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 于保刚
从生物结构而言,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所有林木的生殖器官就是林木种子。植树造林工程的发展有两大关键因素,一是林木种子的质量,二是育苗技术的高低。要想提升植树造林工程的发展进程,林业人员了解各类林业种子的特点以及提升育苗技术很有必要。大多数林木种子都有一个休眠过程,这是种子自身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为寻求最合适的萌芽时间与空间做准备[1]。有效结合种子休眠特点以及其他结构特点,从而科学地制定出合适的培育方案。此外,种子的存储方式也应恰当,防止发霉受潮,影响来年种子的发芽率以及存活率,进一步保障林木种子在我国植树造林工程中不受影响,夯实农业、林业以及园艺等部门的发展基础。
1 林木种子的处理方式
1.1 解除林木种子休眠的方法
休眠是林木种子自身的一个特性,这是它们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后自身的一种调节方式,但是休眠期的种子难以在合适的环境下萌芽生长,故而首先得解除林木种子的休眠期。解除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浸泡处理、物化处理以及光学处理3种。第一,浸泡处理,是将种子置于水中,选择合适的水温以及浸泡时长,切开种子,对种子的吸水性进行观察与测量。第二,物化处理,顾名思义就是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例如有些林木种子相对坚硬,这时就需要强酸腐蚀种皮,打开种子内部,使其更加通透,从而解除这类种子的休眠期。第三,光学处理,有一类种子对光的需求比较大,例如松、杉以及泡桐等,其中泡桐需要7 h的光照时间,而杉类植物则需要12 h的光照时间,且得连续照射4个周期。因此,应结合不同种子的不同特性,选择最佳的解除休眠方式,保障林木育苗质量,实现节省林木种子、提升发芽率以及存活率的播种目的。
1.2 林木种子的存储方法
选择恰当的林木种子存储方法是开展育苗工作的基础,结合各类林木种子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法尤为重要。一般存储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燥密封法,这一方法能够保证林木种子的干燥性,不受外界温度以及湿度的影响,还能结合种子特点,实现不同时间段含水量以及存储周期的目的;二是保湿存储法,这一方法能够使种子长期处于恒定温度,对不同含水量的种子更为适用。
2 林木种子的育苗技术
科学处理林木种子是为了促进育苗技术的提升,为后期植树造林做准备。目前为止,林木育苗技术尚不成熟,林木育苗的成活率不稳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实时了解并掌握最新的育苗技术,从而提升林木育苗的成功率[2]。
2.1 确定林木种子的播种周期
确定林木种子的播种周期,是保障林木育苗成功的第一步,其关键在于分析并了解各品种种子特性以及播种区域的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性质等。由于冬季季节性长,播种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林木种子的出芽率也相对较高,同时也促进了出苗期的提前,另外还能大大地降低林木种子的存储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冬季播种周期相对较长,故而其生长周期也较长,这一特点能够有效强化林木自身免疫力。当过渡到春季时,由于气温相对较低,还应及时做好林木的抗寒工作。
2.2 选择科学的播种方式
林木种子播种方式主要有3种,即点播、条播和撒播。针对较大的林木种子,比如油桐、核桃,可选择点播方式,在播种的同时应适当松土,种子与种子之间应留出合适的距离;针对后期需要移栽的树种或小颗粒的林木种子,可选择撒播方式;条播适用于松、杉类的林木种子,这一播种方式更有利于保障林木种子的发芽率,实现林木种子利用率最大化,促进播种质量的提升。
2.3 覆土厚度以及苗床覆盖
覆土盖种是在完成播种工作后,结合林木种子的大小以及形状,选择合适的覆土厚度进行覆盖,同时选择厚度均匀的覆盖材料,保障林木种子后期能够发芽整齐。最后进行苗床工作,苗床需要大量的稻草,对已经完成覆土的苗种进行覆盖,从而保障苗床湿润、不被冻伤,做好林木育苗防寒工作,保障种子不受霜降与低温的影响,进一步促进林木育苗成功率的提升[3]。
综上所述,由于经济体制的飞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力也是巨大的,因而植树造林工程理应加快脚步。做好植树造林工程的关键就是处理好林木种子以及提升育苗技術,通过各类种子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播种方案,选择最佳的播种期,做好覆土以及苗床的相关工作,从而提升种子的出芽率和自身免疫力,为植树造林工程夯实良好的基础。作为播种的原始材料,选择优质的林木种子十分有必要。优质种子大多遗传品质好,具有成熟饱满、无病无害以及活力旺盛等特性。林木种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搭起了友谊的桥梁,保障人类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谐共处,因此,只有提高育苗技术、科学处理林木种子,从而保障林木种子的存活率,才能进一步推动植树造林工程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 1 ] 江俊华.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的运用探究[J].现代园艺,
2014(22):68-69.
[ 2 ] 陈志刚,高利霞.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
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3(04):62.
[ 3 ] 邹大威,白钟哲.对于林木种子的处理以
及育苗技术的初探[J].科技促进发展,
2011(S1):337.
(收稿日期: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