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君 禤燕庆 张照新 王斯烈
摘要:东北(含内蒙古)四省区籽粒玉米调减效果明显,农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优势和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东北地区调整玉米种植结构,不仅是表面上“多与少”的问题,其背后隐藏的价格形成机制、农民增收、产业结构与核心竞争力等关键问题依然比较严峻,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顺应市场需求,构建完整高效的玉米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将东北地区玉米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与农民增收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龙头企业东北农业结构调整籽粒玉米调查报告
作者简介:
王乐君,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站长;
禤燕庆,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农业产业化处处长;
张照新,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斯烈,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农业产业化处干部。
为了解东北地区(含内蒙古)农业结构调整情况,特别是籽粒玉米调减情况,掌握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2017年笔者分赴吉林、黑龙江两省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了14家龙头企业、10个农民合作社和20多位农户,并对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400多家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总的来看,东北四省区籽粒玉米调减效果明显,农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优势和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但我们也发现,东北地区调整玉米种植结构,不仅是表面上“多与少”的问题,其背后隐藏的价格形成机制、农民增收、产业结构与核心竞争力等关键问题依然比较严峻,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顺应市场需求,构建完整高效的玉米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将东北地区玉米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与农民增收的不竭动力。
一、东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效果与特点
2016年以来,东北四省区迅速行动、积极部署,大力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库存玉米消化,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明显成果;具有较强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的蔬菜、杂粮等经济作物迅速发展,畜牧业迎来了高速扩张的黄金期,传统大豆、水稻等优势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也呈现恢复性好转;更重要的是,借助去库存、调结构的各项政策,东北地区玉米精深加工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产业布局实现了明显优化,从全国乃至全世界看,东北四省区产业定位更加清晰、优势更加明确。2016年,四省区累计调减籽粒玉米3000多万亩,都顺利完成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2017年,四省区预计再调减1800万亩,基本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调减5000万亩的预期目标。总的来看,东北地区本轮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立足市场调结构。与以往更多依靠行政推动不同,本轮农业结构调整启动之初,四省区都明确提出,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主导,更多地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熟悉市场、信息灵敏的作用,由企业和市场唱主角,农民调结构也不再盯着政府,而是围着企业和市场转。内蒙古自治区针对广受市场欢迎的肉羊、肉牛、羊绒等产品,采取资金扶持、项目带动等措施,支持龙头企业改进技术、打造品牌。目前,全区拥有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70件,伊利入选全球品牌500强,鄂尔多斯品牌价值达800多亿元。黑龙江省积极打造农业信息网,联通全国8大蔬菜批发市场,及时发布蔬菜市场价格和供需关系变化情况,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消费需求发展生产。
第二,抓住机遇调结构。这两年,受制于环境保护的压力,南方水网地区纷纷采取禁养限养措施,限制生猪规模养殖发展;海南等传统蔬菜供应地区夏季高温、病虫害多发频发,夏季蔬菜供应紧张。东北地区及时把握这些变化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生猪养殖和夏季蔬菜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东北四省区打环境容量牌,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提高过腹转化增值能力。据了解,仅2017年四省区预计生猪、肉牛和禽类出栏量将分别增加1063万头、63.7万头和6977.4万只。另一方面,打时空转换牌,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实施“北菜南销”战略。黑龙江在双城市建设全球雨润果蔬批发市场,作为北菜南运、南菜北运的枢纽。2016年,全省蔬菜总播种面积800多万亩,产值近500亿元,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第三,找准优势调结构。各地找准自身的资源、生态、产业等优势,科学布局、合理配置,推进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吉林省在玉米优势区利用优质丰富的原料资源,大力发展玉米精深加工,将普通玉米调整为高淀粉、高赖氨酸加工型专用玉米;在非优势区恢复杂粮杂豆、中药材、食用菌等传统优势产业,调结构、去库存进展迅速。内蒙古自治区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牧场资源,实施“稳粮优经扩饲”和“稳羊增牛扩猪禽”的战略,通过农牧结合、过腹转化,把青贮玉米、饲草料等转化为肉、蛋、奶、皮毛。黑龙江省紧紧抓住玉米价格市场化带来的契机,支持九三、北安谷神、嫩江四合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国产大豆产业,由大豆油向餐桌食品转型升级,2016年黑龙江省新增大豆面积1156万亩,比2015年增长1/3。同时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建设“互联网+”高标准绿色有机种植基地1170个,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30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3,占全国的1/5。
第四,优化机制调结构。地方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同志都反复强调,结构调整需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市场需求变化情况传递给农户,带动农民找市场、调结构、增收入。可以说,没有龙头企业,结构调整难以取得这么明显的效果。内蒙古自治区将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摆在突出位置,探索推行了“养殖六统一”“羊联体”“粮食银行”“牧草银行”“奶牛学校”“牧场主大学”等联结模式,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更好地瞄准市场需求、提高生产能力、参与结构调整。吉林省发挥龙头企业熟悉市场、了解市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势,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方式带动农户发展鲜食玉米、杂粮杂豆、优质水稻、果蔬等产业,两年来新增订单基地面积达320万亩。黑龙江省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農场等规模经营主体为承贷主体,提供3年和5年贴息贷款支持棚室和预冷库、保鲜库建设。2017年已经对109个生产基地完成贷款额度2.1亿元,支撑玉米种植向特色经济作物转变。
第五,着眼产业链调结构。四省区本轮结构调整不仅局限在农业生产环节,单纯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结构,而是立足于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建设,围绕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打通脱节链条、补齐产业短板、强化薄弱环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玉米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积极引导玉米精深加工投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传统种植业向产加销、贸工农深度融合发展。2016年,龙头企业投产玉米精深加工能力210万吨,2017年还有200万吨产能在建。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全省玉米实际加工量同比增长87%。吉林省2015年以来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0亿元左右,支持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展以玉米淀粉及衍生物、酒精系列产品为主的玉米精深加工,助推吉林从玉米生产大省向玉米产业强省转型。目前,全省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22家,年加工转化能力1460万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区)针对产业链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短板,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玉米精深加工、饲料生产企业,给予200~300元/吨的补贴,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玉米精深加工和仓储流通,引导龙头企业布局玉米全产业链条,进一步夯实了东北地区玉米产业发展的基础。
二、龙头企业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卷调查显示,2016年东北四省区玉米加工龙头企业直接调减自有基地籽粒玉米种植面积296万亩,带动订单基地调减726万亩;同时,非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又带动原籽粒玉米基地调转新增大豆、杂粮杂豆种植面积近697万亩,各类龙头企业直接带动调减面积占四省区籽粒玉米调减总面积的52.9%。据吉林省资料,2017年龙头企业带动减少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占比超过70%;吉林白城、松原、延边等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大的地区,龙头企业带动籽粒玉米调减面积在85%以上。
(一)行动迅速,积极增加产能消化玉米库存
收储制度改革、玉米价格回落后,东北地区从事玉米精深加工和饲料生产的大型龙头企业迅速行动,加大收储和加工转化力度。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估算,2015—2016年度东北四省区玉米实际消耗量约为4090万吨;而东北四省区参与问卷调查的100家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龙头企业,2016年的玉米收购量达到1741万吨,约占当年四省区玉米实际消耗量的42.6%。2015年以来,东北四省区累计拍卖库存玉米1728万吨,其中龙头企业拍卖达到1045万吨,占比超过60%。吉林省农委的同志说,2014—2015年度吉林省仅国有粮库就收储玉米550多亿斤,占全年玉米产量的85%。当时在产的15家大型玉米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还不到60%,到了2017年上半年,这些龙头企业基本都达到了满负荷运行,月消耗量已达到20亿斤。按照这个速度,仅这15家龙头企业全年就可以消化玉米1200万吨,超过2016年全年吉林玉米总产量的40%。
市场回暖、利润回升进一步刺激了龙头企业扩大规模的积极性。据问卷调查,2017年从事玉米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平均预计产能将达到20.11万吨,比2015年提高了26%(见图1)。吉林嘉吉生化公司目前年处理玉米能力达到80万吨,2017年上半年已从农民手中购粮65万吨。嘉吉公司计划未来两年内再投资20亿元扩大精深加工生产规模,年处理玉米能力将达到200万吨。
(二)精准带动,引领农业结构调整方向
四省区同志普遍反映,东北自然条件好、耕地面积大,如果由农民自己调整,缺乏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很容易出现“种什么什么多、卖什么什么贱”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四省区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在品牌打造和市场培育方面的优势,支持龙头企业以订单等方式,带动种植玉米的农户改种既适宜本地资源禀赋,又具有市场潜力的“三品一标”农产品,通过绿色安全生态的理念实现优质优价,发挥了优势,补齐了短板,解决了农户找不到市场“不敢调”,缺技术“不会调、不能转”的难题。黑龙江省肇东市副市长闫德久说,从肇东情况看,调减玉米的方向很多,但无论往哪里调,背后一定得有龙头企业支撑,不然今年调下去了,明年还会调回来。
问卷调查显示,2015年以来从事大豆、杂粮杂豆、青贮玉米及牧草、其他经济作物生产的龙头企业,平均带动种植面积增长明显,增幅分别达到124.71%、70.85%、129.61%和63.89%(见图2),远高于同期东北地区这些品种的增长速度。
从事水稻、杂粮杂豆、经济作物生产的龙头企业,其自建基地和带动基地平均新增“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和基地面积,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见表1)。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黑龙江全省有15个绿色有机食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有近200个绿色有机食品获得省著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11个,位居全国前列。
(三)绿色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5年以来,东北四省区畜禽养殖产业持续发展。据问卷调查,2017年四省区预计生猪、肉牛和禽类出栏量将继续实现大幅增长:生猪出栏量增长1063万头,肉牛出栏量增长63.7万头,禽类出栏量增长6977.4万只,其中由龙头企业直接带动的比例分别达到37.6%、47.0%和67.7%(见图3)。养殖业的加速发展,也带来了饲料产能的迅速提升。2017年,四省区预计饲料产量增加98万吨,其中龙头企业占比达到80%。内蒙古作为全国草食畜牧业第一大省区,全区羊存栏超过1亿只,牛存栏接近900万头,每年需要青贮玉米4000万吨左右,对粮改饲和籽粒改青贮而言,依然具有极大的潜力。
与此同时,利用好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是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共识。东北四省区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种养,作为引进和培育养殖龙头企业的前提。据问卷调查,东北四省区龙头企业新增畜禽养殖固定资产投资呈稳中上升趋势,其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投入所占的比重更是越来越高,从2015年的14.42%上升至2017年的28.24%(见表2)。松原科尔沁牛业公司采取流转和订单的方式,带动了周边2万多亩盐碱地种植牧草及青贮玉米,为6000头存栏肉牛提供饲草料。为了解决肉牛养殖的粪污问题,科尔沁公司投资建设了粪污资源化处理装置,收集处理公司和农户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并将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免费交给牧草种植基地的农户使用。農户表示,自从与科尔沁公司合作,公司根据牧草生长周期,安排运输车辆将有机肥直接送到田间地头,种植饲草料的品质和产量都有所提高,省事又省钱,10公顷土地每年仅化肥投入就能节约1万多元。
(四)创新模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玉米价格变化降低了东北地区土地流转费用及难度,客观上为各类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提供了条件。据问卷调查,2015年以来,东北四省区龙头企业带动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数量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见表3)。
这些龙头企业针对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新形势,创新组织模式和联结带动方式,让农户深度融入产业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真正的参与者与受益者。雏鹰农牧公司在东北地区探索了“雏鹰农牧2.0”生猪合作养殖模式:公司提供猪舍建设标准、育肥养殖技术、保护价统一收购,并为合作社和农户进行贷款担保。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按照公司的标准建一个猪场要1800万,但自己投300万就够了,其余的都可以由公司担保、银行贷款。合作社负责场区的运营和管理,并作为出资人享受猪场利润分成,猪场每年扣除成本财物费用以后,纯收益超过100万元,效益非常可观。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平均年收益超过10万元,远高于周边农户的收入水平。黑龙江九三粮油公司带动基地大户与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有效对接,开展了“保险+期货”试点。大户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当农产品价格低于农民投保价格时,投保人可以获得保险资金补偿;保险公司再与期货公司签订再保险协议,通过期货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对冲价格波动风险。这种模式使市场价格风险经由龙头企业引入金融产品后,由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分担,农户能够放心种,公司能够稳定购。
三、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临时收储政策的改革,激活了市场,调动了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东北结构调整效果超过预期。但也要看到,调减玉米面积、消化玉米库存只是当前缓解玉米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最直接的举措;长期而言,更关键是如何健全玉米价格形成机制、构建种植户增收保障机制,如何提升优势产区竞争力、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实现持续发展。
(一)要把调结构与健全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起来
东北农业调结构效果超预期,与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支持大豆生产、对深加工和饲料企业给予收购补贴等一系列举措的有效落实分不开。但也要看到,要实现农业结构“调得动、稳得住”,除了政府的支持政策,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尤其是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价格调节实现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随着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玉米价格形成将受到国内外供需、国际价格、期货市场、能源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形成一个合理有序价格,既关系到农民增收,更关系到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地农业部门反映,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多数地区由于缺乏价格参考标准和依据,导致玉米价格波动起伏较大。在很多地区,2016年玉米上市之初的10月份,价格为0.67元~0.69元/斤(按30%水分计算,下同);到12月份,则下跌到0.45元~0.50元/斤,相当比例的农民由于资金紧张不得不低价出售;2017年4月份,又上涨到0.67元/斤。价格过度波动,给玉米种植户带来很大的市场风险,更对农民种植决策带来困扰。未来如何充分利用加工企业、购销企业和期货市场,构建一个有效的玉米价格形成机制,既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也是保持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要把调结构与提升玉米优势产区竞争力结合起来
当前针对玉米产业供求失衡,主动引导农民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有助于缓解供求矛盾。但也要看到,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优势产区,也是世界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东北四省区玉米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比例超过40%,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玉米结构调整中不能过度调减,尤其是不能削弱优势区的玉米生产优势,而是要巩固强化玉米优势区。
同时还要看到,前期我国玉米供需失衡,既有供给过多的因素,更主要则是由于国内外价格倒挂导致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国产玉米需求明显减少所造成。临储政策取消后玉米价格回落,国产玉米需求将明显回升,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有很大缓解。另外,随着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玉米精深加工、畜禽规模养殖,对玉米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据黑龙江省农委估算,2020年全省养殖业消耗玉米总量将由2016年的300亿斤增加到600亿斤,深加工转化能力增加到600亿斤,合计达到1200亿斤,已经远超过黑龙江当地玉米产量。问卷调查也显示,未来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和养殖业消耗量都将大幅度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持续采取措施推动东北调减玉米,将可能再次带来东北地区玉米供不应求,市场出现失衡。在调研中,吉林德惠、黑龙江肇东等地也反映,作为玉米优势产区,种植其他作物,收益还不如玉米,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依然很高,结构调整也难以进行。
因此在玉米结构调整中,应着眼于促进我国玉米产业稳定发展的角度,加强分类指导。对于玉米非优势产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地区,坚决调减调转。但在玉米优势产区,应是调优调强,提升玉米产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玉米生产稳定发展。
(三)要把调结构与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
东北地区玉米供大于求,不仅与玉米生产过度扩张有关,更与当地玉米产业链条不长、加工转化能力不足有关。从调研情况来看,东北地区龙头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玉米加工转化能力不足,尤其是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即使一些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如黑龙江肇东的中粮生化,也多以燃料乙醇为主要产品,深加工产品开发也较少,效益偏低,成为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玉米临储政策改革后,得益于地方财政对玉米加工和饲料企业给予200~300元/吨的收购补贴,玉米加工收益明显改善,提高了企业收购和加工的积极性,才解决了东北产区玉米的销路问题,实现了玉米市场相对平稳的转变。
从长期看,龙头企业是玉米产后加工转化的主要力量,也是玉米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承载体。只有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才能真正增强东北地区玉米产业竞争力,实现东北地区农业转型升级。因此,东北玉米结构调整中,既要采取财政补贴等过渡性政策安排,提高龙頭企业收购和加工的积极性,更要高度重视综合利用玉米的龙头企业的发展,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玉米产业体系的竞争力。
(四)要把调结构与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结合起来
收储制度改革带来了玉米价格的明显下降。尽管国家在玉米收储政策改革时对种植户给予补贴,但从调研情况看,东北地区的农民收入仍然受到了较大影响。据黑龙江农委的同志估计,取消临储政策后,农民种植玉米每亩减收400元左右,即使加上补贴,亩均也要减收200元。按照当地人均5亩计算,农民人均减收1000元左右。对于结构调整后的农户而言,由于其他作物价格容易出现较大波动,收入也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目前国家推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只是自然灾害保险,而且保额很低。以玉米为例,现有的玉米保险每亩的保障只有200元,不仅难以覆盖亩均400元的物质费用投入,更难以顾及到农民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其能否持续增收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东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把农民能否增收作为结构调整举措的重要目标和考量标准,不能造成农民收入的大起大落,要在发挥市场机制推动结构调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补贴和保险等各项政策,实现东北地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五)要把调结构与绿色发展结合起来
以往长期以追求产量为主要目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不仅带来了供求失衡问题,而且还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长期单一种植玉米,导致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大幅下降。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重调整生产方式,推行绿色发展。在玉米生产中,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畜禽粪便和秸秆养分还田,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化肥和农药利用率,避免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同时,积极推行大豆、玉米轮作,发展种养结合,逐步恢复土壤地力。
加快发展畜牧业,对于实现玉米过腹转化增值,保障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可能造成超过当地环境消纳量,从而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要根据区域生态容量,合理谋划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促进种养有机结合,实现生产生态的有机统一。
四、几点建议
(一)大力提升优势产区玉米产业竞争力
实施优势区与非优势区玉米产业差异化发展政策,加大对玉米优势产区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种植适宜加工转化的专用品种,优势产区调优调精,引导种植农户与从事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粮食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做好对接,实行专业化生产、分品种收购、储运,实现优质优价,提高玉米种植的收益水平。推动玉米产业化经营,做强玉米产业体系,在优势产区推动玉米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产后加工、物流,延伸产业链,围绕玉米打造产加销一体化的优势主导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真正把优势产区调优调强,在全球玉米产业发展中形成竞争优势。
(二)加快培育市场流通存储主体
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政策性收购退出玉米流通市场,需要新的主体承担玉米流通和储运的职能。因此应积极支持私营粮食购销企业和加工企业进入玉米流通市场。鉴于农产品属于季节性收购,全年销售,占用资金数量大,多数农产品购销和加工企业缺乏充足的流动资金,应完善信贷支持政策,对龙头企业入市收购玉米给予贴息贷款或低息贷款等支持,解决龙头企业在玉米收储中存在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保证其在农产品集中上市季节入市收购,避免玉米集中上市期间出现卖粮难问题。同时,支持在玉米产区发展新型流通方式,利用互联网发展网上粮店、粮食银行,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开展存储业务。
(三)着力构建玉米价格形成机制
构建有效的玉米价格形成机制既是保持玉米产业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当地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大连玉米期货市场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支持玉米流通企业、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以期货价格为基准价格,适当参与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另一方面,在玉米产区培育一批具有较好市场意识的农产品购销和加工企业,发挥其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形成合理有序的产品价格。鼓励玉米流通贸易企业、加工企业共同组建产业联盟,维护行业秩序,强化行业自律,避免价格过度波动。在玉米上市集中季节,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玉米市场形势分析,及时向社会发布市场供求、购销价格等相关信息,发挥对玉米市场的导向作用。
(四)巩固强化玉米加工转化能力
加工能力和水平是影响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东北地区应放松对玉米精深加工的限制,提高主产区玉米的加工转化能力,既能够消化玉米库存,还可以缓解主产区长期直接输出原粮带来的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巨大压力。鼓励和引导东北玉米产区发展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实施地方现有的玉米加工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拓展产品增值空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提升东北地区玉米产业在国际玉米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支持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发主食产品,发展中央厨房,开展品牌创建,提升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引领玉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完善玉米产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形成更加紧密和稳定的组织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各种主体协同协作,做大做强东北玉米产业。通过联合体带动,推动农业以生产导向转变为以需求导向,按照龙头企业加工需求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充分发挥东北地区自身资源优势,增强玉米产业竞争力。
(六)健全农民收入保障机制
借鉴九三集团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公司合作开展的“保险+期货”模式,探索对玉米、大豆以及蔬菜等产品开展收入保险政策,將现行的农业保险由自然灾害扩大到市场价格,并引入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责任编辑:沈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