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警情如何处置

2018-09-10 07:35:36百书兄
派出所工作 2018年6期
关键词:警械警力人民警察

【操作规程】

1.科学接警。接警时,要向报警人详细了解斗殴地点、参与人数、有无人员伤亡等情况。

2.报警人提供微信、微博的,可在接警时或出警途中请报警人实时发送现场照片、视频等,为处警做好准备。

3.按以下顺序优先配备执法装备:催泪喷射器、手枪、执法记录仪、对讲机、高音喇叭、伸缩警棍、警用强光手电(夜间)、警用急救包等。

4.根据斗殴人员规模情况,安排足够警力,携带武器、警械出警,具备警车出警和鸣笛条件的,尽量开警车鸣笛出警。民警到达现场时越有气势,对聚众斗殴人员的威慑力就越高,后续处置时就越安全順利。

5.到达现场表明身份下达制止指令后,人员仍在斗殴的,要迅速判明斗殴人数、所持器械,根据情况请求警力支援压制。

6.拒绝停止斗殴,且持械斗殴情节严重,对民警和他人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果断使用武器制止斗殴行为,隔离斗殴各方,控制现场局面。

7.服从指令停止斗殴的,要立即收缴斗殴器械,控制斗殴人员。现场有人员伤亡的,视情呼叫120到场或组织救助。

8.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按规定提取、封存执法记录仪视频;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9.引发网络关注的,及时报告舆情部门,后者视情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发布警情处置情况,防范好事者借机造谣滋事;存在人员逃逸需要追查的,请求通报各医护部门注意识别报告可疑就医人员等情况。

【注意事项】

1.民警在制止斗殴过程中,要注意配齐处警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2.室内场所发生斗殴的,处警人员警力不足时,不要轻易进入室内,应在门外开阔地等处使用高音喇叭下达指令控制现场。

3.进入室内等现场控制时,处警人员要高度警惕,准确判断现场情势。现场人员情绪躁动、蔑视警察权威的,要果断以掏枪或手扶枪套等方式显示威严和戒备。

4.在处警过程中,民警要合理选择站位,尽量选择靠墙、靠门侧等不易被从背后偷袭的位置站立。

5.在警力优势不是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不要试图抓捕现场所有斗殴者,抓住首要或骨干分子即可。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依据一: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1条第1款)

依据二:

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第7项)

依据三:

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六)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十三)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条例》第9条第6项、第13项)

(百书兄)

猜你喜欢
警械警力人民警察
法律视角下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问题及对策
法制博览(2022年2期)2022-11-21 21:55:32
向人民警察致敬
小主人报(2022年10期)2022-08-26 08:12:44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沦为恶势力“保护伞”
逆行而上
——献给为战疫而奉献的人民警察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人民警察合法用枪关键点研析——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的理解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四个条件的内容及其关系——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的阐析
警力配置的理论探讨
公安基层警力流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