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一个战略轴心城市的创新密码

2018-09-10 15:39:28冉隆国
重庆与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荣昌高新区畜牧

冉隆国

1月22日,荣昌首场招商引资会实现开门红,17个涉及大数据、智能装备、科技研发等领域的重大项目落户荣昌,投资总额达269亿元。

这些项目的成功落户,是荣昌作为门户城市的区位优势、国家高新区的强大磁场和创新土壤长出的集群效应。创新生态催生高新企业森林

荣昌地处重庆西大门,是成渝城市群的几何中心和战略节点城市。战略要地与创新思维的高度契合,将荣昌这片热土演绎成了风生水起的活力之都。

荣昌的创新驱动不是简单的科技进步,而是涵盖决策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孵化服务创新的完整生态链,《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科技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专利资助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创新政策的环环相扣,将荣昌创新驱动战略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荣昌将创新思维贯穿在创新生态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引进天津大学、市畜科院、西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到荣昌建立研发创新平台,鼓励企业搭建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和技术(工程)中心,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先后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建陶瓷产业研究院,与市畜科院、西南大学共建重庆国农畜牧现代化研究院和微生物研究院,打造国家动物实验基地、全国畜牧检验检测认证中心等创新平台。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深谙其中道理的荣昌人将“招才引智”工程纳入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环节。为集聚高水平的管理、科技和金融等创新人才,及时启动了“百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了“人才战略合作联盟”,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博士研究生实践基地。

资金瓶颈是困扰科技企业的最大制约,荣昌通过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巧妙地化解了企业科技进步“巧妇无米”的尴尬。为实现科技型企业融资轻资化、信用化和便利化,荣昌区出台了《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科技支行认定管理办法》,将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荣昌支行作为区内首家科技支行,并建立了1亿元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金。“灵方生物”就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该公司凭借6个发明专利、62个商标,在重庆富民银行贷款5000万元。同时,荣昌还通过举办种子基金项目选拔大赛,筛选科技小巨人作为种子基金投放对象。

货运机场是荣昌又一个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货运机场的建设,不仅会重建一个庞大的现代物流产业,成为整个川东渝西的货运物流中心,还将带动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现代物流的提档升级。目前,货运机场建设己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市级层面的大力支持。

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拉动下,荣昌的高新技术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地涌现,去年,全区企业申请专利786件,“3+1”支柱产业申请专利538件。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55家,市级高新技术产品173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6件。

国家高新区书写两篇大文章

高新区是荣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告诉记者,荣昌通过高科技和创新发展两篇大文章,打造国内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

为推动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荣昌全面优化“项目责任经理制”,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截止目前,高新区建成区己拓展到12.8平方公里。

在荣昌,投资者只需跑一次,就可以办好所有的手续。这种让投资者省时省心的办事效率,源于荣昌全面推行的“专门机构办理、部门全权授权、限时并联审批”一站式行政审批机制和“定制专业化”的制度创新。同时,积极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和奖励优惠政策,做好水、电、气、物流、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不断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全方位保障企业正常生产需求,从而减轻企业负担。

荣昌农牧业的发展催生了农牧高新产业的快速兴起。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亚单位疫苗不仅入围国家一类新兽药,也是全球唯一用于治疗人畜共患病的强制免疫疫苗,现己纳入农业部强制免疫疫苗采购计划,在全国推广使用。在荣昌高新区,像澳龙生物公司这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37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55家。为突出高科技特色,高新区紧紧围绕智能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农牧高新“3+1”支柱产业精准招商,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并形成了以生物医药、生猪饲料加工、生猪饲养机械装备和精深加工等为基础的生猪高新技术产业格局,成为国内畜牧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

截止目前,荣昌高新区累计入驻工业企业446家,投产企业325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68家,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共10家,A股上市公司1家,上市公司子公司9家。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7个,省(市)级科研平台46个,科技创新能力走在重庆前列,2017年国家高新区以申促建工作顺利通过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

大数据重塑中心大城新动能

2017年12月,我国第一个畜牧单产品国家数据平台——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荣昌方案,在京通过专家论证。

根据方案,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将打造“一套体系、一个中心、七大平台”。即生猪大数据标准体系、生猪大数据资源中心和生猪大数据监测预警应用平台、生猪数据监测采集平台、标准化质量分级服务平台、生猪质量追溯服务平台、生猪物流大数据平台、企业征信服务平台和生猪数据在线服务平台。建成后,将与农业部及全国各大生猪养殖、饲料兽药和畜牧机械生产、生猪交易企业实现数据共享。

今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与荣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巴巴将依托荣昌高新区的畜牧科技优势,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目前,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正围绕生猪产业,对生猪饲料、投入品、养殖、加工、销售、价格、供需平衡、质量安全等全产业链环节进行监测预警,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建模手段,搭建完整的国家级生猪监测和预警体系,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畜牧产业向物流集散、会展商贸、科技创新等领域拓展,打造“全国生猪看荣昌”的战略品牌。

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方面,荣昌充分发挥西南大学及重庆畜牧科学研究院的人才优势,建立“重慶畜牧大数据学院”,由阿里巴巴向学院提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能力输出,为全国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

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告诉记者,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成后,不仅为企业和农户服务,也将为国家宏观政策服务。通过大数据调控生猪供需平衡,抑制生猪价格的过度波动,还将通过“买全国、卖全国”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进生猪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在货运机场、国家高新区和大数据三驾创新马车的拉动下,荣昌正一步步蜕变成为引领成渝城市群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力量,和具有强大创新辐射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大城。

(图片由荣昌区委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荣昌高新区畜牧
吕继成:给荣昌陶注入新活力
工会博览(2022年3期)2022-06-30 03:59:12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遂宁高新区
廉政瞭望(2020年14期)2020-08-12 07:00:32
全国首个荣昌猪数据标准体系发布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家禽科学(2018年10期)2018-10-16 09:30:52
确保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荣昌大地上开创“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新篇章——专访中共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 0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