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仁
摘 要:俞平伯曾讲“《还魂记》文章很怪”,“虽有注解,并不能解答多少问题”,故读通《牡丹亭》难,读通《寻梦》更难。本文仅选择了《寻梦》疑难三则做了新的解析,它们是:第一则【玉交枝】“是这答儿压黄金钏匾”;第二则【品令】“便日暖玉生烟”;第三则【山桃红(1)】“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山桃红(2)】“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又选择了《牡丹亭·标目》折总纲式曲文:“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讲了余之异义新见,是为第四则。
关键词:《寻梦》 《标目》 新解 辨正 宣示
《牡丹亭》的難解学界耆宿俞平伯深有体会,1963年他在一篇文章《〈牡丹亭〉“丹”字的用法》中就深刻指出:“汤若士是杰出的天才,他的《还魂记》是不朽的名著,文章却很怪,虽有注解,并不能解答多少问题,有些词句是他别出心裁,前无古人。”a
《牡丹亭》文章的“怪”,在《牡丹亭》的核心折子之一《寻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它表现在多方面,仅依靠“注解”的确不能解答多少问题。此文仅选出典型的词句的“怪”三则,逐一阐明辨正之。
第一则:【玉交枝】是这等荒凉地面,没多半亭台靠边,好是咱眯色眼寻难见。明放着白日青天,猛教人抓不到魂梦前。霎时间有如活现,打方旋再得俄延。呀,是这答儿压黄金钏匾。
这支曲子相当不好解,实际上是杜丽娘在重温旧梦后的第一次情绪严重失落,心想再次重温旧梦的想法的再现,是前此诸曲表达的已寻得梦境后的第一次再寻,而此曲的收结处用了一句其意更难揣测的句子:“是这答儿压黄金钏匾。”
首先要说明的是:“压黄金钏匾”的“匾”作何解?徐朔方先生注为:“匾同扁”,认为是“扁”的异体字。后来注《牡丹亭》者,均沿袭徐朔方之注,未做阐述,也未对之提出异议,更未有新的发明。
我研究了此句。徐先生作异体字看并没有错。“匾”为“扁”是常义,即“压扁”之意。关键是此“扁”义放在此句中起什么作用?要表达杜丽娘的什么心态?“黄金钏”又是什么饰物?均语焉不详,也没有阐释,只孤零零地注“匾”字释义。
对这一句,对这一词“黄金钏”,对这一字“匾”,均应该阐释清楚。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注本》b有一处非常精彩的点评:“压黄金钏匾,痴人谓柳郎太猛矣,岂知杜有无限推却,柳有无限强就,俱于‘压’字中写出,与《西厢记》‘檀口揾香腮’,皆别有神解。钱曰:刘梦得诗‘压扁佳人缠臂金’辞同意异。”这儿已把“扁”字义落实了,是“压扁”的,压什么,“压黄金钏”,“黄金钏”是什么,钱某讲即刘禹锡诗中“缠臂金”,至于“黄金钏”与“缠臂金”到底是什么饰物,未讲明。(钱某,即《吴三妇本》注者之一:钱宜)
此注非常好,已接近彻底挑明这句人物行动描写的含意与表达作用,但这儿有一失误,即此诗句“压扁佳人缠臂金”并非出自刘梦得(禹锡)之诗,(遍查《刘禹锡集》并无此句)此句应出自苏东坡《寒具》诗。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
夜来春睡浓于酒,压扁佳人缠臂金。
(《寒具》)
【山公注】:《释名》:金条脱,缠臂金也,今之手钏。“寒具”者,即馓子也。c
至此“黄金钏”即“缠臂金”,也即“手钏”已明。但此解虽明可仍不太明,现将“缠臂金”的出处,进一步阐明如下:
据《新五代史〈慕容彦超传〉》:“(阎)弘鲁乳母于泥中得金缠臂,献彦超,欲赎出弘鲁。”“得金缠臂”即“得缠臂金”,为“手钏”,即“镯子”,可戴之于手臂,也可戴之于手腕,皆可。现在云南仍有少数民族,如阿佤族、瑶族等均有此饰物,常戴之于臂或腕,有的且不止一枚。
元曲关汉卿的名作《闺怨佳人拜月亭》已先汤显祖《牡丹亭》数百年将苏诗此句“压扁佳人缠臂金”浓缩成“压钏”,在【醉扶归】曲中予以引用:“……和我那‘压钏’通三对,都绷在我那睡裹肚薄棉套里,我紧紧的着身系。”d
行文至此,【玉交枝】曲文中的这一句甚不好解的句子似乎已经讲明白了,从字到词到句都如此,其实不然,还要把这句放回到这支曲子总体中去考察,才不致领略有偏差。还必须了解到汤显祖为何要写出这一句强烈的句子,他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表现上有什么高妙之处!
我们知道这支【玉交枝】曲,是表明杜丽娘已寻到梦后的第一次还想再寻。在此曲中丽娘心情几度变化,几乎是一两句一变化,倏忽即变,读时颇难理解把握,而这“压黄金钏匾”并不是在此梦中,已发生了柳梦梅举动强烈到以至将杜丽娘所戴之手镯(即黄金钏)压扁了,而是表明了杜丽娘于此时非常希望柳梦梅能在白日梦中再出现,哪怕把她戴的手镯压扁了也心甘情愿。由于用了这一句描写希望出现的深闺名门少女难以接受的人物行动,这就极强烈表明了,杜丽娘在《惊梦》折梦醒后所言:“梦中之事,何曾放怀?”已痴迷于梦境,只要能再现梦境,什么都愿承受。文学巨匠汤显祖正是以加强语势,用设想可能出现的人物行动的描写,来抒写人物此时此境中的心态,其手法之高妙,真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第二则:[品令]他倚太湖石,立着咱玉婵娟。待他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捱过雕栏,转过秋千,掯着裙花展,敢席着地,怕天瞧见,好一会分明,美满幽香不可言。
这段曲文写得也非常美,但却非常难解,关键点在“便日暖玉生烟”这句上。过去一般注皆言:“形容男女好事成就”,如王季思主编的《中国戏曲选》e就是这样注的。但为什么指“好事成就”,却语焉不详。大多数注本皆同此说。仅徐朔方先生的《校注本》谨慎,只注出处,不释义。我以为此句不能按王季思等一般注解读。把很明确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此句原引自李商隐最难解的诗《锦瑟》中的名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至于李商隐为何写此两句,其意何在,至今仍众说纷纭,只能揣测。据刘学楷、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f不同注近二十条,谁也没有做出肯定的结论。当然汤显祖截用此句,并非是用李商隐捉摸不定之意。他是借此物象意境,而有他指专指。“日暖”者,指阳光和煦也;“玉生烟”者,指良玉有氤氲之气,仿佛暖玉亦生香也。(章学诚《困学纪闻》引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就自然而然应上了旧小说习惯称女性美好姿体为“温香暖玉”的世俗说法。故汤显祖不但在此折中,而且在其他折子中也出现了类似说,如《冥誓》折有“看他温香艳玉神清绝”,《幽媾》折有“艳软香娇着意耍”,都不指男女欢爱,而指女性美好姿体。
在《牡丹亭》中凡柳梦梅眼中看到的“惊人艳、绝世佳”的杜丽娘的美丽形象,始终离不开一个“玉”字。如《寻梦》此折,称她的身体为“玉山”,赞她的美貌为“玉婵娟”;在《幽媾》折中称她为“玉天仙”,甚至怪自己不能“做个画屏中倚‘玉’的蒹葭”。古人称美女的靓丽也常言“如花似玉”,如“花”者,指面容,“似玉”者,则指姿体,也可合指。此处论定的“温香暖玉”实际上是一个复杂形式的短语双析词。短语“温暖的香玉”的离析。它的中心词就是“香玉”。故此处以“温香暖玉”来写杜丽娘的絕世美貌,实在是再确切不过了。
如把这个好似朦胧难解之句“便日暖玉生烟”,还它一个在此折中应有的释义,那么此曲便豁然贯通了。如做男女欢会解,则扞格难调。为何?如做“欢会”解,则杜丽娘于此曲前后便有了两次“欢爱”。第一次便是此处的“日暖玉生烟”,至此曲收结时“美满幽香不可言”则是第二次,而“日暖玉生烟”做爱的时间一定非常仓促,且非常不雅观,因在“白日青天”之下,类似“野合”,像杜丽娘这样很矜持的深受传统礼教薰陶的名门闺秀,即使热烈怀春,但越过此底线,她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依我的理解,释为“温香暖玉”形容她的美好姿体,则此曲便可得到合情合理的解读:柳梦梅依着太湖石,旁立着杜丽娘,等到他把杜丽娘(玉山)推倒,(顺文势而下),便抱起“温香暖玉”的杜丽娘,捱过雕栏,转过秋千到了牡丹亭上,席着地,把花裙展开,遮住天(怕天瞧见),然后实现了欢会,即“美满幽香不可言”。这欢会时间便相当从容,感到“好一会分明”,接下来,花神趁她刚半梦时,就开始撒花瓣儿,让它掉将下来将(她)惊醒。但杜丽娘沉醉于梦中与可人柳生的热烈缠绵,不管这些,仍继续着欢情,这便是下一曲【豆叶黄】的意荡心驰的描写!
写佳人美好姿体,我们还可介绍其他传奇名剧用“温香暖玉”的例子来证明:
一是《长生殿·埋玉》折中之【尾声】有曲文:“温香艳玉须臾化,今世今生怎见他!”以“温香艳玉”代杨贵妃的姿体,是她于马嵬坡自缢后,唐明皇痛彻心扉的唱句中的指称。
二是《玉簪记·寄弄》一折中潘必正在所唱一曲【朝元歌】:“(妙常)您一曲琴声,凄清风韵,怎教你断送青春?那更玉软香温,情儿意儿那些儿不动人?”此“玉软香温”即“温香软玉”的倒文,是潘必正赞赏陈妙常不仅琴弹得好,而且人儿美,意儿深,“玉软香温”也同样指佳人的美好姿体。
故“日暖玉生烟”即“温香暖玉”或“温香艳玉”,在此曲中当指年轻貌美女性的美好姿体。这样的解读,我想也许更贴合汤显祖的原意。
附言一:朱彝尊释《锦瑟》诗言:“此悼词诗也……胡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玉也。”(引自《李义山诗集辑评》)其中有一释义,“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玉也”,此处将“香”与“玉”连言,正可证余上文的释义:“玉生烟者,指良玉有氤氲之气,仿佛暖玉生香也。”余也将“玉”与“香”连言之也!因此,世俗文字中常见之“怜香惜玉”“温香暖玉”皆与此文“埋香瘗玉”出自同一机杼!
另:《一瓢诗话》:“蓝田玉气,恍若生烟”也是对“玉生烟”的解读。
第三则:自第二例【品令】,便又派生了第三个难点,即《牡丹亭》柳生、丽娘欢会的地点是在“牡丹亭上”还是在“牡丹亭畔”,即:“芍药栏前,湖山石边。”一般读赏《牡丹亭》者对此可能并不深究,但要真正了解《牡丹亭》一剧的主旨、关目,定剧名的原因,这个欢爱地点就不能不深究而任其含糊了之。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欢爱地点应在牡丹亭上,不在牡丹亭畔。为了论证我的观点,准备以剧中人物曲白中所显露出来的蛛丝马迹,以曲证曲;再加上援引研究《牡丹亭》者,对此问题有见地的论述;再据之以自己研讨的新得,来解决这个疑难。
最早指明《牡丹亭》柳杜欢会地点的,可能是清《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本》,它于《惊梦》出第一支【山桃红】曲文中做的评点(以画线标出):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旦作含羞不行)(生作牵衣介)(旦低问)秀才那边去?(生)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此处正是牡丹亭上,却不说出。(旦低问)秀才,去怎的?(生低答)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吴三妇评》领略到柳梦梅所讲的“湖山石边,芍药栏前”后面还省略了中心词语“牡丹亭上”。为何没有说出,因为在此情境之中,与他的身份均不便说出。故《吴三妇评》明确指出:“此处正是牡丹亭上,却不说出。”
接下来,第二支【山桃红】写于柳杜欢会之后。起始有这样的两句曲文:“(生、旦携手上),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这“草藉花眠”,很易被人理解为眠于花草之上的“露天野合”,可《吴三妇评》仍坚定地点明:“草藉花眠,写出牡丹亭上事。”看到他们此处的点评,真佩服他们的眼光,佩服他们对《牡丹亭》文本理解得如此深入。
那么,为什么他们仍坚持“草藉花眠”也为“牡丹亭上事”?如果将此处的“草藉花眠”与我上文中刚讲过的【品令】曲中的几句曲文结合起来品读,这“草藉花眠”便有了着落。这几句曲文是:“捱过雕栏,转过秋千,掯着裙花展,敢席着地,怕天瞧见。”我做如下的串讲:“捱过雕栏,转过秋千”,此两句就相当于《惊梦》折中【山桃红】曲文:“湖山石边,芍药栏前”,此时杜丽娘已被柳梦梅强抱至牡丹亭上;接下来,杜丽娘回忆描述这次欢会的过程与地点比《惊梦》柳梦梅粗线条的勾勒,要详细得多了。多了细节“掯着裙花展,敢席着地”,即柳梦梅令杜丽娘将花裙展开,铺于地上;又接下来一句极重要的话:“怕天瞧见”,这就明确说明欢会地点一定是在牡丹亭上,因为只有在亭上,才能挡住天,不被天瞧见;也只有在“亭”上,也才能席着地,因花园中的泥土地上很难平铺展开。但是汤显祖笔下的柳梦梅、杜丽娘这一对恋人的恋情是生死恋,杜丽娘为了爱可以以死殉;柳梦梅为了爱,为了杜丽娘复生,可以不怕砍头吃官司。故领悟此,前面所言 【山桃红】中之句“草藉花眠”,依此情推理便可知应在何处了!
在柳梦梅与杜丽娘于梦中欢爱时,汤显祖笔下已暗露柳梦梅的“急”,如【品令】曲开始时即写“待把玉山推倒”,后又写“掯着裙花展”,到【玉交枝】曲又写“是这答儿压黄金钏匾”,真有一点强令的味道,但根本上的却是无限的怜爱,无限的温存,即使“急”也是为的“爱”,在《惊梦》折杜丽娘梦醒后回忆道:“只见那生向前,说几句伤心话,将奴抱去牡丹亭畔,芍药栏前(也讳言牡丹亭上),共成云雨之欢,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这是杜丽娘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儒雅纯情的柳梦梅在梦中欢会时为杜丽娘所做的一切。所以当柳梦梅令杜丽娘把花裙席地而展时,他必然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在这春三二月天,天气尚冷,牡丹亭上的地面当然冷湿,人睡于其上,受地气的侵彻,必然要生病。(盛夏也不可席地而卧,况春三二月天乎?)因此,如此爱惜杜丽娘的柳梦梅绝不会因爱而致丽娘生病,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就地取材,将牡丹亭畔的花花草草折取一些,垫于花裙之下,做成一个似垫子的花草之床即草地铺,于此松软地垫上实现了“美满幽香不可言”的人生青春时至关重要的定情之爱!所以《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本》仍坚持“草藉花眠”发生在牡丹亭上,真正独具卓见,至为难能!
当然表明欢爱地点在牡丹亭上,《牡丹亭》一剧还有多处笔墨:
(1)《惊梦》折【鲍老催】曲:
花神唱句:“淫邪展污了花台殿”,“花台殿”即“牡丹亭”也。
(2)《诘病》折,春香对老夫人直言:“后来那秀才就一拍手,把小姐端端正正抱在牡丹亭上去了。”(可能是丽娘告知闺蜜春香的)
(3)《幽媾》折【耍鲍老】:“俺全然未嫁你个中知察,拘惜的好人家。牡丹亭,娇恰恰,湖山畔,羞答答;读书窗,淅喇喇;良夜省陪茶,清风明月知无价。”此处把“牡丹亭”与“湖山畔”连类而及,“娇恰恰”与“羞答答”实际上是互文见义。“娇羞”是析词,即“娇羞得恰恰答答”,在什么地方,在湖山畔的牡丹亭上,为什么娇羞得恰恰答答的,因人生第一遭也!
(4)《如杭》:在《如杭》折以前,柳梦梅与杜丽娘在言及他们欢爱地点时均讳言“牡丹亭上”。为何?因他们一为大家闺秀,一为名门秀士,皆未成婚,谈吐尚雅,故只能婉言“湖山石畔,芍药栏前”,而对牡丹亭只能隐约含糊其辞。可到了《如杭》折,杜丽娘已还魂,与梦中可人柳梦梅结为伉俪,又因一切已合人世礼法,故此时杜丽娘在唱[江儿水]曲时,插白中便直言:“奴正题咏间,便和你牡丹亭上去了。”此时言及春梦中欢会之处时,便不再遮遮掩掩,而直言之了。
写至此,正如《牡丹亭》一剧第一折《标目》便开宗明义地点明的:“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這就说明“牡丹亭”对实现柳杜生死不渝的爱情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深究论定是完全必须的!
附言二:在第二则专门阐明:“日暖玉生烟”应做何解时,在附言一中引用朱彝尊语对之做了补充论证,在此则再引用杜丽娘在《惊梦》折梦醒后的一段自白:“将奴抱去牡丹亭畔,芍药栏前共成云雨之欢。”这段话又再次证明了我对“日暖玉生烟”的解读是正确的。为何这样讲?因杜丽娘自己也讲,是柳梦梅将她“抱去”牡丹亭上成云雨之欢的!如将她推倒(玉山),就地实现欢爱,而不是抱去牡丹亭上做爱,则此后的【品令】整支曲所描写的一系列的人物行动就无法进行,因此“日暖玉生烟”只能是作为杜丽娘美好姿体的艺术化描写,相当于“温香暖玉”,而绝不能解作男女 “好事成就”。只有这样,【品令】曲才能每句各得其所,贯通熨帖。
第四则,写至此,对于汤显祖《牡丹亭》运笔之怪,相当难解之处,在《寻梦》中,我挑了三则做了解读辨析。现在还要再论一则看似没有异义,已得共识的《牡丹亭·标目》折中的最著名的总纲式的两句曲文,“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讲讲我的“异义”。
对这两句蕴含很深,表达极佳的曲文,从已有的注释解读来看,可能并没有真正领悟到汤显祖的寓意,至今仍误导着广大读者。
对这两句曲文,要能求得正确解读,关键是第二句:“牡丹亭上三生路”,而“牡丹亭上三生路”句的理解,关键又在这关键词语“三生路”的理解。
已有的对这“三生路”的标注,名家们几乎一致地认为源自《太平广记》卷三八七引唐袁郊《甘泽谣·圆观》条载,虽然引录之文各有详略不同。
下面我仅引录最详的黄竹三先生注《牡丹亭》“三生路”的文字于后:
“牡丹亭上三生路”指《牡丹亭》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在牡丹亭再结情缘的故事。三生从“三生石”典故衍发而来。《太平广记》卷三八七引唐袁郊《甘泽谣·圆观》载,李源与惠林寺和尚圆观友善(忘年交),圆观临终时,约李源十二年后中秋之夜在杭州天竺寺外相见,李如期前往,遇一牧童唱《竹枝词》云:“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原来牧童就是圆观的后身。据此,后人附会杭州天竺寺后山有三生石,为牧童与李源相会处,而“三生石”,也就成为因缘前定的典故。
这段引录的陈典,对照《牡丹亭》关目,发现有两处大相径庭。
第一点对李源与圆观的再次相逢,徐朔方先生与郭汉城先生均定性为信守承诺的“友情”,但从牧童所唱的《竹枝词》看,称对方为“情人”,还要感到“惭愧”,并表示“此身虽异性长存”,可能很难以“友情”相释了(他们是忘年交)。也许是一种含蓄表达的“同性恋”。要知道“同性恋”在中国自古即已有之,到了唐代,也不例外,只不过在传统礼教、社会舆论的高压之下,不敢公开张扬罢了,常处于隐蔽状态。如是这样,把这种性质的“友情”,与杜丽娘、柳梦梅生死相与的纯真爱情相提并论,真有点不伦不类、匪夷所思了。
第二点,显得更重要。徐朔方、郭汉城、黄竹三三位先生都认为“三生石”缘,是表现“夙世姻缘”的代称(即姻缘前定),但《牡丹亭》的《标目》曲文“牡丹亭上三生路”,它表现的明明是“三生姻缘”,也即“三世姻缘”,而不是“夙世姻缘”“姻缘前定”。
为何如此讲?《词海》h对“三生”做了很好的界定:“三世”亦称“三生”“三际”,“世”,迁流。佛教指个体一生存在的时间,三世即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现世、现在、中际)、未来(来世、来生、后际)的总称。
观《甘泽谣》一书所引《圆观》条,李源与圆观的所谓“友谊”,能信守承诺,只及身前与身后两世,不及前世(即前生),故无论如何都说不上“三世”(即“三生”)。
《词源》i在“三生石”条有段说明文字很好:“圆观事,本来是宣扬佛教轮回宿命的故事。后来又有人附会,把杭州天竺寺后面的山石指为三生石,说是李源与圆观相会的地方。”所以,即如好事者所言,也只及两世因果,难及“三生”(三世)。
至于《牡丹亭·拾画》折柳梦梅所唱【千岁秋】曲,“那片石峰前,多则是飞来石三生因果”,又是另一则佛教传说。相传东晋咸和年间,天竺和尚慧理登此山,叹道:“此是中天竺(在印度)灵鹫峰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山由是得名。”(即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仍依黄竹三注)《牡丹亭》这《拾画》折所言之“飞来石三生因果”,是讲的东晋慧理和尚的传说与唐袁郊《甘泽谣》所记圆观和尚事,根本不是一回事。因此,将圆观事以释“三生石”,然后再释“三生路”就已难自圆其说;若以之再释“飞来石三生因果”(此曲已暗示柳杜间的三世姻缘),同样也是明显抵牾的!所以我认为有关“牡丹亭上三生路”之旧注不可用!
为了正确解读“牡丹亭上三生路”,下面我就《牡丹亭》将柳杜生死恋情分为三世(三生),逐一评析之,并进一步说明我的看法。
据《牡丹亭·冥判》折,老判查地府姻缘簿标明:“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也,妻杜丽娘,前系幽欢,后成明配。”姻缘早已前定(即前世)。
为了印证这姻缘前定,《牡丹亭》在第二出《言怀》折,柳梦梅有自白:“做下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说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
在第十四出《写真》折,杜丽娘也有白:“春香,记起来了,那梦里书生,曾折柳一枝赠我,此莫非他日所适之夫,姓柳乎?”又在自画像(行乐图)上题诗一首,后两句为:“他年若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这两折也均暗示了将来柳杜姻缘,红線已牵,命中注定,也即前世也!
而《牡丹亭》在题词中所言:“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又是两世。“生可以死”,乃今世,“死可以生”即来世。
关于这两世,整部《牡丹亭》都是演绎的它们,我分两点详述之。
一、《牡丹亭》到底是正剧还是喜剧,抑或悲剧,我认为是个大悲剧。为何这样讲?杜丽娘为名门淑女,待字深闺,她又是深有教养的多情少女,希望早逢折桂之夫,以成佳偶。但因父母揀名门一例里的“神仙眷”,以至耽误了她的青春,不能早成婚配,在这怨天恨地,感叹自己命如一叶中,于游园后,于香阁小憩时进入梦乡,孰料于牡丹亭上得遇所盼可人,得成欢爱,梦醒之后,不能释怀,几番追梦寻梦不成,为此感伤,忧思成疾,而“坏了性命”,这就是老判惊诧的“岂有一梦而亡之理”!
所以伟大的汤显祖深知少男少女心理生理的特征与需求,洞悉程朱理学的弊端,以先进的人文理念,大胆地写出了在传统礼教的桎梏下,无数像杜丽娘这样青春少女所遭遇的悲剧命运她们的不可明言的铭心痛苦。从《闺塾》到《闹殇》,前半部《牡丹亭》成功地、出色地、感人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二、汤显祖在《题词》中言:“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是善良的汤显祖、不甘心的汤显祖、不屈服的汤显祖的乌托邦!实际生活中,“生而可以死”,为情而献身,在封建社会中,是有的,杜丽娘本身就是;但“死可以生”,现实世界中谁也做不到,也看不到,这是浪漫主义理想。汤显祖在《牡丹亭》后半部却这样写了。这从《冥判》到《圆驾》的数十折戏相当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相当于《孔雀东南飞》、韩凭《青陵台》的化为连理枝、比翼鸟,只不过汤显祖以戏剧舞台上演绎的还魂,实现了这个乌托邦的理想。
《牡丹亭》的后半部“死而可以生”就相当于“来世”。《冥判》中的老判,是很有仁心的可爱形象,他放了杜丽娘一码,给她一“路引”,让她游魂自去来,而免去了轮回之苦(即投胎),为她的再回人世(还阳)准备了必要条件,通过《魂游》《幽媾》《冥誓》再到《回生》《婚走》直至《圆驾》就相当于写足了杜丽娘的“来世”。
所以论述清楚这两点,“现世”与“来世”,加上前所言“前世”,则“牡丹亭上三生路”“飞来石上三生缘”就无一缺少了。其《牡丹亭》剧所体现的深刻意义就是在这“三生路”上体现的。
当然这是我学习《牡丹亭》剧有所心会的阐发,是否符合《牡丹亭》的实际,还得由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的直接宣示来证明。
回答“牡丹亭上三生路”的就是《寻梦》折的【尹令】的曲文,要言不烦,画龙点睛,让人一目了然。
【尹令】:“那书生可意呵,咱不是前生爱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则道来生出现,乍便今生梦见。生就个书生,恰恰生生抱咱去眠。”
《吴吴山三妇评》有一段极具卓见的精当点评,写在“乍便今生梦见”之后:“索之三世,了不可得,乃得诺于梦中,如之何弗思。”
这几句,句句均很有斤两的话,余试释之:“索之三世”,是指“前世、今世、来世计三世”。即【尹令】曲文中的:“咱不是前生爱眷”(前世),“又素乏平生半面”(今世),“则道来世出现”(来世);“乃得诺梦中”也就是【尹令】曲文中的“乍便今生梦见,生就个书生,恰恰生生抱咱去眠”;这“前世”没见到,“今世”也没会到,只能希望“来世”逢到。这三世都空(了不可得),想不到游园后于香阁之上小憩,做了一个白日春梦,竟与她一直企盼的才貌出众、风姿俊雅的可人,实现了这三世都不可能实现的欢会。后来这一梦终于成真,与柳梦梅结成佳配。这就是对“牡丹亭上三生路”最好的诠释,也即一梦开辟了通向三生都难以实现的理想之路。
那么是何种神奇力量让她一梦实现三生愿的?也即汤显祖指出的:“但是相思莫相负”,这个“之死靡它”之爱!有了这个“但是相思莫相负”之因,就必然产生了“牡丹亭上三生路”这个果。因而“生者可以为情而死”“死者可以因情而生”的奇迹也就发生了。接着汤显祖又讲:“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理学中人,不可理解,性情中人,自能明了。
故汤显祖又感慨良深地说:“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真,待桂冠而密者,皆形骸之论也。”其识见是何等的深刻啊!
至此汤显祖写此以梦贯穿《牡丹亭》全剧之良苦用心,已坦陈无遗了!而他的敢为时代先的卓越思想,引领时代的先进理念,也于其中得到充分彰显!
以上就是我对汤显祖《寻梦》中三则疑难与《标目》中一则曲文的辨析。俞平伯以其卓识洞见到的《牡丹亭》一剧“文章却很怪,虽有注解,并不能解答多少问题”这一特点,覆盖面很广,几近《牡丹亭》全剧,许多重点折子均如此。《寻梦》更是典型。故我所论之四则,只及《牡丹亭》的“冰山一角”,对《寻梦》来讲也只及一隅。要论之难处、怪处、别出心裁处,还有不少;还需多角度深入揭示、剖析处也有一些。
2018年3月6日改定于有恒斋
a俞平伯:《论诗词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b《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c《寒具》,引自《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d《汇校详注关汉卿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e《中国戏曲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f《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3年版。
g黄竹三注:《牡丹亭》,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h《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i《辞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