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
广播人物访谈是广播节目中重要的一种节目类型,它是运用广播为载体,通过采访人物的事迹展示人物的经历,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呈现人物的情感、态度,进而让听众从采访对象的故事中有所收获和感悟。
与电视不同,广播中的人物访谈没有视觉信息的补充,它只能通过采访对象的声音、语气、情绪展现人物的性格、氣质、态度、情感,所以这类节目的展现要依托于采访对象的表达。采访对象能否在节目中表露真情实感,能否敞开心扉,能否生动表达,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想做到以上几点,调动采访对象的情绪至关重要。无论采访对象是欢乐还是悲伤,是喜悦还是愤怒,只要是真情流露,就为访谈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笔者从事电台节目主持工作多年,经历了上百次人物访谈,现结合实际工作总结了以下几点调动采访对象情绪的经验和方法。
一、心理按摩——放松状态能展现真实内心
所谓采访前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按摩,就是通过交流、沟通减轻采访对象紧张、焦虑的情绪。有的采访对象没有接受采访的经验,如果一开始就进入采访话题,难免会紧张、不知所措甚至甚至排斥情绪。这就需要采访者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需要让采访对象明确采访的目的、形式、时长、问题等,让其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在广播访谈《对话中国航天背后的无名英雄》节目中,笔者采访的是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航天工程师。在笔者拿出采访机后,对方明显表现出紧张的情绪,这是对陌生设备的应激反应。笔者注意到这一点,并没有急于开始这段采访,而是有意识地拿起采访机,借着这台机器与航天工程师探讨起机械操作问题。话题从采访机聊到了航天设备,采访对象谈起这些机器操作游刃有余,慢慢恢复了自信,也不再对采访机感到陌生。正是因为有了采访前的心理按摩,航天工程师的状态才能放松下来,得以让这次采访顺利完成。
二、尊重互信——平等交流能拉近彼此距离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渴望理解则是人的深层心理需求。采访者尊重采访对象,不轻视也不仰视对方,在平等交流中获取双方之间互相的尊敬与信任,能有效减少彼此之间的陌生和伪装。这是获取采访对象真实表达的前提。
比如,笔者采访无腿歌手陈州时,他是用双手撑地接受采访的。在见到陈州时,笔者并没有把他当成是一名残疾人,而是坐在地上与陈州推心置腹地进行交流。对于采访者而言,这样的采访方式是比较少见的,但对于采访对象来说,他每天都是这样用手当脚行动。采访者坐在地上的采访举动,并没有让采访对象感到不舒服,反而获得了一种被尊重的感受,使得采访对象迅速打开心扉,对采访者言无不尽。平等交流要懂得尊重、不卑不亢。建立起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信任,才能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利于采访对象心理情绪的调动,从而更好地展现节目内容。
三、营造氛围——减少陌生能激发谈话状态
对于广播人物访谈来说,营造氛围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谈话场所的氛围营造;二是谈话心理的气氛营造;三是谈话语境的气氛营造。
谈话场所的氛围营造是指把采访地点尽量安排在采访对象熟悉的环境下,让采访对象有一种自如感,减少陌生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谈话的状态。比如,笔者在采访首钢女焊接师时,采访地点就设在了焊接厂房内;在采访篮球教练时,采访地点就设在了篮球训练场;采访狱警时,笔者走进了死刑犯监狱,在那里完成了采访。这些采访都是在采访对象熟悉的环境和地点进行的,他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会有一种东道主的感觉,在自己的“地盘”聊天格外自信、有底气,情绪更饱满,谈话更主动。
谈话心理的气氛营造是指让采访对象感受到采访者的善意,不要让采访对象把接受采访当成一种心理负担。通过心理气氛的营造,让采访对象乐于接受采访。
谈话语境的气氛营造是指在采访过程中让整个谈话交流的氛围符合采访话题,进而减少采访对象对采访者和话题的陌生感。这种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幽默诙谐的话语带入,可以由采访者对采访话题的关注和关切带入。
四、投其所好——兴趣能唤醒讲述欲望
在广播人物访谈过程中,让采访对象充满兴致、生动鲜活地表达是节目成功的重要条件。采访对象与采访者往往是两个不熟的人,要在短时间内使双方熟悉并热络聊天是一件很难的事。这时如能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往往就能唤起采访对象讲述的欲望。
比如,在广播访谈《反家暴法背后的故事》中,笔者采访人大代表孙晓梅。采访时正赶上全国“两会”期间,孙晓梅时间很紧,但即便这样笔者与她的访谈并没有直接从反家暴立法角度直接进入主题,而是从她作为人大代表今年提交了什么建议聊起,这正是采访对象当时最关心的话题。采访对象对这一话题兴致浓厚,由此激发了采访对象的讲述欲望,谈了她作为人大代表敢于给全国人大的答复给出不满意的评价,谈了自己在得知调查报告被弄丢后嚎啕大哭等经历。以一个好的话题为切入口,可以使整个采访从 “采访者要问”变成了“采访对象要说”。
五、意外惊喜——场外工夫能助力情绪释放
优秀的广播人物访谈都会在节目中呈现出一个或几个采访对象情绪释放的片段,随着情绪的释放,采访对象真实的情感、态度、立场也会让听众直接感受到。但这种情绪释放往往需要一定的外部刺激或是意外惊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谓意外惊喜是指采访对象没有想到、但采访者事先准备好的素材。比如,与采访对象和主题相关的人物录音、物品展示、情景还原等等。
在广播人物访谈《离埃博拉最近的中国人》中,笔者请到了援非医生曹广和医疗队队长孔晴宇。在采访两位医生前,笔者拿到了去世的几内亚医生——曹广的好朋友盖斯姆医生生前用中文感谢中国医生的音频和曹广的妻子、儿子讲述在国内挂念曹广的录音。在节目进行中,曹广不善言谈,但在听到这些录音片段时热泪盈眶,亲人和逝去同事的话语让两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压抑在心底的话语。正是有了这样出其不意、直抵人心的素材的呈现,让采访对象释放了情绪,达到了场外功夫助力节目展现的效果。
六、情感共鸣——感同身受能挖掘背后故事
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访谈才能够打动听众,对于采访对象同样需要采访者和听众与其产生情感共鸣。当各方情感融汇在一个点时,采访对象会感受到被关注、被理解、被需要,从而从心理层面更愿意去讲述一些不曾表露、不愿讲述的背后故事和细节,这样可以使采访更加深入,采访的目的也更容易达成。
比如,在广播人物访谈《南海“兵王”马坤荣》节目中,笔者来到南海上的三沙市永兴岛与全国十大“带兵模范”马坤荣对话。在谈到守岛辛苦时,笔者讲述了自己在永兴岛时皮肤被晒掉一层皮、衣服穿一会儿就全是盐的味道、洗澡没有淡水洗完身上黏黏的经历。通过这些亲身感受的讲述,让笔者与守岛官兵以及听众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马坤荣接着话题讲述起守岛战士如何在十几级台风中保护渔民渔船,如何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与战士交心,如何为自己牺牲的战友感到心痛和骄傲等事情。这些背后故事的挖掘都是源于采访对象与采访者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出了其讲述的欲望。
综上所述,广播人物访谈节目中调动采访对象情绪的方式有很多,既可以通过事先准备功课熟悉采访对象拉近与其心理上的距离,也可以通过多角度沟通、现场获取采访对象的心理认同,并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在人物访谈节目中采访对象的情绪调动得如何,都是节目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责任编辑 王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