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杰
摘 要: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一直以来都被企业领导层赋予极大的重视。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不断加速。然而,很多国有企业在进行大规模扩张之后,反而效益却日渐下降,管理脱节。据调查发现,造成效益下降、管理脱节等负面后果的主要因素就是财务基础工作的不扎实。因此,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实属重中之重。本文将结合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企业财务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加强 财务基础工作 国有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1(b)-114-02
目前,随着我国会计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为了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基础工作,树立国有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标杆”形象,就需要不断规范企业财务基础工作,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以适应“新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需要。然而,近几年,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虽然很多国有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比较完善,财务基础工作责任尽职到位,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内部监督、会计基础规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应该不断完善财务基础工作,努力做好市场经济的“领头羊”。
1 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1.1 财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石
财务基础工作主要是指会计处理、核算、会计服务等工作,而财务管理则更倾向于对与企业财务有关的诸如经营、投资、融资等活动的综合性管理。作为国有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投资、融资、交易活动较多,因此财务管理比起普通民营企业来说,工作量大许多。而优秀的财务基础工作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如果财务基础工作不扎实,就会导致财务管理活动信息失真,资金链断裂,使领导层无法作出正确决策,甚至给整个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另外,财务基础工作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后盾”,能为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专业的财务人员以及健全的财务制度,由此可见,财务基础工作对于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来说至关重要。
1.2 加强财务基础工作有利于改进财务管理活动
对国有企业来说,一次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极有可能是无法估量的。保障企业决策正确性的基础就是真实有效、高质量、及时的会计信息。这些都是财务基础工作范畴。财务基础工作越规范,则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提供的财务数据越准确。管理者可以结合财务基础工作提供的财务信息,制定切实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此外,规范的财务基础工作还有利于企业财务部门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明确员工职责,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进而为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2 财务基础工作现状
2.1 财务基础工作重要性被忽视
在部分企业员工甚至管理层眼中,“基础”意味着“简单”,认为财务基础工作只是简单的会计记账以及收付款,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财务基础工作的开展。对于财务部门设立的财务规章制度,对于非财务人员也缺乏约束力。随着目前国有企业考核制度的不断健全,部分财务基础工作人员为使自己考核通过,作出一些有悖于會计准则规定的行为,甚至为经营管理者“出谋划策”,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掩盖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的不足。正是由于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被忽视,从而导致财务基础工作越来越不规范,给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造成极大的隐患。
2.2 职责划分不到位,监督力度差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五集中”“六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在财务基础工作中,会计核算方式也较之以前发生了些许变动,例如,在会计凭证编制时,由前端业务人员进行记账信息处理,然后通过信息系统传递到财务部门进行专业审核,审核通过后,由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这种工作模式虽然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处理的效率,但同时,由于前端业务人员对财务基础工作要求了解不透彻等因素,或者自身责任心差,就容易导致在填写会计信息时出现纰漏。而后台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对前端业务过程进行深入了解,一旦在前端业务过程中出现故意隐瞒等行为,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出现偏差,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极为不利。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奖惩考核机制,财务人员即使在审核过程中发现舞弊等现象,也没有权利第一时间追求相关人员责任,阻碍了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2.3 财务轮岗制度没有落实
财务轮岗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止财务舞弊,同时对于提高财务基础工作水平有非常好的作用。但是,据了解,这一制度在很多企业并没有落实到位。首先,企业管理层并没有对财务轮岗制度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这一制度可有可无,有很大的随意性;其次,对于基层财务工作人员,在一个工作岗位工作久了之后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对于新环境、新岗位的变动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即使将财务轮岗制度落实,也极有可能不利于员工发挥工作积极性。
2.4 财务工作模式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脚步
在传统的财务基础工作中,主要工作内容是核算记账。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工作模式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计算机的应用以及云数据的发展使会计核算更加趋于便利,大大减少了财务核算工作量,但同时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财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3 对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建议
3.1 提高对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视度
在大型国有企业中,虽然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被管理层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视度还不够。提高企业财务基础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领导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扎实做好财务监督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同时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确保财务信息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二是财务人员要提高自身责任感,充分认识到财务基础工作对整个企业运营的重要性,由于近几年会计准则变动比较频繁,财务人员更应该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以使自身业务水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
3.2 职能清楚划分,增强监督力度
财务部门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据制度要求,合理划分工作岗位,明确各自工作职能,使各岗位能够相互协调的同时相互制约,形成内部牵制机制。对于前端业务部门的非财务人员,也应该加强其对会计知识的相关了解,使其能够与财务部门相互配合,提高财务基础工作的工作效率。另外,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运用实时监控、突击审查、交叉审计等多种方式增强对财务基础工作的监督力度,最大程度上避免舞弊现象的出现。对于故意弄虚作假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内控制度的有关要求,对其作出嚴厉惩罚,确保企业运营基础的坚固。
3.3 落实公平的岗位轮换制度
首先,企业管理层应提高对于岗位轮换制度的重视,积极吸取基层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岗位轮换制度,同时,对基层员工做好思想开导,摒弃旧思想旧观念,激发员工换岗积极性。其次,对于员工来说,应该从主观上接受不同岗位的锻炼,不同的工作岗位更能够激发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自身今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
3.4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适应新时代工作要求
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决定着财务基础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随着会计法规的不断变动,企业必须不定期组织财务人员的学习交流活动,确保财务基础工作能够不断满足新时期工作新要求。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有了一个极大地提升。财务人员应该从自身角度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拓展财务基础工作的新思路,争取做一名财务复合型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基础工作对于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如同金字塔的基石,基石的扎实程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程度。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切实认识到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财务基础工作,为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陈玉凤.加强财务基础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若干探究[J].中国经贸,2015(14).
[2] 赵国华.加强财务基础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经贸,2014(2).
[3] 王瑞红.企业财务基础工作标准化探索与思考[J].商情, 2016(24).
[4] 黄高飞.浅谈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方法[J].经济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