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荣伟
当今世界,最励志的故事,莫过于小弟逆袭。这一经久不衰、激动人心的故事,在中国的南方深圳,或将再一次上演。
日前,深圳公布了2017年经济数据,深圳去年GDP达到2.2万亿,不仅超广州,若按当日港元/人民币的中间价计算,其也超过香港,成为华南名副其实的第一城!
“善学者赢”,“小弟成功逆袭大哥,创造新世纪传奇!”有媒体如是评论。“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英国《经济学人》发表评论指出。
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
1月11日,广州市人大十五届三次会议开幕,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广州2017年GDP总量达2.15万亿元。1月17日,深圳市人大六届六次会议召开,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深圳2017年经济发展有速度有质量,生产总值预计超过2.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8%。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网站2月28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万亿港元,名义增长6.9%,实际增长3.8%。若按当日港元/人民币的中间价计算,去年香港GDP折合人民币约2.1万亿元。
这是一组格外令人振奋的数据。这意味着,深圳的GDP不但超越了广州,或将首次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NO.1。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经济总量仅为香港的2‰。从以上数据观之,经过多年的追赶,仅从GDP来看,深圳已经赶超香港!想当年,深圳只不过是香港身边一个不怎么被看得起的穷邻居,被划为特区之后,深圳也一直是一个虔诚的小弟弟,站在浅水河畔,时常用崇拜的眼神,抬眼遥望一水之隔的繁华。40年,弹指一挥间。40年间,深圳发展日新月异,从跟跑到并跑,到如今或将领跑大哥。
2017年,深圳GDP,就全国来看,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第三。“其它各大城市2017年与深圳取得的经济成就比,往日的辉煌,瞬间成了浮云。”有媒体这样评论,“发展后劲充足的深圳,不仅在经济总量上超越了香港,将来在人均GDP方面将会毫无悬念地超过香港。”“中国未来GDP总量第一的城市,有很大可能屬于深圳。”
与周边国家和欧洲国家相比,深圳也丝毫不逊色。据媒体报道,深圳2017年GDP不仅超过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即使与欧元区相比,深圳同样令人扬眉吐气。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全球GDP排行榜,深圳GDP将仅次于排名第30的北欧富裕国家挪威,重要产油国阿联酋,还有丹麦、南非等国家均被深圳甩在身后,更是新西兰GDP的近2倍,冰岛GDP的近14倍,使得“富可敌国”成为了现实。从人均GDP来看,2017年,深圳人均GDP达18.31万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71万美元,这个数字要高于西班牙、沙特等国家,甚至超过了欧盟人均GDP2.56万美元的水平。根据华尔街见闻整理的数据,仅是2016年的GDP,深圳的经济体量便能和一个欧洲国家平起平坐!
粤港澳大湾区的领头雁
世界上有三大成功的湾区:美国纽约大湾区、旧金山大湾区和日本东京大湾区,如果再加上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并称世界四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是我们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呈现出一片光明的发展前景。传统与现代在这里融合,传承与创新在这里交汇,梦想与蓝图在这里起航。不过,与纽约大湾区、旧金山大湾区以及东京大湾区不同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并不是在同一个政治经济体制下运行的。但这并不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
有分析指出,世界三大湾区的成功因素包括:天然良港,陆上交通便捷;配套的交易中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科研机构或院校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如果把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三大成功湾区做一个横向对比,就会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完全具备以上“四大硬件”。
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域各有优势。香港的金融和服务业发达,深圳高科技产业和产业创新能力引人注目,珠三角以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见长,并有较完备的制造业配套体系。在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就曾呼吁,将大湾区打造成全球区域创新中心,变成“中国硅谷”摇篮。马化腾指出,从国外湾区看,科技创新离不开研发能力、科技金融、开放生态、现代制造业等创新资源要素的全方位支持。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同时高校林立,科研所众多,完全具备世界级湾区的水准。
就配套的交易中心来看,东京有东京股票交易所,纽约有华尔街,旧金山硅谷地区则有一千多家风投公司,而粤港澳大湾区则有深交所和港交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便捷,更不必多说。深圳是中国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城市,港货物年吞吐量世界第三,香港港口年吞吐量世界第五,广州第六。
就粤港澳大湾区内来看,人们一直认为,香港是其领头雁。早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排名出炉:第一阶梯:香港、澳门,第二阶梯:广州、深圳、珠海,第三阶梯: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
然而,时过境迁。深圳的科技与经济比翼齐飞,一日千里。深圳的创新惊艳了世界。《日本经济新闻》1月5日刊登评论员中山淳史的一篇文章,题为《美中IT双城记》。作者指出,深圳一星期就是硅谷一个月。作者中山淳史对于深圳的羡慕之情充斥在字里行间:“深圳是世界工厂、技术创新中心、创业家的乐土。”“深圳不仅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更是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深圳是中国人均专利拥有量最高的城市,是拥有PCT国际专利最多的城市。深圳的专利不仅全国领先,而且全球领先。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消息,2016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激增45%,逼近日美,而其中超过半数都来自于深圳。根据对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PCT专利数据库的分析统计,截至2016年底,深圳累计PCT专利69347件,连续13年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了800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时下,在全球创新能力活跃的城市当中,深圳居第二名,仅落后日本东京,但领先美国硅谷、韩国首尔、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城市。
以深圳的发展势头与科技创新能力而论,香港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有人说,“粤港澳大湾区计划,香港只会是配角,深圳才是主角,而且是发动机和大脑中枢!”这话不无道理。“香港目前唯一的优势就是金融,但随着大陆企业赴港上市意愿的降低,未来香港亚洲金融中心地位能否维持都是疑问。”有专业人士指出。国内学者肖明智博士曾撰文预测:预计到2030年,深圳的GDP总量将达到5.8万亿人民币,超过广州的5.2万亿人民币和香港的3.2万亿人民币。
为何是深圳?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战略先机。
4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尚未诞生,GDP仅有6000万元人民币。而同年香港GDP总量为183.1501亿美元,两者差距悬殊,根本没有可比性。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那一年,香港GDP为1774亿美元,相当于大陆GDP的18.6%。同一年,深圳GDP为1297亿元人民币,依然只能仰望“高端玩家”。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深圳这个因靠近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一路奋力追赶,终于在2017年超过了香港。40年,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弹指一挥间,然而,在深圳已是沧海桑田。早前,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推出学术专著《向深圳学习:从经济特区到模范城市》一文指出,深圳在呈现出爆炸式的惊人增长,GDP增长了3000多倍。
好学才能上进。40年来,深圳始终瞄准国际标准,不仅创造了技术、产品、质量方面越来越多的世界第一,而且在信息科技、加工贸易、港口航运、生命健康等領域形成世界级产业优势,成为国内外同行学习的楷模。2017年9月,美国彭博新闻社指出,深圳的产品已不再局限于塑料玩具类的廉价制造业产品和T恤衫之类的简单纺织品,现在已经是信息技术中心和创新中心,包括腾讯、中兴和华为等行业巨头纷纷落户于此——这种飞跃是香港难以企及的。
华为,7年前进入世界500强,如今已吸引197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合作。不久前,大疆首款掌上无人机“晓”Spark正式发布,大小仅相当于听装可乐。目前,大疆已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约70%的份额。如今,除了腾讯、华为、中兴等国际巨头,深圳还诞生了大疆创新、华大基因、柔宇科技、比亚迪等行业先锋。据悉,深圳拥有众多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但并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据美国CB风险投资公司的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球共有222家独角兽企业,其中59家中国企业大都位于深圳。实际上,截至2017年年末,来自美国、法国、荷兰等地的创业家、风投公司已经入驻,为培育出第二、第三个大疆那样的企业展开竞争。
深圳这个城市充满年轻人,思想观念往往能够保持着一种开放度,敢为冲破各种障碍。正是思想上的束缚减少了,人们思想深处的积极东西就会被调动起来。充满了敢想敢干的青年人的深圳,让深圳这个年轻大城市朝气蓬勃。也有观点认为,那些从美国留学归来、指望在中国一本万利的“海归”创业者扎根深圳也是重要的助推力量。
作为移民城市,深圳最大的优势就是开放,愿意学习和接纳一切先进的技术和文明。“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个曾经深入人心的口号,曾经被认为是深圳城市文化中“多元包容”的最佳注解。这座年轻的城市没有历史包袱,几乎等同于没有自己的方言,也没有地域歧视和乡土文化。人们常说,深圳是一个包容度很高的城市,没有丝毫的排外感觉。
一句“来了都是深圳人”的口号影响和激励了无数人在此创业。深圳托举世界新坐标。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深圳以昂扬姿态跻身世界赛场,托举起一座年轻学习型城市的世界新坐标。
GDP并不代表一切
深圳在过去发展过程中,确实依赖了香港这个经济中心,但是,无论香港,抑或是深圳自己,都没有想到深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过,GDP并不代表一切。
香港东方日报发表文章认为,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大城市,成绩斐然,确实值得自豪;但经济不代表一切。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是否令人民安居乐业,过上舒适生活,还有许多因素,如贫富差距、福利、环境等等。“GDP数字大过香港,并不意味深圳市民的生活质量好过香港,深圳在法治、公平、福利、医疗和环境等方面依然差距明显。”
更何况,“一般计算和对比香港生产总值时,应按照当年年均汇率,而不是某一日汇率计算”;假如按照年均汇率计算,“去年深圳GDP并未超越香港,但差距确实已经大幅缩小。”深圳统计局3月1日在官网上公布,按照2017年人民币兑换港币平均汇率1.1552折算,2017年深港GDP尚差611亿元。
“虽然深圳GDP富可敌国,炫目的GDP数字,更多的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支撑。”深圳或将超过香港,问题是,“GDP超过香港真的这么重要吗?”有媒体指出。在过去唯GDP背景下,GDP只有冰冷的数字。片面追求GDP,导致人们置传统道德于不顾,无所不用其极地追逐利益;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无物,破坏环境,制造雾霾毒气,土地遭受荼毒,水源受到污染,就是明证。
近年有一句流行的说话:“穷得只剩下钱”。“以GDP论成败的观点就是这种穷得只剩下钱的价值观。GDP数字大过香港,并不意味深圳市民的生活质素好过香港。”深圳人口是香港的两倍多,土地面积更多出一倍。从人均GDP来看,深圳目前人均GDP约为2.6万美元,香港则是4.2万美元左右,深圳仍差香港一大截,更遑论其他方面。香港《经济日报》在谈到GDP被深圳超过时就称,“如果以衡量地区实际富裕程度的人均GDP做对比,香港仍远远抛离深圳。”多项国际权威评选也反映,香港在金融、商贸领域的竞争力仍未削弱,已连续第23年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领先排名第二的新加坡的幅度进一步拉大。
深圳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他们也不认为深圳真正超越了香港。在城市管理、社会文明程度、国际化程度、法治化等方面,他们列出了相比于香港,深圳的种种不足。他们一致认为,GDP只是考察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GDP只是体现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圳经济发展既要体现在体量上,更要体现在质量上。
由此观之,悄然崛起的深圳,想要全面超越香港,未来尚需埋头苦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