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珊
新鲜的无花果在超市、菜市场、水果摊都属于不经常露面的水果,但是它却存在许多人的童年回忆里。一包白色塑料袋包装的无花果丝,这种零食的滋味很难形容,酸酸甜甜,细细品味有甘草和柠檬的香味,那干巴巴的细条状,实在叫人无从想象它新鲜时的模样。其实这个陪伴了许多80后的怀旧零食,是用木瓜或者萝卜制成的,但却在味蕾上给许多人留下了无花果的遐想。
而这遐想,在老广的靓汤里得到了满足。
樹上结的糖果子
有时候在干货柜台里能买到淡黄色的整枚无花果干,干果有着惊人的甜度,随着浓汤的沸腾,它独特的甜逐渐被人感知。无花果的甜味,用来提味最好不过。善用无花果煲汤的广东人,在选择食材时尤为看中食疗效果,不时不食也是他们遵循的一条烹饪秘笈。《本草纲目》载:“无花果味甘平,无毒,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无花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尤其丰富的钾。重要的药用功效还有健胃清肠,消肿解毒,其中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脂肪酶、蛋白酶、水解酶等,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又因其含有多种脂类,故具有润肠通便的效果;而所含的脂肪酶、水解酶等有降低血脂和分解血脂的功能,可减少脂肪在血管内的沉积,进而起到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因此,无花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无花果受欢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00 年的埃及,那时候就已经有无花果树种植的记载了,并把每年最早收获的果实作为祭祀的果品。在古埃及金字塔中,有发现描绘尼罗河沿岸人民用扬水器浇灌无花果的浮雕图案。在埃及本哈尼森古墓中也发掘出一幅埃及人采收无花果的壁画,壁画中显示出古代埃及人训练猴子攀援无花果树采收果实,并将其放入篮中,然后再由人把果实运走的情景。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中也有许多关于无花果的趣闻。公元前五世纪,波斯王薛西斯每餐都要吃阿提喀地方出产的无花果,这样就可以时刻提醒他:出产这种美味珍果的地方还没有归他统辖。吕底亚国王克罗斯也很爱吃无花果,因此有人劝说他不要和居鲁士打仗,因为居鲁士统治的地方并不生产无花果。从以上传说可以看出,在很久以前,无花果在地中海沿岸人民的生活中,就占据了重要地位。《圣经》中有多达57次提到无花果,有人考证令亚当和夏娃犯错误的“智慧果”是无花果,而并非苹果。无花果那美丽宽大的叶片,也自然成为《圣经》里描述的人类第一套服装,进而被引申为“遮羞布”。
公元10 世纪,罗马人把无花果带到了英国,再后来17世纪的时候传到了美国。大约在唐代时期,从波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就盛产无花果。无花果在维吾尔语称“安吉尔”,意思是“树上结的糖包子”,源于无花果果实形状似包子,吃起来甜如蜜糖。
关于无花果的传说还有很多,其中一个“惊悚”的传言,就是每一个好吃的无花果里都藏着牺牲生命的小蜜蜂。
不花而实的误解
无花果这名字听上去既甜蜜又忧伤,新鲜的果子吃起来,可以感觉到细小的种子在舌头上轻轻爆开的感觉。有专家指出,无花果并非没有花,只是非常小而已,因此它隐身于巨大的花托中,不见踪影。而我们吃的无花果,其实不是果,而是肉感肥厚、形如果实的花托。
无花果隶属于桑科榕属,榕属植物的花都很小,植物学家曾形象地比喻榕属植物的一朵花比书本上的句号还小得多,而且里面的花朵少的二三百朵,多的可达三万多朵。无花果的花朵其实是在内部的子房里,确切地说是在果实的雏形里。无花果长大时,花已经脱落了,所以人们认为它是“不花而实”,因此得名“无花果”。但花朵虽小,却一样有花的生物结构,一样有花粉、胚胎,一样会开花、结果实。既然是开花植物要结果就需要授粉,但无花果因为没有美丽香甜的花朵,不能引诱蜜蜂和其他昆虫来为它传粉。给无花果授粉的是一种叫“榕小蜂”的小蜜蜂。无花果的整体性状似烧瓶状的,在底部会有一个小孔。2-5毫米大小的榕小蜂就通过底部的小孔,爬进无花果内部给花进行授粉。无花果以独特的植物特性迫使绝大部分的榕小蜂为它服务——只传粉不产卵。这就意味这着每年春季有80%以上本该产卵的榕小蜂争先恐后地去“自杀”式钻入榕果雌花序,只传粉不产卵,对榕小蜂群来说似乎是一种无谓的牺牲,其实也不然,由于它的传粉,无花果树上结出了大量的种子。当这些种子长成开花的大树,若干年后的后代就能从它们的自我牺牲行为中获益,榕小蜂的后代就会找更多的栖息与繁育场所。死在无花果内部的榕小蜂,会被无花果分泌的蛋白酶分解掉,并被植物吸收。
或许也因此,无花果的魅力还是胜在神秘感。现在已经很难通过时令水果来感受季节流转,想品尝一些什么当季的味道时,无花果会是那个让人慢慢喜爱的水果。无花果每年上市的季节也只有夏末秋初这么一小段时间。新鲜的无花果容易坏掉,即使在冰箱里放着也只能放一周,不好保存,所以市面上多数是晒好的无花果干。无论是甜咸,无花果的烹饪搭配都能出彩,味觉能在它的甜意里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