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庆乐
【摘 要】大力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形成新兴业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社会调查及对区域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立足于郑州市“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从促进“互联网+制造业”快速融合发展的目标出发,结合“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对当前“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就如何促进郑州市“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郑州;“互联网+制造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5-0043-02
1 郑州市“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郑州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大势,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发展转型改革,把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郑州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工业发展核心动力,积极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河南省工业新型成像技术创新中心等4个制造业创新中心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中国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全生命周期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和中钢网的“钢铁在线交易平台”成功入选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新天科技”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双创平台+生产制造模式变革”成功入选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三全食品”等4家企业入选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格力电器”等10家企业入围省级智能工厂,“四方达”等10家企业入围省级智能车间。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 208.7亿元,同比增长8.2%。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为郑州市“互联网+制造业”广泛深入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当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推进,郑州市进入了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当前,虽然郑州市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上有着良好的基础,但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当前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弱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是现代互联网技术和思想融入传统制造业的过程,是将制造业各个环节实现互联互通的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这些技术的实施应用对于硬件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现实中,大部分制造业的企业内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距离建立互联互通要求的实时、高效、灵活的网络环境有很大差距,同时城市宽带互联网络也难以满足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的需求。
2.2 “互联网+”核心要素底子薄
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开发能力较弱,缺乏专业的开发团队,与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信息技术企业合作不紧密,缺乏交流与学习,在应用需求与技术研发之前存在断层局面。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先进传感设备、智能装备和数据服务等核心要素的发展步伐有待加快。
2.3 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大量跨学科的高端人才,以及对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深入研究与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相割裂,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缺乏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對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深入研究的人才又缺乏对先进制造技术的掌握,导致目前对两者融合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人才稀缺。
2.4 信息安全风险大
“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后,全产业链都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各个生产及销售环节实现互联互通,对网络环境安全、企业数据信息安全都将有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郑州市信息安全企业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解决方案还比较匮乏,还不能很好地为“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后的企业数据网络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5 融合发展示范企业的先进经验推广不够
郑州市已经有部分企业在“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领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且成功申请为国家或省级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试点或项目。但是,这些融合方法和经验还没有在郑州市其他企业领域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将现有先进经验推广到其他制造业企业学习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3 郑州市“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郑州市“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项目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河南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和郑州市“十三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认真落实郑州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动郑州市先进企业开展国家和升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和示范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为郑州市打造区域增长典范和建设中国制造强市保驾护航。
3.2 强化基础建设,优化网络设施
制定专项政策措施,遴选优势产业企业单位,创建网络基础设施改造重点工程,引导、鼓励及推动企业加快内部网络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确保企业网络基础设施能够承载企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转型发展时海量数据交换的设备要求。加快城市宽带互联网络升级,优化综合网络设施条件,打造高质量的网络基础设施,以满足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
3.3 设立重大专项,加强技术突破
設立“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对积极主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设立重大专项,着力推动传感设备、智能装备、数据服务等核心要素的技术创新研发,重点扶持核心技术研发和新模式探究。探索新的投融资方式,引导其他社会金融资金有序进入“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领域,为创新技术研发和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4 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搭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交流平台,畅通多方交流学习通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常态化技术交流和对接,加强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交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交流学习方式,加紧培养对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都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高端人才。落实专项人才引进和配套服务政策,吸引国内外复合型高端人才投身到郑州市的“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事业中。
3.5 加快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集聚发展原则,根据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实际,统筹推进信息安全产业、技术、应用、标准的协调发展,实施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完善落实等级保护、涉密分级保护和风险评估等制度,提升信息安全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3.6 搭建多元交流平台,推进深度融合发展
创建区域、行业、企业各个层面的交流平台和交流机制,创造多元化、常态化交流环境,加强企业融合发展经验交流学习,推广各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促进跨区域产业合作共赢,提升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抢抓“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区域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和生产企业集群,探索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新模式。
4 结语
以当前郑州市制造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背景,本文立足于郑州市“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现状,从促进“互联网+制造业”快速融合发展的目标出发,结合“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深入分析融合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促进郑州市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为加快郑州市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陈春慧.中山“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J].北方经贸,2017(7):129-130,135.
[2]林志鹏.珠三角地区港资企业转型升级情况调研报告[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6(2):44-51.
[3]潘静.“互联网+”新业态下佛山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路径[J].经营管理者,2015(24):117-118.
[责任编辑:邓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