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三个原则等几方面来探讨高中英语教学语言的得体性,并就如何做到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语言的得体性
【作者简介】林丹,福建莆田华侨中学。
目前在中学英语课堂,有些英语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得体性,因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课堂教学语言的得体性,并就如何做到提出几点建议。
一、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阵地,教师要通过课堂来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课堂语言是专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书面语的演绎、口头语的提炼是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它有别于专业的科学术语、也有异于夸张灰谐的艺术用语。英语教学在总体构建上,特别重视语言运用,注重听说和交流,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界的共识。但是,英语教师在重视语言的流利性与准确性的同时,还要注意英语教学语言的得体性。
二、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作用
首先课堂语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堂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能陶冶学生性格、情操。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
三、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得体性
要谈到课堂语言的得体性,首先要了解何为语言的得体性,语言的得体性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哲学家Grice 提出的配合原则即人们在对话的过程中,都相信两个人说话的时候是互相配合的,配合过程中,都有不言而喻的信念。
2.社会学家Goffmand的面子理论。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公共场合的自我形象或面子需要受到尊重。如果说话人说了对听话人的面子威胁的话,那么该说话人的行为就被认为是威胁面子的行为;反之那么该说话人的行为就被认为是保留面子的行为。
3.语言学家Leech的礼貌原则即尽量少表达不礼貌的信念,尽量多表达有礼貌的信念。
四、如何做到课堂教学语言的得体性
要做到课堂教学语言的得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提出的行为对说话人(speaker, 简称为 s)与听话人(hearer, 简称为h)构成吃亏——获益(cost—benefit)的程度不同,语言的得体程度各异。具体地说,使听话人越吃亏,就越不礼貌;而听话人获益越多,就越礼貌,也就越得体。比如,我们可以举出以下的例子(教师为s学生h):
1) Peel these potatoes. Cost to h less polite
2) Hand me the newspaper.
3) Sit down
4) Look at that.
5) Enjoy your holiday.
6) Have anther sandwich. Benefit to h more polite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认为对学生具有消极结果的行为要把cost 减到最小限度,而认为对学生具有积极结果的行为要把 benefit增到最大限度。比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表演,而有些学生并不很主动,这时,作为教师要把他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对他们的benefit表现出来。
2.语境一致的情况下,话语的间接程度不同,其得体程度也不一样。其原因是:
(1)话语的间接程度不一样,话语的得体程度也不一样。语言越间接,对听话人来说可选性越大,也就越礼貌,语言也越得体。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要叫学生回答问题,有多种说法:
7) Answer the question. indirectness less polite
8) I want you to answer the question.
9) Will you answer the question?
10) Can you answer the question ?
11) Would you mind answering the question?
12)Could you possibly answering the question? More impolite
从7)到12)六个句子中,话语的间接程度与允许听话人不履行某个特定行为(answer the question)的可选性相关。其实,间接策略的关键是:使该指令更倾向于否定选择,这样一来,听话人就更便于作出否定回答,从而避免了对听话人的cost, 所以也就显得更礼貌,更得体。
(2)话语越间接,其祈使的语气越弱,也越委婉,因此更不具有命令性,也就显得更礼貌,更得体。
3.说话人s与听话人h之间的社交距离决定着一方对另一方的权威性。而话语的尊重程度取决于双方的性别,双方的地位、年龄的差距以及双方的亲密程度等。
鉴于英语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以便能得心应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做到语言得体,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積极性。
参考文献:
[1]何振苓.浅谈教师的课堂语言[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