青发芽的土豆,预防配糖生物碱的毒性影响治疗。

2、芦荟关于芦荟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丰富的活性酶,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消除有毒自由基;其中的大黄素、乌鲁新、异柠檬酸等成分具有抗炎、杀菌、促受损组织再生修复、加快血液循环、软化血管及镇痛等作用【19】使用方法如下:用清水洗净芦荟叶,用消毒过的小刀切开,用医用棉签蘸取芦荟汁外涂于患者的药液渗出患处。

3、如意金黄【20】如意金黄散又名金黄如意散、金黄散,出自清代《外科正宗》,为外科常用制剂之首,主要成分是黄柏、苍术、天花粉、大黄、姜黄、白枳、厚朴、陈皮、天南星、甘草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行气止痛等多重功效,对临床红、肿、热、痛的症状尤为适宜。现代药理学有研究表明,如意金黄散可以改善局部血流情况,减少药物对局部的继发性损伤和局部水肿情况,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通透性、迅速恢复血管弹眭等特点;同时还可以激活巨噬细胞,从而达到抗菌的作用。蜂蜜具有消炎、促进组织再生的功能. 。

4、推拿和主动运动法【21】

推拿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镇痛、行气活血的作用,通过手法对躯体外表的压力和操作产生的摩擦力,大量消耗血管壁上的脂}生物质,恢复管壁弹性,从而改善管道通透眭和局部营养睛况,同时改善淋巴循环,促进炎性介质和水肿吸收【21】。

5、其他中药外敷治疗。冬青、三黄散、大黄石膏散对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所致肿胀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且此类药物具有使用方便、疗程短等优点【23】。此外,黑墨草、红花甘草散等外敷的效果也较为理想。六神丸蜂蜜膏外敷治疗高渗性药物静脉外渗患者能提高治愈率。且缩短病程,不良反应轻微,使用和护理简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中西医联合治疗法

1、芦荟胶联合云南白药粉。将云南白药粉加入芦荟胶逆珩调和,其药理协同效果明显,外涂于患处,操作简便,且无副作用。

2、硫酸镁与珍珠粉联合外敷治疗。珍珠粉具有祛脓除腐、收敛生肌的功能,其镇痛消肿、解毒抗炎的效果良好,治疗输液外渗的方法如下:均匀涂撒珍珠粉于患者的肿胀局部,接着用无菌纱布浸上50%硫酸镁溶液,后外敷于肿胀部位。

结论

综上所述,外周静脉输液外渗产生的影响较为严重,为减少不良后果,应及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治疗处理,以保证静脉输液的质量。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外敷的方式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所致的肿胀,如热敷、湿敷等,包括西药外敷、中药外敷与中西医联合外敷,本次研究中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对已发生的渗漏损伤者,应及时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渗漏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适当选择药物湿敷、拮抗剂处理、热敷、冷敷、理疗等处理。实践证明,中医药防治静脉炎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取材方便,方法简便,病人易于接受,发挥了传统医学“简、便、验、廉”的特色。但是,中医治疗静脉炎多采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除湿通络的方药外治,临床疗效虽然确切,但对药物作用的机制阐述不够透彻,仍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4】。

参考文献:

【1】薛雅卓,张敏,付霞,等外敷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致肿胀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8( 13):1209-1211

【2】任艳萍减少静脉给药所致渗漏性损伤的防治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6):145.

【3】石绍荣静脉给药所致渗漏性损伤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 11): 267

【4】徐风霞,陈翠莉,罗清平生姜外敷在治疗小儿输液引起的液漏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4,17( 3): 446-447.

【5】张京伟,李明梅,丁琼,等.表阿霉素诱导血管通透性改变的机制[J].微循环学杂志,2012,22(3):14.

【6】张福荣.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渗漏原因及预防[J].当代护士,2007 (6): 83

【7】黄钟霞.外敷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致肿胀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4( 12):95-96

【8】朱萍硫酸镁湿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时机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9,24(5):57

【9】付春华,于莹,王芳英,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 11): 816.

【10】李桃云,徐小琳.山莨菪碱局部湿敷预防肠外营养液对外周静脉的损伤[J].护理学杂志,2008,23 (12):51.

【11】邹国荣,谢方云,昊少雄,等.地塞米松预防紫杉特尔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J].中山大学学报,2006,27( 3S):227.

【12】徐云云,徐晓春.硫酸镁溶液加地塞米松湿敷预防可迭龙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 20):3 820

【13】李紅.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低温湿敷用于阿奇霉素所致疼痛及静脉炎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 26):3 347.

【14】陈建芳.小剂量地塞米松对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上海护理,2005,5(5): 48

【15】郭翠华,陈瑞玲马铃薯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09( 17):23-25.

37-16

【17】王俊卿维生素E外涂在儿科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 36):4903-4904

【18】唐霞珠探讨马铃薯片外敷预防不同药物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疗效[J].江西医药,2016,51(4):301-303

【19】苏仁玲,门诊输液渗漏的护理方法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 7( 24):3270-3272

【20】黄金洋.如意金黄散治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3):19-20

【21】胡婷,静脉输液外渗的推拿和主动运动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7.32( 15):36-3[ 22]王村,宋春玲.38%酒精纱布外敷防治易善复引起的静脉炎[J].现理,2006,12(3):76-88

【23】韦林燕,谭毅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 08):825-858.

【24】孙桂红六神丸蜂蜜膏外敷治疗高渗性药物静脉外渗的护理【J】上海护理,2016,16 (1): 50-52

猜你喜欢
中西医静脉输液外渗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提高中西医儿科教学效果的对策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山东医药(2015年15期)2016-01-12 00:40:03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