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鼎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风光无限的加冕礼背后
没有鞭炮声的春节总是显得格外漫长。好在,一部名为《王冠》(TheCrown)的美剧从铺天盖地的春晚重播中解救了我。
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健在之时,这部雄心勃勃的美剧已经开始计划用六季的长度展示女王的传奇一生。已经播出的两季在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和艾美奖上获奖无数,而在中国,豆瓣评分分别高达9.2和9.3。
《王冠》口碑爆棚,吸粉无数。某知乎网友总结其优点为:“有条不紊的叙事结构,恢宏磅礴的制作布景,精致华美的服装造型,高冷严肃的摄影构图,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成熟稳重的画风调性,宏大壮阔的历史背景。”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我必须在这张清单上补充一个被忽视了的优点,也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优点,《王冠》向我们生动揭示了英国君主制的本质。
君主制的末世
我们背诵着刘禹锡的《乌衣巷》,感叹着“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熟悉宫斗剧和广告里的中国皇帝,却难以理解何以在现代化起步最早的英国竟然还保持了君主制。
其实,从21世纪的今天来看,英国君主制堪称是一朵奇葩。
早在1848年横扫欧洲的革命浪潮掀起以后,欧洲的君主制就已经深陷入重重危机之中。当历史进入20世纪,两场世界战争变成了君主制的掘墓人。“一战”前夕,欧洲有18个君主国,共和国不过三个——瑞士、法国和葡萄牙。“一战”之后,欧洲三位迷信绝对王权的君主最早丢掉了他们的王冠: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帝卡尔一世以及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连同这场世界大战的第四位失败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内,德国、奥地利、俄国和土耳其都变成了共和国。
“二战”之后,全世界的君主制国家更是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相继倒下。从1952年的埃及开始,伊拉克、也门、利比亚、柬埔寨、阿富汗、老挝以及1979年的伊朗,都发生了推翻君主制的政变。即使是日本,如果不是朝鲜半岛爆发战争,不可一世的天皇可能早已跌落人间,沦为一介平民了。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各国纷纷独立,曾有人推测过去的君主国中可能会出现复辟动向。这类新闻炒作了几天,却没了下文。二十世纪的历史确凿无疑地告诉我们,君主制的时代已然结束。放眼当今世界,君主制国家仅存十多个,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独立公国和阿拉伯的酋长国。
要知道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君主制几乎是“唯一正确”的统治形式。而一个世纪以后,这一政治制度却显得如此不合时宜。作为以世袭特权、至高无上的階级地位、财富特权,以及君主的特殊性乃至神圣性为核心的君主制,显然与当今世界主流治理形式的共和制有着本质区别。
那么,为什么英国的君主制却能独善其身一路逆行呢?答案就藏在《王冠》女主角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上。
风雨飘摇中的盛大加冕礼
1953年6月2日,英国伦敦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这一天,年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将举行加冕礼。
加冕礼当天,英国的气象学家们被狠狠打脸。天空没有出现他们预测的灿烂阳光,而是阴冷的细雨绵绵。但这并未能阻止满怀热情的人们走上街头,这些来自大英帝国各地的热情粉丝追随女王的金色四轮马车从王宫到加冕礼现场,又从典礼现场追随回白金汉宫,一路上情绪高涨。
遵循悠久的惯例,典礼由坎特伯雷教堂的大主教主持。他向各位主教宣布:“我奉上帝的名义向你们引荐你们的女王,你们无可争议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顷刻之间,下面一片欢呼声,高喊“上帝保佑伊丽莎白女王”,甚至连场边的新闻记者们也情不自禁地引吭高呼。大主教继续说:“主赐予你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治分布于大不列颠、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及其附属领地的臣民们,并尊重他们的法律和风俗。”女王庄严宣誓:“我将以公正、正义和仁慈来维护上帝的法律,并保护英国国教荫庇下的殖民地人民。”最后,她将一只手放在圣经上,说:“我将保证和实现我曾经许下的诺言,愿主保佑我。”
受邀参加加冕礼的嘉宾有7500人,其中有贵族、神职人员、政治家、外国使节和来自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牧师。此外,还有守候在教堂外、街道边的无数的人聆听了女王的宣誓。同时,2700万英国本土的人民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了场面宏大的加冕礼。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礼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电视直播的加冕礼,当然也是至今为止的唯一一次。
最初,天性内向的女王对电视转播心存戒备,她非常厌恶被镜头不断跟踪的感觉。加冕礼联合执行委员会也支持女王的意见,他们认为现场直播不仅让女王过度疲劳,而且任何一个过失、一件不经意间发生的小事,或者某一个可能的对女王的不恭敬行为都将全无遗漏地展现在数百万大众的眼前。但是,当女王加冕礼将不进行电视直播的消息传遍英国后,在民众中引起极大争议,不少人感到万分沮丧。因此,女王改变了主意,同意进行电视直播。她特别强调:“我要让我的每一位臣民都有权利看到加冕礼。”最后,丘吉尔首相和内阁成员同意了女王的要求。
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礼虽然风光无限,但事实上彼时女王将要统治的大英帝国却是风雨飘摇。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涵盖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实,直到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英国还统治着世界近1/4的人口。可是,21年之后,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将英国最后一批海外驻军撤回国内,至此除了直布罗陀几个小岛以及少数象征性的驻外部队以外,大英帝国已经不复存在。
尽管如此,从这场加冕礼中获得了巨大的神圣体验的伊丽莎白二世却像她的祖辈们一样,再次神奇地适应了英国社会的种种剧变,让君主制至今风光犹存。通过这场盛大的加冕礼,我们可以发现帮助英国君主制在20世纪劫后余生的三大原因:悠久的传统、虚化的王权和君主的尊严。
悠久的传统
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是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的第28次加冕礼。英国国王加冕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盎格鲁一撒克逊国王时代,而且从最早的8世纪到最近一次的20世纪,典礼的基本要素始终未变:对就位者施以涂油礼、移交权力的象征,包括代表英国的国剑、象征王权的宝珠、寓意仁慈和力量的节杖,以及登基典礼。从血缘上来看,伊丽莎白二世是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特( Egbert)的世袭后裔。埃格伯特的在位时间是从802年到839年。正是埃格伯特最早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获得“不列颠统治者”的称号。虽然,直到埃格伯特之孙阿尔弗雷德大帝才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君主制,但是英国历代国君的绵延世袭显然形成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政治文化。英国人对于孙悟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幽默可能会缺少会心一笑。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评论说,英国王室无论好坏,与不列颠民族共生的历史已达千年之久,“英国王室这么长的存续期带给了人们一种永恒的感觉,这种感觉能激荡人心,引发想象”。
虚化的王权
英国王室之所以能够绵延千年,其秘密相似于中国古代圣哲们推崇的“无为而治”。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有人生动地描述了女王的权力:“如果两院全体一致向她发出一份她自己的死刑执行令的话,她也只好在该执行令上签字。”因此,英国君主常常遭到嘲笑,被视作由议会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傀儡。英国君主大权旁落,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首先是英国的地理位置极大地限制了一个专制君主的出现。英国地域狭小,周围被大海山峦所隔断,因此他们能够在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之前很久就取得了政治上的统一。而且由于英吉利海峡构成防御屏障,英国只需要一支海军就能将入侵者拒之于外。没有一支常备军,君主便难以拥有专制权力。此外,有限的农牧资源和绵长的海岸线导致英国积极发展商业。发达的商业精神也削弱了专制王权的基础。所以,当大约公元前6000年北海的海水淹没了连接不列颠与欧洲大陆之间的陆地之时,后来英国渴望专制的君主们的悲剧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
其次,英国人成功地实现了对君主权力的制度化限制,并最早创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实践证明,这种君主政体将王室高高供起,使其超然于各种纷争之上,从而更能随着时代变革一起发展。同时,这一制度能够和现代民主制共存,绝对主义和君权神授则对此望尘莫及。英国君主虽然心有不甘,也不得不承认祸福相依。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礼由丘吉尔为首的内阁负责筹办。即使是直播问题,也必须经过内阁的批准,其缘由正在于此。
君主的尊严
当然,英国君主也并非仅仅是政坛上的摆设花瓶。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的创办人之一白芝浩曾经评价英国政治体制说: “这些政制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的崇敬之心的功能——即富于尊严的部分……;另一部分则是富于效率的部分。每部宪法都有两个必须达成的目标:先获得权威,然后运用权威。它必须先赢得人们的忠心和信心,然后在政治操作中利用这种崇敬之心。”
任何一个长久稳定的政权都会追求尊严,或者说民众的尊崇和认同。在立场保守的白芝浩看来,与共和制相比,君主制更容易获得尊严。因为宪法、议会、党派活动和公共舆论都是“了解起来困难而误解起来容易的复杂事实”,但是一个人的意志和心灵却是“容易理解的东西”。人们总是更倾向于选择自己能理解的统治方式,而不是不能理解的统治方式。因此,英国君主们像孔雀开屏一样展示自己的悠久传统和高贵魅力,永远是英国议会政治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一部分。
对于如何保持君王的尊严,英国王室向来深谙此道。在第一位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执政时期,这位都铎女王创造出了一个直接诉诸英格兰人爱国情绪的辉煌公共形象。她对议会说:“我们这些君主,仿佛处于世界瞩目的舞台之上。”伊丽莎白一世最期望的就是让人看见自己;而在一个通讯不发达、现代大众媒体尚未出现的时代,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王室“巡游”。在她统治的前二十年里,每年夏天她都要在壮观的游行队伍中穿过英格兰的主要乡镇与城市。游行的中心就是超级偶像女王本人。伊丽莎白的臣民们为女王的荣光而倾倒、敬畏,她的形象被诗人、剧作家、画家和民谣创作者们广泛传颂。伊丽莎白一世全面展示了自己对于宣传、形象确立、个人崇拜等技巧的熟练掌握。这些手段非常有效,时至今日,她的统治仍被普遍认为是成就辉煌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英格兰的荣光给整个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些深藏幕后的孤注一掷的政治赌博,以及都铎王朝末期英格兰的赢弱与贫穷都隐而不见了。
在伊麗莎白一世之后,另一名同样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形象地总结了伊丽莎白一世的治国秘诀:“君主治国需要‘魔法。”而两位伟大女王的忠实继承人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正是一场气势恢宏的巨型“魔法”。狡猾的丘吉尔甚至决定,在加冕礼的这一天,取消糖和巧克力的限量供应,让民众可以更好地欣赏“魔法”,暂时忘却战争的后遗症和帝国分裂的危机,好好享受这一美妙时刻。
据说,在加冕礼后,女王一行回到白金汉宫,大家兴趣盎然地在一起合影留念。女王刚一坐下就把王冠取下放在桌上。这时,查尔斯王子走进来,拿起王冠,一下子将它戴在头上,但马上就连人带东西摔在了地上。女王身边的一位陪伴夸张地说,这王冠恐怕有一吨重。这则趣闻的有趣之处或许不是预言查尔斯王子恐怕再也戴不上这顶王冠,更重要的是回应了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戴王冠的头是不能安于他的枕席的。”于是,在《王冠》里,我们听到了这样一句直指人心的台词:“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用网友们的俏皮话说:“别低头,王冠会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