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良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对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的新需求,以及传统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的诸多弊端,认为传统模式已很难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新模式很有必要,所以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几点旨在探究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方向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跨境电商 跨境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b)-014-02
我国经济面临深度转型的今天,以电子商务、电子金融、传统国际贸易、现代物流融合而成的跨境电子商务以其服务范围广、交易方便等诸多优势,日益显现出要与传统国际贸易模式“分庭抗礼”的雄心壯志。数据显示,仅2016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就占到进出口总额的23.4%,而“一带一路”发展新蓝图的正式实施,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对跨境电商服务的需求,也对与之配套的跨境电商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传统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在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今天,弊端日益显露,甚至成为制约电商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立足国情,就我国对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的新需求与传统模式不能满足需求间的矛盾,具体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用4PL模式”和“构建大型物流信息平台”三条面向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方向的建议,从而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主要跨进电商物流仍然采用传统的邮政业务、国际快递、海外仓以及国内快递企业的跨国业务等几种模式,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些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1.1 物流周期长,服务成本高
一方面,跨境电商物流面向国际的服务范围以及其涉及的相对境内物流更多更复杂的运作流程,使整个物流的周期拉长;另一方面,复杂的流通环节使跨境电商物流的运作成本远高于国内物流。因此,传统物流模式更适合标准化程度高、容易进行批量操作而产生规模效益的货物,却难以满足多样化、差异化的客户需求,甚至因单件或少量产品物流的高成本而使退换货等逆向物流难以顺畅实现。
1.2 物流服务单一,供应链协调能力不足
传统物流模式下,跨境物流服务主要由少数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提供,业务范围局限于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服务,而且与跨境电商贸易供应链上其他类型企业相对孤立的发展关系,也使传统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缺少拓展业务范围、提供更具增值性服务的需求,加之自身能力有限,因此在客户需求多样化、整个跨境电商交易供应链上各种企业及环节日渐连成一个整体的趋势下,传统物流模式对整个供应链的协调能力更加捉襟见肘。
1.3 信息传递不畅,全程信息跟踪难以实现
由于跨境电商物流的服务范围面向国际,物流过程同时包含境内、境外两段。虽然我国对物流行业的建设以及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带动使境内段信息化水平相对完善,但境内、境外段信息系统难以有效对接,物流信息难以顺畅传递成为束缚传统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突破物流周期长、时效性差、配送错误率高等瓶颈的无形绳索,也让传统模式下物流企业实现为客户提供全程准确透明物流信息的目标变得力不从心。
2 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境电商物流服务需求新特点
2.1 需求多元化、差异化明显
我国作为跨境电商的主要市场,在电商行业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电商模式日趋多元化。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主要包括B2B2C、B2C、C2C等模式,不同的模式具有对货物品类、交易批量、物流时效性等要求不同的特点。B2B2C模式下,主要交易货品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必需品,因此具有需求稳定、批量大、对物流时效性要求低的特点;B2C模式则恰好相反,交易物品以中高端甚至高端奢侈品为主,具有订单批量小、需求不稳定,货物价值高的特点,因此对物流安全性、时效性要求较高;与前两种模式相比,主要面向中低端消费品的C2C模式因其货物特性,以及稳定且适中的需求而对物流时间敏感性弱,面向不同货物的各种电商模式,各自服务的消费者群体、运作复杂度等都有所差异,且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已经连成整体,这就要求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商能够在整个运作过程中灵活应对,与产业链上其他企业密切配合,增强供应链的协调能力。
2.2 需求持续增加,总需求量增大
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贸易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经济领域中付出努力和取得成果的折射。其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跨境电商取得发展的前提,据统计,我国人均GDP在2016年已经达到8260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国内消费者对国外高质量、多种类的商品需求大幅增加。其二,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我国近年兴起的电商巨头,敦煌网、兰亭集势等跨境电商平台以及支付宝、财付通等网上支付平台,在方便我国跨境电商贸易顺利进行的同时,逐步推动我国跨境电商走向成熟,展现出我国互联网电商的力量,数据显示,我国在跨境交易中使用电子商务的比例高达61%,而美国却只有46%,这表明中外贸易过程中我国更习惯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其三,2015年正式实施的“一带一路”规划蓝图在政策上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高地,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加,监管模式也已初成体系;经济方面,一带一路为我国跨境电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环境,沿线国家发展水平不同,特别是中亚、东亚等经济发展较缓的发展中国家产品的数量、质量难以充分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所以多边贸易甚至是国与国之间的直接贸易应运而生,给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跨境电商物流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3 更高的信息化水平要求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要想从容应对跨境电子商务庞大的交易量并满足日趋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就必须面向整个供应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类型企业保持密切配合,从而对客户所需物流服务的物品交易时间、交易数量、物品特性等信息进行收集、处理、预测并规划出最合适的运作流程、运输方式、物流路线。此外,跨境电商交易周期长、退换货麻烦等特点,使消费者对商品物流信息的查询尤为关注,因此境内物流企业信息共享,以及与境外段的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包裹的全球有效追踪已经成为我国商家对跨境电商物流提出的新要求。
3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发展新方向
3.1 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继续发挥制度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支持,宏观层面上,首先,相关部门应加紧研究、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出台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长远规划;其次,积极发挥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影响力,加强与相关国家的交流,通过签订合作协议、针對跨境税收、关税优惠等问题提出谈判与调解机制,以加速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微观层面上,政府部门应在对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事实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出台资金、税收、商检等方面对应的政策,完成电商物流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升配送效率,同时继续鼓励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对海外直邮、保税发货等新型通关模式进行探索,在原有一线城市的试点基础上深化试点城市的推广,逐步辐射二、三线城市,最终以点成线带面,探索出新型物流模式。
3.2 助力跨境电商物流继往开来的4PL
融合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检验检疫、金融服务及跨境电商的4PL模式是对供应链技术的拓展,有助于构建新型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模式,对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和提升跨境物流的供应链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一,能够通过跨境电商物流与其他产业链相关企业的通力合作,营造出良好的资本及金融市场、高效的通关环境,打通跨境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的联系通道。其二,以供应链思想为指导,结合先进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跨境物流企业能够提高高端增值服务能力和供应链处理能力,实现企业采购、供货、信息化建设等在内的无缝链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服务能力。
3.3 构建跨境电商物流信息平台
加强跨境电商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是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首先,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应加强与跨境电商企业的交流协商,合理分担射频识别、条码、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的成本,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使供应链信息传递更为流畅,同时,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应联合行业协会,以促进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长远倡议视角,加快包装、流通加工、仓储、运输以及装卸搬运等物流环节的标准化建设,为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前提。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下,我国相关部门及大型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应利用政策支持,加大与境外政府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物联网、“互联网+”、智慧物流等技术优势,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合作重点,逐步构建差异化的信息平台,并将相关企业整合在平台之上,通过设置相应功能模块来实现业务之间的连接以及需求者的信息查询,最终形成具有信息收集、存储、处理等功能,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的大型物流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夏恒,马天山.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05).
[2] 周倩,卢斐,姚娟.跨境电子商务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分析[J].现代服务业,2016(03).
[3] 赵广华.破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难的新思路:第四方物流[J].中国经贸导刊,2014(09).
[4] 李旭东,王耀球.跨境电商多元模式下跨境物流企业服务功能整合优化[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5] 欧阳明慧.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06).
[6] 谢宏武,刘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7(01).
[7] 穆沙江·努热吉,何伦志.“一带一路”为跨境电商提供政策高地[J].人民论坛,2017(02).
[8] 汪琛.“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