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鹏
[摘要]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遵义境内,14日部分红军到达了凤冈县偏刀水一带活动,在两天的时间里,红军战士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抗日救国的方针,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了打土豪活动,捣毁反动派设立的各种苛捐杂税机构,并组织成立了偏刀水抗捐委员会,从而使红军在凤冈与老百姓结下了鱼水深情,为当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使得更多青年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关键词]红军;长征;偏刀水抗捐委员会
中央红军长征于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境内,1935年4月离开贵州。红军转战贵州达数月之久,红军足迹遍及贵州大地,贵州省是红军长征途中停留时间较长的主要省份之一。中央红军在转战贵州期间,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重新回到中央决策层。苟坝会议期间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二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从而彻底扭转了自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开启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断走向伟大胜利的新征程。
在红军走过贵州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广大红军与人民群众建立鱼水深情的动人故事。凤冈——这块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具有悠久历史的土地,也深深的留下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会议进一步作出了红军放弃到湖南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决定,进而决定在川黔边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新的根据地的战略方针,红军继而转兵黔北。1935年1月1日,红军强渡乌江后沿着箐口、敖溪、龙家、松烟两个方向向湄潭挺进。此时驻守湄潭县的黔军八团万仕炯部经凤冈向思南逃窜。5日,红一军团1师、15师和红九军团攻占并进驻湄潭县城,遵照中革军委6日电令,红九军团派军队到牛场、永兴驻防,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斗争。8日,中革军委又下发电文命令九军团以湄潭为中心西至火烧桥(不含)北至永兴场,东至玉隆场、兴隆坝地域南至牛场迅速侦察并绘制地图。由于敌情的变化,逃亡思南驻扎下来等待机会伺机反扑返回湄潭的黔军万仕炯部与赶到思南的追缴军湘军陈光中部的两个师会合。而此时追剿军湘军李韫珩部也由镇远推进到石阡县城一带聚集待命,准备北进。当时流河渡、永兴都驻有红九军团派往警戒思南和正安方向敌人的部队,南面余庆回龙渡江北岸也留有红军警戒部队。此时离凤冈偏刀水不远的漆树坪乡紧靠石阡本庄方向的乌江河闪渡渡口和天桥方向的平头溪渡口成为唯一的警戒防范弱点。在这个地方驻军既可以防守已经推进到石阡一线的追敌继续北犯从河闪渡过江经松烟或琊川(偏刀水)向湄潭方向前进,还可策应余庆回龙渡、湄潭永兴驻下负责警戒的红军队伍。12日,中革军委电令九军团主力仍留在永兴、湄潭、牛场等地域,向凤冈、正安警戒,并派队在湄潭附近之吉州、偏刀水等地,征集资财……。驻守在湄潭的红九军团遵照中央来电指示精神,立即将现有的警戒范围作适当的延伸至凤冈偏刀水一線。1月14日上午,红九军团将驻守湄潭永兴正经锡落坪、天城塘、皂角桥到水鸭子(今湄潭兴隆)各乡场开展革命活动的部分红军百余人与奉命从湄潭县城赶来水鸭子准备去偏刀水的一百多名红军会合,共计二百余人到偏刀水。
红军到达了凤冈县偏刀水,虽然只驻扎了短短的两天,但却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军民鱼水深情。红军进入贵州前,反动军阀恶意宣传污蔑共产党,说共产党共产共妻、奸淫妇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充满了忧虑与恐惧。在如此环境下,红军怎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成为共产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红军来到偏刀水,吓跑了平日里那些耀武扬威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红军战士在偏刀水积极走街串户,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慰问受苦干人,启发他们揭发土豪恶霸的反动罪行,号召广大干人群众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争取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当天晚上,红军分头访问贫苦人家,启发干人揭发偏刀水土豪恶霸,欺压百姓的反动行为。在街上刘帮亮家,红军还召集当地进步人士周绍齐、田恒久、王六清等20余人开会,组织成立了偏刀水抗捐委员会。15日上午,在红军的领导下,新成立的偏刀水贫民委员会负责组织联系全体干人、受苦贫民,造册清理登记;抗捐委员会捣毁了偏刀水厘金征收处,宣布今后偏刀水的干人们做买卖不再缴纳厘金和税款,并将没收的地主财物散发给街上群众。偏刀水有觉悟的干人们开始主动帮助红军散发和张贴“打倒土豪劣绅”“废除一切苛捐杂税”“红军万岁”的标语。当时的偏刀水是反动派统治下的一个较为封闭的地域,就是在这里人们开始对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有了一个认识与重塑的过程。红军的一切行动已经告诉了广大受苦受难的人民,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红军是一支为人民谋幸福的队伍。正是由于共产党和红军的到来,才揭开了偏刀水的历史新篇章。15日下午,红军在禹王宫召开的大会,人山人海,会场秩序井然有序,盛况空前。会议由红军负责人苏同志和新成立的偏刀水抗捐委员会主任刘志刚主持。红军李连长首先登台讲话,然后苏同志宣布偏刀水成立苏维埃政府,下设抗捐、贫民和除奸三个委员会,接着他又向群众宣讲了红军的主张、政策和红军的任务等。会后,红军及全体开会的干人整队从禹王宫的小山门出发,红军在前,群众在后,经米店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游行队伍一路高喊“中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中华苏维埃万岁!打倒土豪!消灭汉奸!”等口号,游行队伍从上街的川主庙一直游到下街的鲁班庙,以庆祝偏刀水苏维埃政府的成立。从红军宣传下,人们逐渐了解了共产党和红军,人民了解了共产党的主张、政策,红军的任务,知道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代表了穷苦人的利益,知道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是什么?知道了抗日救国的方针,正是在红军的启发下,广大人民觉悟有了极大地提高,他们不再懦弱,开始敢于斗争,敢于反抗。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激情熊熊燃起。1月15日下午,军民共同庆祝游行后,驻扎在偏刀水的红军收到红九军团让他们立即回撤湄潭的命令。红色文化专家黄先荣认为,偏刀水抗捐委员会是当时红军占领遵义以后所建立的44个区乡临时政权中的一个,这个临时政权机构,无论从形态上还是从实际功能上,都是完备的,它符合战争环境和长征时期这一特殊条件的政权特征。虽然红军只在偏刀水两天,然而这两天却给广大人民的思想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受压迫的人民开始觉醒了,从此他们不再甘愿做奴隶,红军的行动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当地干人在红军言传身教影响下创作歌谣反映干人与红军短暂相处的鱼水深情,“三教寺来红军,我们干人好高兴,抓毛栗、捧核桃,红军干人恩情深。要抗日,要救国,铲除恶霸,除汉奸,大家一条心。”、“鞭炮响,红旗飘,送红军,泪洒襟。干人们要斗争,团结紧,送红军,红军要回来,大家请放心。”反映了群众和红军依依惜别之情。尽管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但是他们已经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人民不会再被反动派所吓到,白色恐怖阻挡不了人们对红军的向往与反动派斗争的信心和决心。红军走后,在偏刀水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两首歌谣:“我们偏刀水,有了苏维埃。干人们,大家干起来!官僚恶霸,土豪劣绅,交出字笔(地契),投降苏维埃。”、“我有苏维埃,哪个敢来挨,区长、保长和甲长,红军回来掉脑袋。”正是这短短的几天,在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的影响之下,后来偏刀水才涌现出了诸如傅文英、黄培纪、田克武等爱国青年,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不断追求和探索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真理,积极投身于抗日宣传、解放贵州、建设贵州的革命浪潮中。
红军离开了偏刀水,但是红军长征精神却永存,这种精神已成为今天人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正是因为红军当年到偏刀水活动过,所以在1998年5月18日凤冈县被贵州省划定为革命老区。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已经踏上复兴的伟大征程。在新的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遵义人民传承了党的优良传统,长征精神深深地融入了这片热土。在全国人民迈向“十三五”的征程中,凤冈县人民政府积极弘扬长征精神,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带领全县人民奋勇开拓,充分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从文化建设来说意义深远。红军长征在凤冈的这段历史应该铭记。只有铭记历史,人们才会在历史的前行中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增强团结奋斗实现中国梦的干劲。
弘扬长征精神,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思想意识多元、多变。有些干部发生了思想蜕变,不思进取,贪污腐化,失去了对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守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继承革命先烈在伟大的长征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①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革命事业公而忘私,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今天,我们要用红色基因来武装群众的头脑,认真学习研究历史,继承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②长征精神就是弥补共产党员缺钙的最好养料。所以,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党的干部,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让他们知道长征精神是红军在长征这一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磨砺和锻炼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它植根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③今天,我们要继承先烈不畏艰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处处关心和爱护人民,严格执行自己的纪律。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注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特别是红军转战遵义期间,通过实际行动建立了与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红军和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至今仍在偏刀水广为流传。
伟大的长征精神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在一起,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这也正是贵州广大人民需要的力量,对于我们冲出贵州洼地,实现后发赶超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弘扬长征精神就是弘扬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这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过去干革命依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④长征向世人说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干事创业的党,是无数先烈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伟大长征的胜利,也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只是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再宏伟的蓝图都会落空,再美好的梦想也不可能成真。所以,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
坚信只要继承红军长征精神的光荣基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贵州人民就会冲出洼地,实现跨越,必将同全国人民一起迈入小康社会。
[注释]
①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年版:第31页.
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页.
③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组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 新民主主义篇.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56页.
④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