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执政党建设,以实现“中国梦”为战略目标,以理想信念为灵魂,以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反腐倡廉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路径,体现着严密性的逻辑关系,具有鲜明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特色,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思想光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执政党建设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8)06-0012-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新阶段新形势的实际出发,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自觉的公仆意识,高度重视执政党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执政党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新时代执政党建设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出发,以中国梦为目标,以理想信念为灵魂,以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为主线,以反腐倡廉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近平新时代执政党建设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学说。
一、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彰显习近平新时代执政党建设的战略思维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在世人面前提出“中国梦”的战略构想。中国梦战略构想的提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责任担当和强烈的使命意识,生动地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的人民情怀。同时,习近平同志对实现伟大梦想做出具体的战略安排,即“两个一百年”的战略步骤:第一步,到建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第二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在中国大地建成社会主义。
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苦苦追求,并为之奋斗的远大理想,集中体现了海内外无数中华儿女的根本利益和诉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目标的具体化,为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伟大使命指明了正确方向。习近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党的历史使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是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的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还强调,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人民的梦,进一步深化了党执政的历史使命的基本要义,生动回答了“为谁执政”的问题。习近平提出,实现伟大梦想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团结一心,才能取得巨大成就,反映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习近平同志深刻地阐述了实现伟大梦想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内在联系,为探索怎样实现伟大梦想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堕人了近代屈辱的深渊,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人民的命运进行英勇的顽强斗争,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十月革命推动先进的中国人把眼光从西方转移到东方,实现了从以西为师到以俄为师的转变,积极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发展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1年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近代中国人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自1840年以来,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面貌。这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核心和关键。因而党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伟大梦想目标的实现。经历民族的沉沦与崛起,见证了历史的苦难与辉煌,中国人民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因此,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方向,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真正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过硬本领。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牢记党的宗旨,挺起精神脊梁,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唯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的党才能鞏固执政地位,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伟大梦想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把党建设好是实现我们党艰巨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和根本途径。而要把党建设好,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只有廉洁奉公,一心为人民办实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共产党人一直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一直重视反腐败斗争,这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问题上,我们党毫不含糊,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重视这项任务,我们党才能战胜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的风险和挑战,才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应该说,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绝大多数是好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是很强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腐败现象在很多领域很容易发生且经常发生,许多重大腐败问题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已经严重影响到党的形象,影响到党群关系。我们更要认识到这项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党自成立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严格的组织纪律,也正是因为有了严明的组织纪律,我们党才有强大的战斗力。新时代,严明党的组织纪律、旗帜鲜明地坚持反腐倡廉和反腐败,对于我们党破解发展难题,化解各种矛盾,实现艰巨的历史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和小集团主义、圈子主义、山头主义等,要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验、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此外,党的作风关系党的事业成败。不良作风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就会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而削弱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只要各级领导干部勤俭节约、坚决反对浪费和奢靡,深切地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体察民情,为群众送温暖和关怀,我们党就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爱戴。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1]这既表明了我们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和勇气,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还表明了我们党与腐败分子是势不两立的,不论多大的官,不论有多大的权力,只要损害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定要严查到底,给人民满意的交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针对党内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深刻认识到反腐斗争的必要性和严峻形势,毫不动摇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重大成果,查处了一大批重案要案,一大批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纷纷落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和广泛认同。然而,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十分复杂,面临四大考验、四大风险的严峻挑战,党内存在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这就突出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刮骨疗毒、踏石留印的决心和勇气持续反腐败,我们党才能在广大群众心中树立其光辉而伟大的形象,我们党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从而维护党执政的合法性,也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的党才能不断获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力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习近平指出:“实现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2](p.388)在习近平看来,没有坚强有力的党,不全面从严治党,要实现伟大目标是不可能的。习近平关于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把握时代要求,把党的建设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中国梦战略构想,为执政党建设提出宏阔的战略目标,彰显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是习近平执政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鲜明的战略思维。
二、习近平执政党建设以史为鉴,善于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继承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具有厚重的历史思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目的就是启示未来。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从五千年的历史中寻找出路。历史是一面镜子,能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利用历史智慧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包含丰富的历史智慧。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风格。
习近平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新时代,要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化,要善于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前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善于站在历史的高度,汲取历史智慧,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新时代执政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习近平同志十分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思想精华,十分强调运用历史智慧的极端重要性,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把古人智慧运用当代实践的高超能力和高超智慧。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把党建设好。而在新时代,要把党建设好,就要善于借鉴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廉政文化,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公生明,廉生威”,不仅是对政法干部的基本要求,还是对党的整个干部队伍的殷殷嘱托。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心里装着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怀坦荡、光明磊落,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习近平同志在《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清代典故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坚定理想和信念不要在小事上疏于防范,因为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
对于怎样成为一个好干部、怎样用好干部,习近平同志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警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历练自己,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特别强调用好干部的重要性。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这是他引用西汉刘向的名言强调实践对于我们党员干部的重要性。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脚上有泥,心中才有数”,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从实际出发,从基层出发,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能担当重任的干部,必须到实践中去经过一番捶打磨炼,愈艰苦、愈困难、愈复杂的环境愈是一种历练。在多层面的实践环境中千磨万击、磨炼意志,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干增长了,思考深入了,见识提升了,“百炼成钢”,这是干部成长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用“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两句名言,阐述在治国理政上用人的重要性。实现我们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要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关键是要选对干部、选好干部,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高素质、能力强、能干事、能干成事干部队伍。习近平同志不断强调,选干部、用干部很重要,这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试想,那些善于侃大山、摆龙门阵的虚浮干部,如果凭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弄虚作假、跑官要官得到提拔,踏实干事的干部又将情何以堪?只有让实干者人位,让空谈者靠边,更多好干部才会脱颖而出。所以,对于那些“有天线”“搭天线”跑官用官的,凭关系、凭感情选人用人的,不能等闲视之,要严肃处理。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引用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以此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激浊扬清,建设廉洁政治。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党建设好,必须要为从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党内政治生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激浊而扬清,肃贪而倡廉,一方面采取高压态势铁腕反腐,针对“四风”问题刚性执纪,“激浊”工作持续进行;另一方面,出台八项规定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则使得“扬清”工作不断深入。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成为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基本政治伦理和价值追求。
习近平同志关于执政党的建设注重用历史服务于现实,十分重视借鉴古代为官之道来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他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德之行,必有大治。”“虽然古代官德修养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但政治文明具有继承性,如果扬弃其中的封建内容,有些东西至今仍然值得借鉴。”[3]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引用北宋王安石的名言“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为官之道。要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拥护党、跟党走,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代表人民的利益和诉求,绽放出其强大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才能完成伟大使命。同样,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如果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就不可能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就不可能做到风清气正。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同志历来强调党员干部要注重修身养德,自觉陶冶道德情操,唯有如此,做人做事才会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也唯有如此我们的党员干部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习近平执政党建设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关于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主张,蕴含深邃的辩证思维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注重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习近平同志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在新时代,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法论治国理政。在执政党建设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辩证思维方法的联系性和发展性特征。他在谈到从严治党的问题时,总是首先把它置放在当下中国的实践语境中加以考虑。也就是说,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绝不是笼统的、似乎跟当下中国的具体情况无关的一个抽象理论问题,而是在具体现实实践语境中提出的一个既具有理论创新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同志对执政党建设的特定历史语境的这种准确把握,为他科学地布局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路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
习近平同志首先从辩证思维方法论中联系的观点出发,深刻地剖析了从严治党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孤立看问题,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习近平同志还从发展的观点的角度,对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进行梳理与解读,他强调党的建设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党情的变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最后他还从对立统一的层面分析了党的建设的诸多问题。习近平同志多次引用《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来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用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去开展工作。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状态,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办事情,才能把握改革大势。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治国理政,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能主次颠倒。
“物先必腐,而后虫生”,这是习近平同志引用苏轼的名句辩证地阐明“腐败规律”:内心自律失守,外在诱惑才能乘虚而人,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自律,要补足精神“缺钙”,加强党性修养,筑牢自律底线。一些领导干部在落马后往往感叹诱惑太多、风气太差、监督太松,似乎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要怪就怪社会文化、政治生态。以权谋私还要怪风气不正,贪污腐败还要怪环境不好。思想防线崩塌、原则立场不稳、理想信念动摇,才是根本原因。他还引用清代的名句“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说明节俭与奢侈绝不仅仅是个人生活问题,更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为政之德。正因为如此中央不但重拳整治奢靡之风,而且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把反对浪费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给奢侈浪费者划定“制度”红线,给以身试法者设定“高压线”。关于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还引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句做进一步阐述。俭则成、奢则败,历史教训发人深省。在历史上,从“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到“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朝二世而没的教训引入深思;从“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令人嗟叹。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没有什么比奢靡之风更能把党和群众隔离开来。唯其清廉,可抵挡物欲横流,可练就百毒不侵,可树立端方形象,可吸引万众归心。无论时代场景如何变化,我们都不应丢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永葆我们党的生机与活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习近平同志引用清代名言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在复杂的国内形势面前,要善于用辩证的眼光思考问题。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有战略思维,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要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心”的胸襟,对大局了然于胸、对大势洞幽烛微、对大事铁画银钩,才能因事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领导干部要有大眼光、大胸怀、大境界,要善于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善于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把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善于把眼前利益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要善于把国内形势与国际形势结合起来,不能闭目塞听、故步自封。公与私,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处理好这对矛盾,在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不只想着自己的私利,甚至要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广大领导干部要运用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这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基本为官之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主线,以反腐倡廉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路径,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及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习近平同志十分强调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他认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对提高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我们党能否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习近平指出,保持党的纯洁性,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各个方面,其中思想上的纯洁是思想基础,组织上的纯洁是组织保证,作风上的纯洁是固本之道。为此,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联系的观点,不能顾此失彼,要统筹兼顾,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习近平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灵活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创新中做出重大贡献。
四、习近平执政党建设以增强执政合法性、实现中国梦为目标,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以及拒腐防变能力,以反腐倡廉建设为抓手,防止和惩治越界犯规行为,贯穿鲜明的底线思维
底线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广大领导干部要坚守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官德底线。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任何党员干部都不能违反法律,违反法律就意味着背离我们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意味违背人民的根本立场,意味着背叛了我们的初心,意味着损害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指出,要明确法律法规底线,在领导干部中间“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3]。
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讲规矩、守纪律,才能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党的团结和统一,我们党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在前进中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才能无往而不胜;习近平认为,八项规定,“这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4]。对此,“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允许干什么就坚决不干,不能有半点含糊,“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5]。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严于自律,要经得起各方面的诱惑,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损害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的党员干部要谨慎行事,防微杜渐。不要认为自己只是贪点小便宜,又没有犯什么大错误就无关紧要。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经常占小便宜,时间长了,就会犯大错误,最终不但害了自己和家人,还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所以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因而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小问题都要抓,大小问题都要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改作风方面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成效,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点赞,就在于我们党对于作风问题、腐败问题从不手软,在制度、纪律、法律面前铁面无私,一视同仁。习近平同志还引用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旗帜鲜明地要求制止奢靡之风。因为奢靡之风腐蚀我们的干部、损害我们党的形象、危害我们党的权威,还败坏社会风气,更会危害我们党的伟大事业。我们的党员干部如果不务正业,沉迷享乐,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整天不去下基层,搞调研,不去关心群众的疾苦,就不能从实际出发,就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奢靡之风往往与腐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伴而生,奢靡之风也往往源于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慷公款之慨,成一家之奢。把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满足口腹之欲,如果任其发展,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党的习近平在《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东汉荀悦的名言“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做群众的表率,才会得到群众的信服、拥护和支持。我们的领导干部只有一心为着人民,想着人民,心里装着人民,人民才会赞成、拥护。我们的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守住党纪国法的底线,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也无论做多大的官,有多大的权,时时刻刻不忘警醒自己,都要能经得住考验,干干净净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做人民的好公仆,为人民的利益勇往直前。我们的党员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维护者和实践者,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建功立业,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令不止,坚守政策底线。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只有心中装着人民,想着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切切实实办实事,为人民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人民才会信服你,所以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坚守道德底线,特别是官德底线,清清白白做官,诚诚实实做人,做一个人民爱戴的好干部。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朱熹用寥寥数语,勾勒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大气象,隐喻着“修齐治平”的思想境界。习近平同志借此阐明,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有宽广的胸襟,远大的志向,始终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为人民的利益中践行自己的党性原则。一个人什么时候容易犯错?就是以为万物皆备于我的时候,容易随心所欲、利令智昏。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身为领导干部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才能达到如月每从肩上过,江山常有掌中看的思想境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习近平引用孔子的话阐述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坚守官德底线的道理。“为政以德”,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在从政的过程中要坚守官德底线,要真正做广大民众的父母官,为广大民众解决其切身利益问题,为广大民众做主;更要以高尚的情操、美好的道德去教育和感化民众,“政者,正也”,要想达到“正”,就要自省、自责、自律、克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我们党风建设、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针对反腐倡廉建设的严峻形势,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深刻论断。在新时代,我们很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薄,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淡薄,就会得软骨病。为此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干部清正,政治清明,政府清廉。理想信念对于一个党员、一个党十分重要,没有理想信念,就失去了目标,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守住理想信念的底线,保持理想追求上的强大定力。在新时代,我们的很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薄,失去了目标和动力。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缺了“钙”,得了“软骨病”,从而滑向罪恶的深渊,为人民所不耻。因此,共产党人坚守底线,首先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要铸牢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总之,习近平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局思考执政党建设问题。为了维护全党的团结,为了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了增强四个意识,为了实现伟大目标,习近平在新时代突出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从而把党建设与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中国梦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蕴含着深邃的战略思維、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思想光芒。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J].求是,2004(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日报,2014-01-09.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化改革巩固成果积极拓展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5-01-14.
[5]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