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军
摘要:对甘草胭珠蚧的发生、危害情况和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和系统观察,初步掌握了甘草胭珠蚧在瓜州县的生活史及习性,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甘草胭珠蚧;发生;防治;瓜州县
中图分类号:S435.67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05-0093-02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05.029
甘草是重要的中药材,又是我国西部草原重要的植物群落,对防风固沙保持草原生态起重要作 用[1 - 2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最西端,干燥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土壤以棕漠土、灰棕漠土为主,适宜于甘草的生长,野生甘草是县境天然草原和荒漠戈壁的主要植被之一,甘肃省乃至于我国重要的野生甘草生产区[3 ]。统计显示,20世纪60 — 70年代,全县野生甘草面积达26万~33万hm2,蕴藏量约70万t。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许多乡镇都把建设甘草浸膏厂做为短平快项目,在收购原料过程中,农民对野生甘草进行了“地毯式”采挖,导致野生甘草数量急剧下降[4 - 6 ]。瓜州县自然资源条件十分适宜于野生甘草生长,同样成为发展人工甘草种植资源优势。瓜州县人工种植甘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2012年全县甘草面积达6 933.8 hm2,随之甘草胭珠蚧也陆续发生。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属珠蚧科,因其珠体呈胭脂红色而得名,在欧洲过去曾作为红色染料洋红的来源,在我国古代也曾有人取其珠体晾干加工成胭脂使用。鉴于其对宁夏、新疆等我国甘草主产区造成的严重危害,一经发现,我们就对其进行了跟踪观察,现报道如下。
1 发生及危害情况
1.1 发生情况
甘草胭珠蚧在瓜州县最早发现于2009年,发生地为梁湖乡雁湖村,发生面积0.26 hm2,虫株率91.8%,蚧虫主要集中在根头向下1~10 cm草根上,最多达到35头/株。2014年在布隆吉九上村新种甘草上发生,4月10日播种,4月下旬出苗,6月中旬以后甘草陆续干枯死亡,枯死甘草根部有蚧虫脱落留下的“壳体”。2015年在南岔镇九北村二年生甘草发生,虫株率93.2%。
1.2 危害状况
甘草的受害状况,因长势和虫口密度而差异较大。当年生甘草一旦侵入,往往造成干枯死亡。多年生甘草,翌年发芽返青晚,长势弱,有的难以萌芽返青。6月下旬后由于受害株营养不良,叶片失绿发黄,危害严重时容易造成甘草根茎腐烂,整株死亡,对甘草的条草质量和产量影响非常大,因此也被称为甘草“癌症”。
2 形态特征
甘草胭珠蚧1 a 1代,分别经历卵、若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
2.1 卵
体长0.6 mm,狭长圆形,呈胭脂红色。
2.2 若虫
初龄若虫体长0.4~0.7 cm,紫红色。触角6节,头顶有2个暗色斑,腹端有2根长弯毛。珠体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4~1.0 cm,紫色或紫红色;成熟时表面有2对白色小点(胸气门)和丝状喙,体表粘有1层土粒。
2.3 蛹
裸蛹,体长2.5 cm,紫色或紫红色。
2.4 成虫
雌虫体长2.5~2.8 cm,卵圆形或梨形。背凸起,体胭脂红色,体壁柔软,密生浅色毛。触角8节,节间短缩,环状,第1节淡色,末节呈半球形,着生10余根长毛及17根刺毛,并有少量小孔。无喙。足3对,前足较中,后足粗壮,开掘式,转节和腿节愈合,胫节和跗节缩短,呈半愈合;爪长,由基部向尖端渐细而尖。胸气门2对,短粗呈圆柱形,顶端有较大孔1列;体节多半部分密生细毛和蜡腺孔,常覆1层白色蜡粉或蜡丝。雌虫产卵时体端分泌白蜡丝团组织形成卵囊,内藏大量卵粒。
雄虫体长2.5 cm,暗紫红色。触角8节,1、2节及6、7节较小,其余各节较长,密生刺毛。复眼大,两侧各有1凸起。无喙,胸部膨大呈球形,腹部瘦细,第8节常分泌1簇直而长的蜡丝,拖在体后如长尾,超过体长1~2倍。交配器短,勾状,生在腹端下方。各足腿节粗壮,前足胫节较中、后足胫节粗而短,跗节1节,爪钩尖细。前翅发达,膜质,翅痣红色,长脉3条不明显;后翅退化为平衡棍,红色,呈刀形,外端有1尖钩。
3 生活史及习性
通过田间观察和室内饲养观察,瓜州县甘草胭珠蚧1 a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的卵囊内越冬。越冬卵4月上旬开始孵化(根据气温回升情况推迟或提前),约10 d左右孵化出若虫。新孵化若虫爬出地表寻找寄主(甘草),在找到寄主(甘草)后将口器刺入寄主(甘草)根部固定取食汁液, 并逐渐发育成近圆形珠体,珠体直径2~5 mm。珠体外有1层白色蜡膜,体内分泌腺体,将周围土粒粘在一起形成一个球状“壳体”,“壳体”紧贴寄主(甘草)根部,将珠体除与寄主吸附的其它部分完全分隔开来,成为珠体的保护壳。
7月下旬珠体成熟,雄虫脱出珠壳,爬到近地表化蛹。8月中旬开始羽化,到8月下旬羽化结束;与此同时,雌成虫也脱壳羽化出土爬行。雌雄成虫在近地表交尾,雄虫交尾后死亡。雌虫交尾2~3 d后钻入土下产卵,产卵前分泌大量白色蜡丝,将虫体包裹起来,形成1个白色絮状团卵囊,将卵产于其中。雌虫产卵后,虫体干缩留在卵囊内,每头雌虫产卵量1 000~2 000粒。
4 防治措施
甘草胭珠蚧在发生季大多数时间寄附在甘草根部土层内,并且在虫体表面形成较厚的蜡质保护壳,仅在成虫交配期短暂暴露于地表,防治难度很大。必须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良好防效。
4.1 农业防治
4.1.1 清除地埂野生甘草 野生甘草是胭珠蚧的主要侵染源,对将要种植甘草的田块周边及地埂上的野生甘草要及时清除,控制传播机会。
4.1.2 轮作倒茬 避免重茬,与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轮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减少虫源。
4.1.3 中耕晒根 根据此虫危害部位和背光喜湿的特点,于3月底至4月上旬用拖拉机带浅齿耙中耕,将甘草根顶部裸露出地面约5~10 cm进行晒根。一方面,甘草胭珠蚧因光照和湿度不适而死亡,另一方面,在机械中耕过程中直接破坏虫体,也可起到杀虫作用。
4.1.4 提早采挖 危害严重的多年生甘草,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就可采挖,此时正值珠体发育期,因脱离寄主(甘草)而死亡,可有效减轻翌年发生程度。
4.2 化学防治
根据甘草胭珠蚧发生规律,防治该虫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若虫初龄期(4月上中旬)。此时若虫爬出“壳体”寻找寄主,并且个体相对较弱,抵抗力差,有利于施药防治,可结合中耕,用35%吡虫啉悬浮剂1 500倍液,或70%噻虫嗪悬浮剂7 500倍液灌根,或在灌水前用以上药剂与细沙按质量比1∶30制成毒沙撒施植株根部,也有一定防治效果。二是成虫羽化盛期(8月中旬左右)。用35%吡虫啉悬浮剂1 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施,以减少次年发生茎数。
参考文献:
[1] 杨彩霞,高立原. 甘草胭珠蚧发生危害与防治[J]. 植物保護,1998,24(1):27-28.
[2] 刘生瑞,陈兰珍. 甘草胭珠蚧在甘草上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 中国植保导刊,2008,28(3):32-33.
[3] 杨彩霞,高立原,张治科. 宁夏甘草胭珠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2006,8(1):128-135.
[4] 李新成,邓岳宏. 宁夏胭蚧对甘草的危害研究[J]. 宁夏农学院学报,1993,14(3):80-85.
[5]周天旺,李建军,张新瑞,等. 陇西县甘草褐斑病的发生动态及防效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3(7):14-16.
[6] 张治科,周立萍,张 蓉,等. 甘草胭脂蚧药剂防治与农业防治协调控制技术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09,28(3):28-30.
(本文责编:杨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