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认真学习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扎实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新时代。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实践创新
作者简介:
李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同时,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地全面推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新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生态红线观念,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等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全面、指向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近5年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最为重要的创新性进展与创新性成果。初步学习和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十分丰富,突出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一)生态环境保护全球观
生态环境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强调:地球很大,也很脆弱。工业革命以来,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出现森林消失、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严重生态危机。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大量耗费物质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显然难以为继。面向未来,世界现代化人口将快速增长,如果大家依照现存资源消耗模式生活的话,那是不可想象的。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倡议,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品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他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三)“天蓝、地绿、水清”的中国梦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系统阐述的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是追求幸福的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习近平总书记“天蓝、地绿、水清”的中国梦,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天蓝、地绿、水清”的中国梦中蕴含着习总书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观,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继承,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人类文明与生态关系的全新认识。
(四)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
“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论判断不仅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完善。
(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是我们党积极探索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升华,推进了发展理念和方式、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习近平总书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表现为不同的关系特征,要遵循“三个阶段”的特定规律运动变化,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性质是不会变化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会产生矛盾,但始终是辩证统一关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两山论”揭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作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六)生态安全观
生态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大创新。他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生态遭到破坏,对国家全局会产生影响。面对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把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体系,極大地丰富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引导全国人民提升生态安全重要性认识,破解生态安全威胁,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七)生态思维方法论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们党与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梦想和力量之源。这力量,根植于生生不息的“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 等传统思想文化。他引导全国人民随时随地要有“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自然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生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解决好“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因此,他坚持认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要求以谋万世的眼光和责任感来建设“美丽中国”。习总书记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法制等行动来贯彻落实。在治气、净水、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保得住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八)山水林田湖草(树)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智慧新的理解与认识,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创新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草(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草(树)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他强调: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亿万年间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建设生态文明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从系统论的角度补充完善了现代生态学中生物链理论,说明了田、水、山、土、草(树)在生物链中与生物处于同等地位,打破了现代生态学仅把田、水、山、土作为外在条件对生态链形成影响的理论模式。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用生命共同体的思维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时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从宏观到微观,从工业领域到生产生活的各领域,从生态脆弱区到全国陆海空各区域,全方位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在此,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简要阐述主要成效。
(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与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审议批准“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举措。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中国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6个缔约方通过的《巴黎协定》履约国与重要的推动国。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31个省(区、市)均已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2016年,在两部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文件的指导下,结合实际需要,中央深改组和中央有关机构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改革文件,以问题为导向,配合以强有力手段推进措施落地,新气象由此而生。
(二)推进资源节约
1.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2015年末,中国农用地较2012年减少了100.88万公顷,减少幅度大大降低;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2015年全国建设用地供应较2012年减少了21.25万公顷。
2.矿产查明资源储量保持稳定增长。与2012年底比较,2015年煤炭资源储量增长1455.1亿吨,石油储量增长1.7亿吨,天然气增加0.8亿吨,发现丰富的页岩气储量,并取得突破性增长。铁、铜、铅、锌、钨、锡、钼等矿产资源储量都有较大增长。
3.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2013年,中国第一次启动海洋经济调查,与2013年比较,2016年海洋资源产值增长了30%。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5%,保持在2013年的水平。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已建立了各类海洋自然和特别保护区250多个,总面积约12.4万平方千米,开展10处“生态岛礁”工程,批准1处无居民岛开发利用项目,实施28个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
4.水资源节约步步推进。与2012年比较,2016年中国水资源总量偏多了1.04%,全国供水总量减少了0.31%,工业用水减少了51亿m3,生活用水增加了75亿m3,生态用水总量增加了17亿m3,全国人均用水量减少了18m3/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减少了37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减少了16.2m3。
(三)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1.水质改善成效明显。与2013年比较,2016年全国Ⅰ~Ⅲ类河流水河长占评价河长比重提升了6.8个百分点,水功能区水质满足水域功能目标占评价水功能区数量的比重提升了9.3个百分点。化学需用量排放量逐年减少。
2.大气环境持续改善。2013年以来,中国启动了城市pm2.5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监测,不断提高人们对大气环境的关注;全面加强对涉气“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等,强化扬尘治理、工業烟尘整治与燃煤污染治理,与2012年比较,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259万吨。2016年,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8%,较2013年提升了8.3个百分点。
3.污染治理财政投入总量稳步加大。2012—2015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53%、1.52%、1.49%、1.28%。2016年,中央财政分别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12 亿元、140 亿元、91 亿元。
(四)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
1.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以“优”“良”和“一般”为主,约占国土面积的67.1%。其中,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的县域较2012年增加了202个,“良”的县域减少了98个。
2.生态环境保护平稳向好。2012—2016年,中国森林面积保持在207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造林面积保持逐年增长;湿地面积保持在5360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为5.6%。2016年,自然保护区数较2012年增加了8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加了83个。
三、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发展处于特别重要的历史阶段,是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带领全国14亿人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需要庞大的经济规模来支撑发展,又要着力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不可持续等问题。问题的解决,必须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有效遏制“污染爬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发展,又要治污;既要“发展权”,又要“健康权”。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建议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可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高生态效益。中国在逐步迈进工业化后期,正与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要把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深度融入工业、农业,进一步以信息技術装备工业、农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向中高端迈进,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现代信息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工农业发展水平与现代服务业水平,催生了新资源、新业态、新产业,不仅创造了更为庞大的经济体量,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加速兴起,为新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分享经济新的模式正广泛渗透到各类生活资源和生产资料资源利用中,要进一步通过提高生产环节中产品的循环利用率来减少产品生产,节省资源和能源;也要利用各类新技术来降低流通环节的生态消耗,进而推动生活方式向资源利用更为高效、更加节约转变。
第二,加快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集约高效发展。要着力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解决后工业化阶段,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扎根城镇、城中村改造、以工业化带动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等问题。要健全和完善推进城镇化战略布局、形态、功能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质量与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产城融合,合理引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培育和发展城市群,建设特色乡镇和美丽乡村,形成要素自由流动,优势互补、互相繁荣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加强国土空间开发管制,有效节约资源,促进城镇集约高效发展。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生产生活,全面推行城乡全覆盖的绿色规划,促进清洁生产、低碳生活与循环发展。
第三,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要把绿色低碳理念贯彻在生产的每个环节,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要加强对燃煤电厂、钢铁厂等高排放产业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最大限度减轻这类产业的污染排放量,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要进一步推动和发展好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再生清洁能源和可替代能源,逐步补充乃至取代污染排放大的传统能源行业。引导企业能源消费革命,建设消耗低、排放少、能循环的绿色生产体系,打造绿色工厂、绿色车间。健全和完善覆盖各领域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全社会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卫意识。
在日益紧密的全球化和过度消费的工业化大潮中,必须推动全体公民从能源、食物供给、交通出行、住房等方面实践应对能源和环境危机的解决方案。引导个人最大化地发挥创造力,降低能源消耗量,循环利用各种资源,自觉参与优美环境建设,打造富有生态理念的两型社区。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参与绿色志愿服务,树立良好公民环卫意识和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把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转化为自觉行动,让人人既能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又能自觉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推动全社会生活方式向自然、节俭、环保、健康方向转变。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高生态环境国际话语权。绿色没有国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而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了未来建设生态文明还将继续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坚持开放发展,既要正视全球性生态环境挑战和危机,承担保护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又要认识到各国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和能力不同的客观现实,继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要继续构建更加广泛的生态利益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新合力,搭建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平台,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共同维护和促进国际生态安全。积极参与生态技术国际合作研发,以促进国内绿色低碳技术、环保产业升级,来推动国内绿色工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生态环保新技术、新产业,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对国内先进生态环境保护要有技术自信与经验自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尤其要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新资源开发等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与全球竞争力,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传播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绿色中国形象。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形成制度化合作机制,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制度建设和国际环境公约谈判,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议题上,提出有成效的新倡议、新理念和新行动方案,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
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还要进一步推动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党的十八大提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战略目标时间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行政、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
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新的时代背景下,解决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乃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探索实现“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径,保持全面、系统、协同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发展。全面依法行政是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走上法制轨道,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维护生态安全、防止生态红线被践踏的法治保障,更是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内涵的基本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引导各级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动思考、主动作为的基础,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个制度体系贯彻落实到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會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贯穿在“四个全面”中,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各领域改革、全面依法行政、全面从严治党紧紧融合在一起,才能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才能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二是要进一步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生产力。“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治理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其他物资生产的“机会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与破坏,就是提高其他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所积累的经验、各类发明创造、科技创新,可以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是提高生产效益;生态环境改善,提高了人民幸福感与健康指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就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力特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大气污染治理、饮水安全、土壤污染等问题;着力全面完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项战略任务;化解生态危机,确保生态安全,让人民群众逐渐感受到美丽中国带来的生产红利。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力特征也是打消人们面临新的情况与挑战时,不可避免出现的要求重返经济社会粗放发展老路的念头,是发动人民群众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坚定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坚决抵制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行为,自觉养成良好消费习惯,转变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生产生活方式的最现实“引导力”。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力特征,让人民群众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有利于树立全体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坚定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决心。
三是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求在建设生态文明实践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认真总结过去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治理方面的方式方法,创新管理手段,优化管理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按照“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方式理顺管理职责。山水林田湖草各有各的管理特征,管理部门各有各的权益,行使各自的职责,但山水林田湖草更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总结河长制管理实践经验,不断打破条块分割的“博弈思维”,割舍“部门利益”,科学构建管理体制,形成更科学合理的协调机制,把各类生态资源纳入统一治理的框架之中,盘活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魏礼群:《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的新进展》,《光明日报》2017年8月7日。
3.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2—2016年),国土资源部网站。
4.水利部:《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2012—201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12—2016年),水利部网站。
5.国家统计局:《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版。
责任编辑: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