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 余昌
美国种业自1970年起开始随着品种和专利保护法的完善而进入高速成长期。1970年,美国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对有性繁殖(如杂交等)的植物品种进行保护,使得杂交育种得到的新品种能够最大限度获利,激发了企业自主育种的热情,育种主体开始由公立机构和高校向企业转变。20世纪70年代,美国家庭农场初步完成规模化,进入规模竞争时期,种子的商品化程度不断上升,作物育种技术日臻成熟,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规模化经营需要更高效的生产要素投入;二是育种研究逐渐向私人部门转移;三是资本推动下,种企通过横向、纵向并购整合全球资源。
伴随着育种技术的变革及资本的进入,大量种业公司参与并购活动,进一步整合全球资源。中小型种业公司或被种企横向兼并收购,或被农化企业纵向并购。横向并购使种子渠道资源进一步集中,种企市场份额亦迅速提升,而纵向并购将种子和农化产品进行“科学捆绑”,形成范围经济。在1970年《植物品种保护法》颁布之前,种业公司之间并购率仅有1.98%,而在1970-1980年,并购率达到69.4%。大型种子集团在并购过程中凭借优质渠道资源及优秀品种,其市场占率不断提升,种业行业市场集中度也快速提升,孟山都就是其中之一。
并购与技术升级实现快速成长
美国种业公司成长的核心逻辑在于市场份额的扩大。短期内种企或可通过并购实现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但要想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则必须建立起较高的技术壁垒;且新技术至少要能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升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孟山都利用种子绝育技术与转基因技术构建核心技术壁垒,实现从龙头到巨头的跨越,即先利用外延并购方式进军种业并加速布局发展中国家市场,从化工企业成长为种业龙头,而后构建核心技术壁垒从龙头成长为巨头。
孟山都成立于1901年,初创时是一家化学品公司,1969年收购Farmers Hybrid公司,首次进入种业。自1970年开始,孟山都业务全面转向农化领域,主打产品是“农达( Roundup)”牌除草剂,是全球作物保护市场中销售额最大的农药品种,草甘膦是其主要活性成分。1982年,孟山都在收购迪卡小麦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成立Hybritech种子国际公司,开始加码种子业务,并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植物细胞基因的改变,成为全球最早进行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的公司。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孟山都大举扩张,收购了350多家种子和农化公司,一跃成为跨国种业巨头。1995和1996年,孟山都相继收购了Calgene公司與Agracetus公司,加强了植物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同时其还在1996年收购了FT Sementes与Monsoy两家主营大豆种子的巴西公司,并参控股了嘉吉、岱字棉等美国种子公司在巴西的经营业务,进军巴西市场。1997年,孟山都收购了主营大豆和玉米种子的Asgrow公司,并以高达10.2亿美元的总费用与Holden基础种子公司达成协议,收购这家主要业务来自巴西市场的基础玉米种子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至此,孟山都在巴西的大豆和玉米种子市场站稳了脚跟。1998年,孟山都完成了对迪卡的收购,整合销售和推广资源,并成为第一家推出组合基因产品的公司。同年7月,孟山都以5.25亿美元并购联合利华在欧洲的小麦育种企业,并收购了印度最大的种子公司马哈拉施特拉杂交种子公司的部分股份,建立合资公司进入印度市场,完成了全球扩张的初步布局。
2004年,孟山都设立主营玉米和大豆种子的美国种子公司(ASI),并在同年收购了Channel Bio Corp,获得了Crows HybridCorn, Midwest Seed Genetics和WilsonSeeds三个子品牌。2005年,孟山都斥资14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蔬菜瓜果种子公司Seminis,并超越杜邦先锋成为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此后,在2007-2011年间,孟山都继续大举收购,共完成超过10笔并购交易,涉及棉花、玉米、蔬菜种子等各个业务领域,地域跨度包括欧洲、南美和美国本土。2013年,孟山都以9.3亿美元收购了专长农业分析及风险管理的Climate公司。过去20多年令人眼花缭乱的一系列并购动作之后,如今孟山都成为了掌握全球种业市场发展命脉的种业巨头之一。目前,在全球种植的基因改良农作物中,大约90%使用了孟山都的技术或授权。孟山都提供的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种子及转基因作物、农产品,其中种子及转基因作物主要涉及玉米、棉花、大豆、蔬菜的种子。2016年,孟山都的种子及转基因作物业务营业收入达99.9亿美元,占营业总收入的74%。
从种业龙头的成长路径可看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孟山都通过并购扩张进入种业,收购了多家种子公司和农业企业,其选取的并购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种子及生物技术为主的研发型企业,另一类是具有优质渠道资源的生产型、综合型企业。并购重组使孟山都种子集团获得了优质的销售渠道资源,还获得了包括大豆、玉米、小麦、棉花、蔬菜与水果等多种农产品种子的研发、生产能力。
构建技术壁垒确立优势地位
2018年1月4日,孟山都公司发布了过去一年中产品研发线项目取得的最新进展。公司目前的五大研发平台:数据科学、植物育种、植物生物技术、作物保护和农业生物制剂,阶段推进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这标志着连续第五年有20个以上的项目在研发线上获得提升,这些新技术将帮助农民应对田间威胁,利用更少的土地、能源和水资源优化生产力。如南美洲的INTACTA RR2 PROTM大豆供应数量和价格的增长、草甘膦价格的提升,以及出售资产获得8500多万美元收入。
孟山都利用“终结者”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构建技术壁垒,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全球优势地位。自2010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均高于10%;2017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6.07亿美元,占营收比重达11%,其研发费用绝大部分是用于种子和生物技术研究。1981年,孟山都分子生物学小组成立,生物技术开始成为孟山都公司发展战略的核心。1982年,孟山都率先运用人工技术改变植物细胞基因,取得了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巨大突破。
现代农业正在被数据科学改变,通过数据创新,孟山都帮助农民更高效使用资源并实施精准农田投入。一是综合多种数据来源帮助农民决定氮肥施用的时间和用量,使作物健壮生长,同时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水土流失;二是通过对除草剂耐受系统的改进,如第四代耐除草剂棉花(进展到第2阶段),预期可进一步促进免耕和保护性耕作实践,保护表层土壤,以防流失到溪流、河流和湖泊中;三是改善抗虫系统,帮助农民减少必要农药的施用次数,降低农药喷洒机穿梭农田的频次,节约能源并降低碳排放。
气候公司首席科学家Sam Eathington博士表示,数据创新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产量,它还关乎帮助农民管理关键的农田投入,比如种子、肥料和水,以更可持续的方式从每一寸土地中收获更多。
孟山都信息技术合作与外联总监AnjuGupta表示,“孟山都公司的植物育种家、气候科学家和土壤微生物学家是这个行业中最早应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法的。这有充分的理由,在我作为植物育种家和定量遗传学家的那些年,我們团队就在使用预测分析学帮助决定哪些产品应该继续往前推进,最终在每一粒种子播种前我们都能够了解它的生长潜力。同样,我们的蔬菜研发团队也在开发建模工具来预测番茄等蔬菜作物的风味表现,我们的土壤微生物团队也在利用分析学,每年对土壤中成千上万种微生物菌株进行评估。”
此外,孟山都公司致力于帮助农民高效使用自然资源、扩大农作物生产潜力、精准实施农田投入。孟山都产品研发中使用上述方法的项目包括:一是孟山都的高密植玉米系统,预计2018年推出,采用常规育种技术,使玉米种子在小间距种植时也能够生长茂盛。农民可以小间距种植并尽可能地提高田间密度,充分利用阳光、水分和土壤营养。二是孟山都的蔬菜育种项目,每年平均为农民提供20种作物的125个新品种,在农艺表现、风味特点、大小、颜色或形状方面提供更多改良。这些年的育种进展,帮助孟山都的蔬菜种植者和他们的客户在农产品价值链中获得更大成功。
孟山都从化工企业成长为种业行业巨头,除了以并购进入种业领域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最为核心的是通过两大核心技术构建的壁垒优势维持其较高的市场份额。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一是种业公司可通过并购丰富其产品覆盖面,而要维持较高的市场份额,还需要打造拳头产品并构建技术壁垒,形成垄断优势;二是海外市场空间广阔,种业企业需要扩展外部空间,国际化是龙头成长为巨头的必由之路。此外,资本的加持不仅利于公司研发实力的积累,亦将使得企业的并购之路更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