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明
【摘 要】生态经济发展理念已逐渐渗透到全球经济发展中,而贵州省在此方面具有一定的天然优势。因此,文章以海南椰子树为例,从经济性、观赏性、生态性3个角度对贵州省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给出4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贵州省;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森林资源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5-0045-02
0 引言
随着大数据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正稳步提升。但从长远来看,贵州省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且其经济结构仍有待于完善。因此,探索并形成一种具有贵州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被提上议程。而在众多区域特色中,丰富的森林资源是贵州省发展生态经济的有利条件。因此,本文从生态经济角度出发,通过对海南省椰子树的生态经济效用进行分析,以求对贵州省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完善提供有效借鉴。
1 贵州省森林资源的生态发展效用
贵州省拥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且其地理条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森林优势。2016年,贵州省的森林覆盖率为52%且其当年造林面积为35万hm2。随着全球绿色发展理念的盛行,森林资源具有以下3个特征:经济性、观赏性、生态性。
1.1 经济性
一般说来,林业经济是森林资源经济性的基本体现。根据林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培育森林多在山地、滩涂等农业难以利用的土地上进行。而在森林环境持续保持的条件下,森林资源具有生产木材产品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双重功能。
1.2 观赏性
贵州省森林资源的观赏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森林资源能够给人以原始绿色的感受。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愈加向往原始生活中的放松体验。二是贵州省的地貌特征赋予了其森林资源具有登高望远的功能。贵州省的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因此可以在贵州感受到登高望远、层峦叠嶂的视觉冲击。
1.3 生态性
森林资源的生态性主要体现在由碳汇而延伸出的“氧吧”功能,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和区域2个层面。从个人层面而言,森林“氧吧”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从区域层面而言,贵州省丰富的森林资源将促进我国低碳发展理念更好地实践。
2 案例分析——海南省椰子树的经济价值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有“天然大温室”之称。海南岛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其中椰子树是栽培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之一。而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农业等方面的实践中不难发现,椰子树具有森林资源绿色发展理念的3个特性,即观赏性、生态性、经济性。
2.1 经济性
海南椰子树的经济性主要是指椰子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主要包括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衍生价值3个方面。由于椰汁和椰肉具有较为丰富的营养价值且其口感清甜,因此在市场中具有较大需求,进而带来较大的经济利润;由于椰子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因此出于养生和保健的目的,市场需求量增加,从而产生相应的经济利润;与此同时,椰子的衍生价值亦不可以忽视,如椰壳可以制成各种工艺品、高级活化炭,椰肉可以榨油、做菜及做成其他相关食品,而这都将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润。此外,除去其果实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外,椰子树的其他部分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耶纤维可以制成毛刷、地毯缆绳等产品,树干可以作为建筑材料,树根可以入药等。
2.2 观赏性
海南椰子树的观赏性主要是指由于其种植面积较广及海南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椰子树成为当地的特色风景且被作为海南省的代表性标志之一。海南省四面环海,具有优质沙滩和独特的热带景色,给人一种“阳光、沙滩、大海、椰子树”的直观印象,这使其有别于我国部分内陆地区所种植的椰子树。
海南省在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这一资源,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椰子树不仅分布在沙滩、海边,而且还分布在岛内城市的市区中,并且将其作为一种常见的城市绿化植物。虽然椰子树作为行道树仍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一措施不仅增大了椰子树的种植面积,而且强化了其观赏性。二是将椰子树融入相关产品的设计中,如旅游纪念品中的椰子树形象、服装设计中的椰子树图饰及相关宣传海报中的椰子树元素等。这一举措在强化椰子树观赏性的基础上加深了其所具有的内涵。
2.3 生态性
海南椰子树的生态性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其较强的韧性及较强的抗风能力。具体而言,6~7级强风仅对其生长和产量有轻微影响;8~9级台风能吹断少数叶片并撕破小叶;而只有10~12级以上的强台风才会对其产生严重危害。椰子树作为棕榈树椰属的大型植物之一,其树干多纤维从而导致其抗风能力较强。而这对于经常面临台风威胁的海南来说,椰子树无疑能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海南往往在沿海地区和以往遭受台风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广泛种植椰子树。
基于上述分析,海南省不僅鼓励种植椰子树,而且还培育和发展其衍生产业,这正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
3 对策与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发现,贵州省虽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其森林资源使其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如今,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顺应了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且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如海南椰子树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因此,贵州省应当在充分运用已有的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从而逐渐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经济发展体系、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3.1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
截至2016年,贵州省的森林覆盖率为52%,其当年造林面积为35万hm2。具体而言,应当从2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扩大林区面积,足够的林区面积是充分运用森林资源乃至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前提。二是发展与林业相关的下游产业,如发展并完善相关木制品的价值链。
3.2 加快推动相关医药产业的发展
加快推动相关医药产业的发展的切入点是将森林资源与医药种植相结合,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医药种植基地。贵州省虽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其具有较为悠久的医学渊源。其中,苗医是极具特色的医学流派,而苗医中所需的部分药物对自然生长条件具有一定的要求。贵州省作为全球苗族最大的聚集地及具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山地地貌的区域,其具有构建医药种植实践基地的天然优势。因此,贵州省政府应当出面组织当地医药专家及相关产业部门官员就当地实际自然条件为基础,构建医药种植平台等问题进行系列讨论。
3.3 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业
2016年,贵州省旅游总人数为53 148.42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为53 038.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5 027.54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5 011.94亿元。具体而言,将森林资源与传统旅游方式相结合,即将林区与度假村相结合从而形成森林度假村,它具有以下3个优点:一是提供了一个休闲度假的场所。不同于传统度假村的是,森林资源不仅仅是一个集吃、喝、玩、乐的居住场所,而且能够使人置于森林中从而真正实现个人绿色休闲的要求。二是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及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森林所提供的新鲜空气显得日益重要。而森林度假村则可以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对环保事业作出贡献。三是能够使人体验到原始绿色景观。原始绿色景观对缓解心理、精神压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这可以有效解决快节奏化生活给当代人们所带来的精神紧张等问题。
3.4 深入推进森林碳汇扶贫
由于以森林碳汇项目为基础的扶贫模式尚不成熟,而对于经济、技术、资金都比较薄弱的贵州省,森林资源的生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能搞一刀切,应采取试点推广方式。其优点是当某个试点发生较大问题或损失时可以将这些问题和损失最大限度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避免问题和损失发生扩散。
参 考 文 献
[1]曾维忠,张建羽,杨帆.森林碳汇扶贫:理论探讨与现实思考[J].农村经济,2016(5):17-22.
[2]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摘选)[J].世界环境,2009(4):50-53.
[3]吴国春,趙保滨.拉丁美洲森林环境服务市场发展及对农户生计影响[J].中国林业经济,2013(1):30-32,37.
[4]Byron N,ArnoldM.What futures for the people of the tropical forests[J].World development,1999,27(5):789-805.
[责任编辑:邓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