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认知心理学的关键性理论,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能科学衔接英语理论与实践教学,实现有效英语教学,更能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联结主义理论;大学;英语教学; 应用
【作者简介】付艳姣,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以及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点。联结主义理论和语言学习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起到不可轻视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根据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特征等,借助行之有效的路径,多层面灵活应用联结主义理论,优化创新英语课堂教学,完善学生英语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英语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实践等能力,具备较高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联结主义理论
联结主义理论是一门在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基础上阐释人具有的认知能力。联结主义是神经网络实现平行分布式知识表征以及计算的理论性框架总和,在权重科学调整下,网络联结关系以及网络功能得以改变,并行分布处理模型是其关键性概念。联结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又被称之为联接主义、连接主义等,联结主义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到多个学科领域,语言学、生理学等。同时,联结主义理论具有多样化特点,比如,浮现特征、分布式表征,和语言学习密切相连,这是因为学习是联结主义网络模型的显著特点之一,能够帮助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联想记忆,不断掌握并内化语音、词汇、句法等知识点,高效学习语言知识,在积累语言知识经验中提升语言综合实践能力。
二、联结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借助浮现特征,培养学生英语听、读能力。应用语言实现交际是学习语言的根本性目标,语言交际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知识又包含语音、语法、词汇几个方面的习得,而在语言技能方面,听与读技能尤为重要,属于学习语言过程中的输入型技能。同时,联结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浮现特征,将其应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强化对班级学生的英语听读训练,提高英语听和读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多层次深入了解联结主义理论基本内涵、具体特征等,借助联结主义浮现特征,深化英语听和读教学环节。以“Growing up”为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联结主义理论浮现特征入手,创设良好的听与读环境,合理讲解“Growing up”课题知识点,巧设课题课堂问题,引导班级学生进行针对性听以及读实践,在具体化情境中相互探讨“Growing up”课题问题。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回答情况,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课题教学,巧借联结主义理论浮现特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当学生大脑中汉语和英语语言规则分布方式大致相同后,大脑单元之间的联结权重相同,便会形成正确的联结,这是因为学生大脑中已有的汉语知识会对“Growing up”英语学习起到重要的正迁移作用。即使这两类语言规则不具有相同的分布方式,教师可以借助联结主义理论具有的浮现特征,多层面科学引导学生思考,在多次输入相关英语信息之后,学生脑海中已有的联结权重便会发生变化,形成基于英语规则的新权重,利于学生在联结多方面知识中進行合理化思考,在“Growing up”课题听以及听、读实践中合理解决课题深层次问题,在实时掌握“Growing up”课题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培养英语听和读能力。
2.利用学习分布表征,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感知和适应能力。在联结主义学习观作用下,学生大脑已有的学习经历会对之后的学习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同时,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汉语文化素养、认知能力等,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习英语学科中的具体规则,科学掌握重要的英语学习技巧,有效培养英语文化感知以及适应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联结主义理论具有的学习分布表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学习策略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创设良好的英语文化情境,引领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巧妙应用学习和交际策略,在解决课题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英语文化感知与适应能力,为跨文化能力提升做好铺垫。
3.巧借网络取向与联结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联结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网络取向以及联结特征,可以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高校要围绕联结主义理论这一特征以及该理论作用下的无监督学习理论,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合理化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便于学生更好地获取语言与文化信息,在真实交际情境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层面深入把握联结主义理论内涵、特征、优势等,明确其和英语课程教学的联系,将联结主义理论灵活贯穿到英语教学各环节,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此,引领学生高效学习英语学科,在准确理解、掌握、内化英语理论知识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技能,顺利提高英语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梦莉,范琳.联结抑或动态:二语习得中的联结主义理论与动态系统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9(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