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凯雷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在发展和演革的历史进程中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与日常生活,并在世界舞台日渐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其辉煌的历史成就和显著的现代意义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和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来自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开展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包括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从内容特质、时代价值,还是国际影响方面,都彰显了独特的魅力,是我们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我们积极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道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进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段话指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总结出支撑我们文化自信的三个来源: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后二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文化,它们对于振升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意义自不待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指涉范围异常庞大,“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歷来见仁见智。《现代汉语词典》从三个层次理解“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学界一般引用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传统文化则是指在一个民族中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体现为有形的物质文化,亦表现为无形的精神文化,如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至于中华传统文化,学界仍未、以后也难以达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上述理解,我们只能大致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指那些流传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文化,当前学界惯用的“传统文化”一词大多就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认为我们所指的“传统文化”当然是那些传统优良、仍有价值的文化。学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诸多形象表达,比如“根”和“魂”、精神家园、精神命脉、精神脊梁、精神基因、源头活水,等等。这些形象表达实际上蕴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继续发挥作用的期待和自信。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文化对人的形塑作用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旨趣和实践活动,凝结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之博大精深,确实寥寥数语难以穷尽。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些难以穷尽的核心文化理念深刻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意志、品格、追求,自然也就构成文化自信的最深层次的精神标识。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舞台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当今世界舞台随处可见中国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效应也已经足够显现。比如说,世界各地对中国汉语、儒学、汉服、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设有专门的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出现了一些对中国文化深有研究的“中国通”“汉学家”。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甚至被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普世价值”,越来越多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政治家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整个人类发展的世界意义。比如说,孔子所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视为处理人类社会关系乃至国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或者称为金规则(the golden rule)。总的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展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与日常生活,并在世界舞台展现出日渐显著的影响力,其辉煌的历史成就和显著的现代意义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和自信!
二、从实践中探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的路径
(1)积极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道路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文化自信不仅需要理论上的自觉,更需要实践上的探索。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我们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指导思想。第一,建立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庞大、思想精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科学、系统、专业的教育设计,建立起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尤为关键。其一,涵盖各个教育阶段。其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鼓励那些专业素养过硬且对传统文化尤为热爱的有志之人加入传统文化教师队伍,让这些传统文化教师的热情深深感染那些学习者,从而产生更佳的学习效果。质言之,传统文化教师对传统文化要真懂、真信、真爱,要有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其三,教材课程体系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应该积极探索教材和课程方面的创新,让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与学习者之间的媒介作用。
(2)探索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有的存在方式并不能直接或很好地为现代社会所用,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并不能为大众所直接接受,需要进行必要的“转化”和“包装”,积极进行传播“技巧”方面的探索。首先,要敢于创新、大胆写意。关于传统文化的创意,无需拘泥于原有形式和常规表现手法,应该积极探求新颖的表达思路,让人们能够对传统文化产生耳目一新的认知兴趣。当然这种大胆创意并不意味着刻意“扭曲”传统文化之真意,反而是借助极富现代气息的表现形式来演绎传统文化之思想深意。比如说,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掘城市文化底蕴、对城市进行“文化正名”是一项重要工作,许多城市地铁、建筑、交通等都试图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最近,《中华诗词大会》热播并广受好评,其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激发民众掀起了一股“古诗词”学习热潮,这档节目就是通过诗词知识的比拼、赏析这一新颖的思路带动了人们温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其次,积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其实,当今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播手段和力度不到位造成,而非传统文化自身因素所致,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接受渠道和信息资源,受众又难以大量投入时间去直接阅读、查阅文献,以至于造成传统文化显得与现代社会难以契合。互联网是如今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此为依托的手机通讯、微信平台等信息渠道在日常生活扮演着重要角色,加之报纸、书刊、广播、电视、互联等各类媒体构成如今信息发布主要平台,传统文化的传播应该积极借助这些信息发布平台,使得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信息之中,让受众能够便捷地接触到通俗易懂的传统文化。
(3)积极尋找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若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继续活下来、传下去,必须积极寻找新的载体,即有针对性地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具体价值和实际意义,搞清楚它们具体在现代社会的某个领域、某种理念、某个行业等的特殊价值,而非单纯好高骛远地“空谈”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质言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寻求现实着力点,探寻让传统文化“名正言顺”地走向现代社会的契合点,“既要注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全过程,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覆盖和影响面;又要注意对时代问题的积极应对,要在有效的应对中不断阐发‘旧说、提出‘新说,‘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续写当代‘创造和‘创新的新篇章。”关于寻求传统文化新载体,其实大有文章可作。在社会生活领域,积极发掘传统社会衣食住行、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文化底蕴,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人们社会生活之中,让传统文化切实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形成既富传统底蕴又具现代气息的新型生活方式;在道德教育方面,整理发掘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比如中国古代家训家规、乡规民约、礼仪文化所倡导的一些价值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家庭、乡村、社会等层面的道德建设仍然意义显著,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修身为本”的“成人”理念依然能很好地服务于当代道德教育;在政治文明方面,中国传统政治伦理强调“为政以德”“以民为本”“任人唯贤”“为政清廉”的价值理念,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秉公办事的“廉吏”典范,这些思想文化资源可用于加强当代从政者的道德修养。总之,如何让传统文化真正植根于现实生活而不是仅停留于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这是决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
(4)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深入持久的全民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必须将“精英化”和“大众化”两条路线结合起来,开展全民集体参与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精英化”路线主要指的是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思想发掘、顶层设计等方面的努力;“大众化”路线则主要研究让更多普通接触传统文化的实践路线。“精英化”路线是准确性、方向性的保证,能够为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提供清晰的思路;“大众化”路线则是基于这种正确认知而产生的普遍化实践。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民实践。要点有两个:其一,普遍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仅仅驻足于学者们“书斋式”的学术研究和“课堂式”的小范围面授,文化自信既需要精深的学术研究,亦离不开普通大众的接受和认可,要走出“书斋”“课堂”,走入“寻常百姓家”。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人们共有的文化信念和精神家园,成为维系人们精神命脉的共同精神纽带。第二,持久性。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重在长期涵养和培育,它发生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长期实践来实现移风化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必须严肃认真、深入持久,绝不能搞“一阵风”“面子工程”,不可能仅靠读读古籍、几场学术会议、几档节目就能真正实现。我们必须在正确文化政策指导下长期开展扎实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对那些传统文化当代实践的成功范例,要认真总结经验、坚持执行,并积极进行科学推广,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世界并产生实际影响,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通过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文化复兴是其内在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实现文化复兴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让我们引以为傲的灿烂辉煌的文化,如何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优秀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步伐历久弥新、再度崛起,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J].薛秀军.东南学术. 2018(01)
[2]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吴雪.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报. 2017(01)
[3]《我们应有怎样的文化自信——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高长武,党建2016.(08)
[4]浅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储慧红.新西部(理论版). 2017(01)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思考[J].洪波.当代广西. 2017(02)
[6]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J].郭海鹏.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