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显实绩、见实效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践行党的宗旨,优化政务服务的一大创新举措。2017年以来,温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容缺受理到快递送达,从上门服务到建行代办,从 “局长跑团”到“一件事”的办理,温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无时无刻不紧跟改革步伐,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显实绩、见实效。
多措并举,社会组织办事事项领跑
社会组织办理事项集中审批中心窗口办理,通过容缺受理、建行代办、网上预审、上门服务、快递送达等方式实现相关事项的“最多跑一次”。一是通过容缺受理,实现最多跑一次。申请事项中如非主要材料存在缺陷或瑕疵的,窗口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材料、时限和超期处理办法,先受理该申请事项。二是建行代办,实现最多跑一次。市民政局与中国建设银行温州分行合作,在该行四个网点试水全程免费代办服务,由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给代办网点工作人员开展社会组织相关知识培训。三是通过网上预审,实现最多跑一次。申请人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下载相关服务指南,准备好所需资料,然后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点在线办理提交相关材料,由行政审批单位在网上进行预审查,出具审查意见,待预审查通过后,申请人可携带书面申报材料到窗口当场领取审批文件。四是通过预约上门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为基金会设立登记事项提供上门服务,上门服务结合了五项工作内容:社会组织政策宣讲,现场踏勘,申请材料补充提取,基金会《证书》和批文的送达,上门听取改进工作意见等。五是通过快递送达,实现最多跑一次。与中国邮政合作建立办理结果快递送达机制,审批服务对象提供的行政许可申请通过审批后,行政审批单位将行政许可决定书、登记证书等材料通过快递公司寄给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不走“回头路”。截至2017年6月,社会组织21个办事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并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最多跑一次”清单中对外公布。
网上办事,给群众办事插上了互联网“翅膀”
2017年12月,浙江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系统正式上线使用,社会组织办事事项进入网上申请,办结核验的网上办事新时代。办事群众可登陆浙江政务服务网查看社会组织办事事项的服务指南并在线提交材料,告别以往反复跑窗口咨询修改材料的模式,足不出户就可以将材料准备齐全。同时,温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敢于自我加压拉高标杆,在社会组织登记办理时限方面做减法,比如社会组织中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的登记、变更、注销等10个办事事项,由原来省“八统一”时限的30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15个工作日统一缩减为5个工作日,10个事项总的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80个工作日缩减为50个工作日,提速72%。
数据共享,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
温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开展政务服务网“四个一”创新工程,全力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努力让群众和企业办事“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用最少的时间、获最高效的服务”,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温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实施政务服务网“四个一”创新工程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通知》部署,积极勾选共享数据。截至2018年5月,社会组织在登记过程中已经能享受到居民身份证、企业及法定代表人信息、不动产信息等17项数据共享福利。
“局长跑团”,一線办公助推改革
为加强行风建设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优化窗口服务质量,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制定《温州市民政局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狠抓落实成效。2017年6月16日,市民政局白楠生局长和分管领导亲临审批一线,陪同办事群众一起办理社会组织登记及年检业务,详细了解社会组织“最多跑一次”改革措施的落地情况和效果,并现场研究改进举措,得到省厅肯定和群众点赞。浙江日报、温州日报相继发文报道《温州民政服务流程优化进行时》、《市民政局局长体验“最多跑一次”》。
综合窗口,“一件事”办理获好评
牵头组建社会事务综合受理窗口,协助出台《关于社会事务综合受理窗口“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施方案》,并组织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和“一件事”办理业务培训。2017年11月,社会事务综合受理窗口首次受理并办结温州市瓯花韵插花艺术研究所成立登记所有手续。温州市瓯花韵插花艺术研究所系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原先办理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手续,申请者要跑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民政局两家单位,两家单位分别要进行实地勘察,总共要提交18个文件材料,办理时限为12个工作日。社会事务综合窗口通过“一件事”流程改造,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后,申请者只要跑社会事务综合窗口一家单位实现“最多跑一次”,社会事务综合受理窗口实行联合实地勘察,申请者总共只要提交13个文件材料,材料瘦身率27%,办理时限缩短为7个工作日提速42%。
据市行政审批中心网站显示,从2017年1月1日到2018年4月,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窗口所办结的1260件审批件中,提前办结378件,提前办结率达到99.68%;在378件承诺件中,总承诺天数由1889天缩减到实际天数486天,平均办理时限仅为1.57天,实际提速率达到74.27%。群众对民政审批窗口承诺件办理事项进行电子评价,满意率达到100%。
台州
实施三大专项行动力促社会组织改革发展
台州市民政局坚持全局站位、问题导向和前瞻思维,积极实施社会组织改革发展三大专项行动,规范社会组织管理,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
一、坚持全局站位,实施社会组织“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行动
在改革全局中聚焦。社会组织审批服务是民政业务中审批事项最多、政策程序最复杂、最受社会关注的服务事项。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要求,市民政局把社会组织审批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响应全局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加以聚焦,超前谋划,率先行动。2017年伊始,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社会事务综合窗口,成立行政审批处,将社团、民非、基金会的登记、变更、注销和社会组织章程修改、审查核准、备案核准等社会组织相关事项100%入驻窗口。同时,针对层层审核审批环节过多的弊端,探索建立了审批专员制度,局主要负责人签署授权书,将社会组织审批事项的受理权、办理权、决定权、发证权等权力全部授予窗口负责人,变“领导批”为“窗口批”,保证了社会组织审批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达到预期效果。
在综合协调中发力。社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登记审批涉及众多的业务主管单位,如何破解办事对象多部门跑是改革的难点和堵点。市民政局强化窗口统筹,集中攻坚,制订了社会组织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方案,建立“一门收件、内部转递、依法审批、统一反馈”工作机制,将“外部循环”改为“内部流转”。特别是以钉钉子的精神逐一协调落实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及其委托审批事项,破解“最多跑一次”瓶颈,完成和所有68家业务主管单位的对接,与43家社会组织数量较多的业务主管单位逐一签订了受理委托协议书,梳理受理资料清单,实行“一窗式”受理,变“群众跑”为“部门跑”。
在审批服务中创优。针对社会组织审批过程繁琐耗时、资料重复递交等问题,市民政局以流程再造为重点,实行“一窗综合受理、内部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成化审批服务,变“慢跑”为“快跑”。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备案等相对简单的办理事项实行全程网上审批。同时,实施容缺受理制度、提供快递送达、无休日预约等便民服务,最大限度壓缩审批时限,涉及业务主管部门的社会组织审批时间由原先的30天压缩至10天,民政部门审批环节由30天压缩至5天,从窗口收件到审批出件15天内全部完成。市民政局窗口制作的电子证照模板和电子文档归档工作作为唯一的市级样板在全市推广,并向上推荐。
二、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专项行动
行业协会脱钩改革领跑全省。全市应脱钩行业协会商会460家,完成“五脱钩五规范”448家,脱钩比例达97.4%,居全省首位。一是党委政府强势推动。市委市政府把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和市委巡察工作的重点内容,精心制订实施方案,市县联动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脱钩工作。二是自我加压全面推进。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改革能动性,不搞试点,不分批次,将除工商联主管的行业协会商会外的全部行业协会商会列入脱钩范围,全面提速,一步到位。三是各司其职协同到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各业务主管单位为责任单位,推动各职能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同时,建立联动机制,明确责任领导和联络员,搭建即时沟通渠道。纪委、组织、民政等相关单位联合成立督查组,强化督查力度,对脱钩存在问题的单位,逐一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确保脱钩落实到位。
社会团体清理整顿规范到位。在2015年开展全面清理的基础上,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巩固。一是从严清理违规兼职。全市共有1978家登记在册的社会团体纳入清理范围,清退领导干部兼职864人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部门重新审批领导干部1601人次,全部签订不取酬不违规兼职的承诺书。二是规范整治社团收费。联合发改等有关部门对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情况进行联合清理,调整缴费档次、降低会费标准。各县(市、区)对会费标准在1万元以上的行业协会商会,要求全部降低标准收取,仅三门县警察协会一年减收会费55万元,减轻了会员企业负担。并通过“信用中国”网站集中公示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信息。三是推进社团整合提升。对活动开展不正常名存实亡的的“僵尸社会团体”进行了集中清理,对业务相似不发挥作用的社团进行了撤并,全市共撤并注销社会团体76家。
民办学校专项整治联动推进。针对部分民办学校负资产数额较大、个别学校存在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和取得回报过大等具有全局牵动性的问题,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组织民政、教育、物价等部门集体会商,集中开展民办学校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一是梳理问题清单。深入各民办学校调研核查,共梳理出38个问题清单,把清理负资产、规范内部管理作为整治重点。二是深入周密部署。制订民办中小学规范办学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市本级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集中对市区民办高中的校长及举办者逐一进行约谈。三是落实整改措施。根据梳理出的问题清单,建立挂牌销号和跟踪报告制度。市本级12所民办高中存在的负资产、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等47个问题中的40个问题做到立知立改,其它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间;各县(市、区)梳理出需下阶段重点整改的10个问题,进行重点跟踪。同时,将整改工作与年检挂钩,整改不力的年检不合格,情节特别严重的列入黑名单,有力推动了民办学校的规范化建设。
三、坚持前瞻思维,实施社会组织品牌培育专项行动
探索引领型工作机制。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专业化优势,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牵头组织、党员社工和党员义工示范带动、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公益活动的“党员+社工”、“社工带义工”的引领型工作机制。具体做法是由全市各级基层政府授权社会组织将在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编入先锋义工队伍,引导“1名以上党员社工+若干名党员志愿者”组团报名,自由选择参加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打造菜单式的志愿活动。推行“党员社会服务积分制”,将先锋服务情况作为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和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的依据。如玉环县楚门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借助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和社会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党员社工和党员义工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创立的“党建社工邦”服务品牌,有效地解决了党员服务缺乏组织、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有力推动了党员参与社会服务和社区治理,使党的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得到省委两新工委的肯定和推广。
培育示范型社会组织。注重本土力量的培育发展,形成了一批管理规范、服务专业、作用明显、公信力强的支持型、示范型社会组织。积极引导天宜社工服务社走出玉环,布点全市,积极争创全省社工机构的标杆。于2017年注册成立台州市天宜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辐射全市,并完成在椒江、路桥、温岭等地的布点,服务项目涵盖居民服务、社区重建、社团培育、社区矫正、专业培训及社会调查和研究等诸多领域,使其逐渐从服务型社会工作机构向支持型社会工作机构转变,引领我市专业社会工作裂变式发展。三门县有为图书馆作为全省首家纯公益民间图书馆,通过阅读推广,激活当地社区文化微生态。积极引导其注册成立三门县有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面向城乡社区推广阅读计划,去年受邀出席在哈佛大学举办的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向世界讲述“一座图书馆,改变一座城”的“有为故事”。台州市青公益服务协会是市民政局去年大力支持申报认定的首家慈善组织,他们把在我国中西部以及偏远山区学校、老师、校医、学生中开展的医疗知识普及的经验带回本土,培育出了“安全屋”儿童安全项目。其申报国家福彩公益金补助的“古咕丁”医疗知识普及计划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围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创建名单,并荣获2017年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第三名。
打造支撑型发展平台。针对县、乡镇(街道)、社区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普遍存在能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市民政局启动了辐射全市的市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暨孵化支持中心建设。一是明确了基本定位。以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和社会组织改革发展深入融合的理念,实行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暨孵化支持中心“两个中心,一体运作”。二是形成了运营思路。坚持设计装修和运营同步谋划,把平台运营前置考虑,提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省内外优秀第三方支持型社会组织承接平台实体化、专业化运行,提供孵化、增能、评估、管理等服务。三是同步启动招标工作。将平台设计装修和政府购买服务引进支持型社会组织作为“一个平台、两个项目”同步启动了招标工作。
德清
着力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有效作用
近年来,德清县以本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为契机,以省第一、第二轮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示范观察点建设为抓手,通过扶持培育、阵地覆盖、规范管理、综合监管、探索创新、提供服务等举措,激发了社会组织的内在活力和內生动力,提升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了社会组织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一、积极扶持、大力培育,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根据社会组织需求,分层分类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资金、技术、宣传等多方面的指导和保障。
1.发挥孵化基地作用提供场地保障。设立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德清县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按照“成熟一家、出壳一家”的理念,重点孵化萌芽型、初创型、枢纽型三类公益性社会组织,让社会组织入壳发挥聚集效应,出壳项目全面开花。截至目前,已成功孵化社会组织20余家,孵化中的社会组织16家。
2.为公益创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财政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社区发展基金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经费投入机制,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连续6年每年通过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资助公益项目200余个,资助资金近700万元,覆盖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困境帮扶、公益慈善等各方面,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同时,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最近3 年,购买社区矫正、自信工坊、社区救援队等项目200余个,投入财政资金1200余万元,受惠群体达15万人以上。
3.链接多方有效资源提供技术支撑。聘请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知名教授以及来自台湾、深圳等地的资深社工督导,定期开展座谈交流、实务培训、案例辅导等。合作引进县外专业机构,在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社区治理服务创新等方面提供顾问督导服务。组织参加省、市组织的公益项目策划、财务、执行等培训班,提升社会组织工作专业化水平。积极申报典型、努力争创先进,德清县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3家社会组织获湖州市2017年品牌社会组织,德清县社会工作协会的社区营造项目等3个社会组织公益项目获湖州市2017年品牌公益服务项目,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带动一批优秀社会组织和优秀公益项目,扩大正面影响力。
二、阵地覆盖、工作到底,丰富社会组织活动载体
做好对社会组织三级服务网络的提档升级,加强镇(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指导各镇(街道)枢纽型社会组织登记,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引领,使社会组织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1.搭建服务中心平台。注重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作用,以规范入驻登记、强化管理、积极培育、促进发展为宗旨,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项目推介、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培训交流等服务,同时,为本地组织与其他地区组织交流座谈、各社会组织间的协同发展搭建一个综合平台,为各组织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和自我提升打通一个便捷渠道。
2.完善枢纽组织功能。引导各镇(街道)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建立一批镇(街道)枢纽型社会组织,对当地社会组织进行统筹管理、精准服务,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协同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县4个街道、26个城市社区,登记成立的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共29家,街道和社区的覆盖率达到96.67%。
3.规范党建工作标准。发挥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作用,通过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与社会组织党建相融合工作模式,引导社会组织以“建、联、挂、派”等多种形式实现党建全覆盖,其中单独建立党委1个、支部16个、联合建立4个,以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形式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和联系的228家。以创意党建为主线,推行“党建+公益”运行机制,组织开展防减灾宣传、法制宣传、文明交通倡导、古桥保护、河道清洁、烈士纪念、社区共建等活动。
三、整合资源、持续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社会组织工作需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全民共同参与,只有有效整合资源,持续深入推进,才能健康有序发展,真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1.三社共建。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德清县构建了以社区为综合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依托、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力量的“三社联动”机制并实现了良性互动,使基层形成多元融合治理的新模式。各社会组织逐步承接政府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促进政府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职能向社会分离和转移。
2.政社共治。推进政府职能转移,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根据政府权力清单和简政放权的原则,引导政府部门将梳理出的职能和工作事项向市场和社会转移、委托和购买服务,建立政府与市场、社会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关系。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投入3200万元购买了220个服务项目。县民政局每年通过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已累计资助公益项目200余个,资助资金近700万元。
3.成果共享。积极发挥专业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组织质量、发挥品牌效应。如莫干山老年乐园获全国“最佳养老机构”称号,晨曦、彩虹桥和蒲公英三家社工机构被评为“民政部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称号”,清禾公益“365医路同行”急诊陪护项目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行业规划、行业标准制定、行业评估认证、行业自律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如县建筑业协会收集和整理德清县建筑行业发展及周边地区的情况,为县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提供建议。县珍珠行业协会、水产协会和钢琴制造行业协会等开展集体商标注册工作,帮助会员单位增强品牌意识,促进行业发展。通过交流、引导、示范,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社会组织展示品牌,树立形象。
(浙江省社会组织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