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胜清 王晓宇
摘 要 通过介绍美国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和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引入“多元文化”作为地方资源的经验,并结合武汉科学技术馆和贵州科技馆的实践,指出面向儿童的展览要关注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身边的故事”,有助于观众从熟悉的生活经验中更好地理解展览所传达的理念和知识。
关键词 儿童展览 地方特色 多元文化
0 引言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博物馆应将这些地方特色融入陈列设计中,从而塑造各馆的个性。从日常生活出发进行解读,易于观众加深对科学的理解。这既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也避免了“千馆一面”的现象。不过,地方特色并非名胜古迹、历史名人之类地方资源的简单陈列,我们必须仔细斟酌并慎重选择,使之与博物馆的展示主题和表现内容相吻合。
笔者选取了美国博物馆的案例作为参照,讨论如何在展览中使用地方资源。美国是世界上儿童博物馆最多的国家,其中不少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和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对所在地区进行分析,并在展览中与观众进行探讨。与之相对应的是,武汉科学技术馆和贵州科技馆在儿童展厅的设计中,同样尝试了将地方资源转化为博物馆的展示内容。
1 美国儿童博物馆中的地方特色
国际博物馆协会早在1972年就提出“博物馆应成为其所处的社会整合的一部分”,而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2007年的年会主题“拥抱地方多元性”也强调了这项议题的重要性,指出儿童博物馆要利用自己的工作,帮助儿童了解不同文化的人们。以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和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为例,两馆一直都在践行自己的文化使命,其实践可以作为我们参照的标杆。
1.1 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中的“世界大家庭”
创办于1899年的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是美国第一个专门为儿童设立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博物館。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博物馆,其定位是“世界的布鲁克林”,即博物馆是布鲁克林献给世界的礼物。
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这也是“世界之都”纽约的一大特征,而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几乎拥有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这些居民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因为语言、文化不同而产生误解,因为信仰、习惯不同而产生冲撞,甚至由于肤色的差异而导致种族歧视。这样的社会问题就是布鲁克林的地方特色。
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始终关注当地的文化冲突,并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让不同的人们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和谐共处。因此,该馆的宗旨就是帮助从婴儿到高中不同时期的儿童形成对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认知,并学习面对问题的方式和态度。如果把世界比作一个大家庭的话,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讲述的就是这个“大家庭”的故事。在这里有一个长长的“世界街区”,孩子们可以尽情领略各国的风土人情,如“中国城”“日本屋”“墨西哥面包房”“意大利披萨店”等。这些展示都源自对社区现实问题的深度剖析,可以说,这样的地方特色是深刻的、有教育意义的。
此外,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还使用了与儿童生活相关的题材,不断强化他们对于不同文化的认同。比如“全球的鞋子”展览:人人都要穿鞋子,它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又很重要的一个东西,通过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习俗。这个展览利用“同中求异”的方式,将鞋子视作探索世界的线索,不正是对博物馆主题的最好诠释吗?
1.2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中的“多元文化”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同样关注都市居民多元文化共存的情形,如其举办的一个关于美洲原住民的展览——“我们仍在这儿!”。在展厅中,一座等身大小、佩有额带且肤色红润的妇女立牌被放置在现代化的厨房前,身旁的文字诉说着族人的古往今来,而妇人的对面,就是一间覆以香蒲草席与树皮的传统棚屋。直率有力的展览名称,有如妇人对观众的迎面呼喊。熟悉的场景引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与历史传承的思考,让他们不要忘记,在高度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还有古老的原住民文化存在。
另一个展览“五个日本朋友:今日的日本儿童”,让五个日本儿童现身说法,呈现日本家庭生活中的不同面向。其实,日本的孩子也和美国的孩子一样喜欢运动,衣橱里不只有和服,还有各种款式的服装……虽然身在不同的国度,但这些同龄的孩子们仍然有相同的爱好,从而颠覆美国人对日本文化常有的刻板印象。
2 地方资源在儿童展览中的转化
作为观众的我们,透过美国儿童博物馆所看到的是美国的社会文化,是博物馆的责任担当。而在我国,以武汉科学技术馆和贵州科技馆为例,两馆借助地方资源打造儿童展厅,为中国博物馆解决“千馆一面”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2.1 武汉科学技术馆中的“长江的故事”
说起武汉,你就会想到热干面、黄鹤楼、汉正街、长江大桥……这些都是武汉的地方资源。武汉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被称为“江城”。可以说,武汉和水有着深厚的渊源。武汉科学技术馆依江面城,是连接长江与城市的纽带,这样的地理优势是其独一无二的特色。因此,儿童展厅就选择围绕“长江的故事”展开,形成“山、水、城”三个部分,鼓励孩子们沿着长江去探索他们的日常生活、城市发展、自然环境、气候变化。
(1)山——“山林中的小秘密”。受到神农架野人传说的启发,我们编织了一个由大脚印引发的寻找故事——“这是谁的脚印?”。各种动物的脚印从展厅入口开始就凌乱地散落在地面上,唤起了观众一探究竟的欲望:“有的脚印像剪刀,有的脚印像感叹号;有的脚印是圆形,有些脚印是扇形;有的脚印有着锋利的爪,有的脚印有着宽厚的掌……通过这些脚印,我们能知道什么?跟随这些脚印,我们又能找到什么?”
在追逐脚印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经历不同的展项。如图1所示,“迷路的金丝猴淘淘”——这是一个锻炼儿童短时记忆的展项,通过回忆分散在展厅中有关金丝猴的信息线索(光着脚丫,穿着橙色背心和绿色短裤,手里拿着蓝色小帽),将在森林中迷路的淘淘找出来。认识是了解的开始,希望从中培养儿童保护动物的爱心。
再如“看谁爬得高”,这个展项是以神农架为原型设计的攀岩墙。19亿年前,神农架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距今8亿年时才全部上升为陆地。孩子们一边攀爬,一边了解当地的地质结构,发掘埋藏其中的化石。
(2)水——“小水滴的快乐旅程”。在儿童展厅中,嬉水总是最受欢迎的展项。对此,我们设计了五个问题:长江的源头在哪里?长江流经哪些城市?长江在哪里汇入大海?长江有多长?长江为什么从西向东流?同时,在展览中设置了一幅名为《长江的一生》的壁画,展示长江从青藏高原一路走来,到上海汇入大海的场景,让长江不仅从孩子们的身边流过,更要流进孩子们的心里。
长江不仅是人类的母亲河,而且是无数生命的家园。我们试图告诉观众,近年来长江的水质逐步恶化,影响到沿江城市的饮水安全,并波及了水中的动植物。白鳍豚在长江里生活了大约2 500万年,与人类共饮着长江水,然而短短50多年的时间,这种古老的生物竟已经难觅踪迹。惋惜之余,我们需要的是实际行动,决不能让白鳍豚的悲剧再次重演!虽然公众观念的转变、对水资源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3)城——“小不点在长大”。城市是因人而建,为人服务的。展览从儿童的视角介绍人们生活的城市,讲述成长的心情,形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了不起的主人公“小不點”,从什么都不会,逐渐变得独立自信——能够自己“系鞋带”(见图2)“缝扣子”(见图3)……
■
2.2 贵州科技馆中的“里面全是洞”
不久之前,贵州科技馆对少儿科技乐园进行了更新改造,在保留15件原有展项的基础上,新增了26件展项。如何将“新”与“旧”融为一体,创造新旧展项之间、展项与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给观众一个全新的参观体验就成为展览策划的重点。
先来看看贵州有些什么?贵州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洞”也无处不在——宇宙中的黑洞、动物挖掘的洞、城市的地下管线……“洞”对儿童来说代表着神秘和未知,也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手触摸。因此,我们提炼出展览的主题:“洞察秋毫”——认识你周围的世界。通过“洞”把科学和生活变得更有趣味,为观众营造一个互动学习的亲子场所。
围绕“洞”的元素设计展厅环境,形成统一风格。在建筑外观,我们设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洞。室外的观众可以透过这些洞看到里面,室内的观众也可以透过这些洞看到外面。由于展厅层高不到3 m,我们在上方吊顶处镂空,允许阳光射入,不会令人觉得压抑,也有利于消防喷淋。此外,我们还在天花板上绘制了各式各样向下张望的动物眼睛,与抬头仰视的观众互为对照。
“洞”开启了我们发现的视野,各个展项合理分布在“自然中的洞”与“城市中的洞”中。比如“洞里面是什么?”,猜猜里面藏着哪种动物;比如“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比如“会唱歌的洞”,敲击长短不齐的水管,产生高低不一的声音;还有“房子也是洞”,让孩子们通过砌墙挖洞,建造一座遮风挡雨又透气的房子……
另外,“蜈蚣琴”的外观为卡通蜈蚣虫,有些孩子会爬到蜈蚣的背上当马骑。对此,我们把这一展项放到展墙内,并在墙上掏洞,让观众用手拍打蜈蚣的不同部位,触发内部的电子琴发音。又如,将利用镜面反射原理的“窥视无穷”展项也放在洞里,让观众看到一个真正的“无底洞”。
3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展览可以利用地方资源转化形成自身特色。打个比方:照相,对于同样的事物可以是近景、远景,也可以是特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的不同侧面。笔者认为博物馆不妨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呈现出主题策划与展项设计的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陈涵郁.博物馆如何回应多元文化社会?以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的展示为例[J].博物馆学季刊,2011(2):43-63.
[2]爱德华·P·亚历山大,玛丽·亚历山大.博物馆的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M].陈双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3]温新红.中国式科技馆:“众馆一面”怎么破?[N].中国科学报,2016-05-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