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安
摘 要:马铃薯作为我国国民需求较大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的繁育技术研究以及分析,对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种植水平具有关键性意义,有助于促进农业高质量、高效率地发展。对马铃薯种薯的繁育技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及分析。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050-02 中图分类号: S532.038 文献标志码: B
1 种植区域选择
由于马铃薯种薯的自身性质使然,其繁殖培育条件也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具体种植区域需要具备的条件为:交通便捷、土壤质量高、具备良好的隔离条件以及拥有较为完备的排水、通风系统等。此外,所选择区域的土壤需要在近3年内无茄科类作物种植以及除草剂使用记录等[1]。
2 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
2.1 整地施肥
在对上茬作物收获完成以后,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深耕操作,且深耕深度普遍应不小于25 cm。倘若相应区域的土壤层厚度过大,也可以采取深耕40 cm左右的方式,有利于所种植作物进行更好的生长发育。通过对土壤进行高质量的深耕操作,不仅可以把土壤表面的秸秆等埋入土壤中,使其可以作为土壤肥料,为后期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而且可以使得土质变得疏松,有助于提升土壤透气性。其中,于春天实施马铃薯种薯栽种的3 d前,应进行底肥施加,如已经经过腐化处理的化肥等,且施加的用量应为每667 m2地施有机肥3~5 t以及氮肥30 kg。此外,倘若相应种植区域的土壤肥力较低,也可以采取适量追加底肥的方式,提升土壤肥力。
2.2 种薯处理
2.2.1 种子选择
首先,应选择薯块较为完整且可以良好地满足于当前种类特征的优良种薯,将其中状态较差以及有伤病情况的种薯挑出。其次,应把种薯放在网袋中,同时,将其存储在具有散射光线的区域中,并确保相应区域内的温度稳定在10~15 ℃,放置15 d左右再进行具体的切块播种操作。
2.2.2 拌种
通常在实施具体的马铃薯种薯繁育时,应优先将种薯切割成多个小块,同时,想要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其造成的伤害,就需要重视对切割所使用的刀具实施高质量的消毒操作,例如使用酒精对刀身进行擦拭操作等。此外,切块的体积应依照种薯的总体积来决定,其中,针对总质量小于60 g的种薯,可采取直接播种的方式;针对总质量大于60 g的种薯,应依据其实际的芽眼数量来决定具体的切割块数。
想要有效提升馬铃薯种薯的病虫害抗性,则应重视对其实施严格拌种操作。可采取应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 000倍液以及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加一定量滑石粉进行搅拌后,再将其与种薯切块均匀搅拌。
2.3 种薯种植
首先,马铃薯种薯通常会在温度大于10 ℃的环境下进行常规的发芽以及发育。所以,在对其进行实际种植时,应确保土壤深度为10 cm左右的区域,温度始终保持在10 ℃以上。其次,可通过采取合理覆膜的方式,对土壤实施保温操作,如此一来,便可以提前进行具体的种薯种植操作。最后,较为普遍的马铃薯种薯种植方式为点播,即以垄为单位,两行一垄,且将所种植植株的行距保持为20 cm左右,按照三角形形状对其实施具体种植。同时,种植密度应保持在6 000~7 000株/667 m2为最好。
2.4 后期管理
为了有效促进马铃薯种薯的种植质量以及后期产量提升,应对其实施有效的后期栽培管理。首先,应确保种薯幼苗在发芽之前可以在土壤中呼吸到充足的氧气,提前对空沟实施干耧操作,使得土壤表层具有适宜的疏松度,有助于促进土壤透气性的提升,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杂草生长量。其次,应在马铃薯幼苗长齐以后,对其进行有效的观察,采取及时的查苗和补苗措施,以确保幼苗后期的生长状况良好。倘若生长出的幼苗中存在腐烂的个体,则应在将其周围的土壤与其一并挖出后,再实施后期的补苗操作。最后,应依照实际的作物种植状况,决定对应区域实施中耕培土操作的时间以及次数。若需要在雨季进行有关操作,则应重视在雨停土壤结块以后,再实施中耕培土操作,有助于促进土壤透气性的提升。
2.5 病虫害防治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实施具体的马铃薯种薯繁育时,出现病虫害的可能性较低,但一旦出现,将会对马铃薯种薯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其高度重视,以探寻出实效性较高的病虫害防御以及治疗方法。其中,依照马铃薯种薯的实际培植状况来看,应着重对其实施高质量的病虫害预防操作,并注重探寻出多种治疗手段等。第一,需要进行严谨的种植区域选择。第二,应对种子以及土壤进行良好的处理,如整地、拌种等。第三,应着重进行高效的田间管理操作,使得马铃薯种薯具有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过程,促进其病虫害抗性的提升。第四,一旦种薯发生病虫害,应重视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降低种植户的实际损失。
参考文献:
[ 1 ] 赵亮,刘江娜,李东方.依托项目实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J].新疆农垦科技,2017,40(10):3-6.
(收稿日期: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