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勇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对外开放暨城市国际化推进大会,就是要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开放强省工作导向和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根据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以“一带一路”为统领深入推进城市国际化,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当好新时代对外开放排头兵。
准确把握形势发展变化,
紧紧抓住机遇
有效应对挑战,
努力变挑战为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要做到勇立潮头,首先必须把握时代特点、顺应历史潮流。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体系进入深刻调整期,国际力量出现“东升西降”“南升北降”的态势。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革,从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宏观形势发展变化与杭州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交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相互交织,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机遇、三大挑战”。
所谓“三大机遇”: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杭州作为“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牵头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17年,杭州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5.4%,占进出口总额的29.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22%,占全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的50%。特别是随着跨境电商综试区和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建设不断推进,杭州有望成为“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二是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宣布了我国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近段时间,国家有关方面密集出台相关政策。7月1日起,1449个税目的商品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达55.9%,汽车整车关税税率由25%降至15%。近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负面清单,放开22个领域的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特别是11月5日至11日将在上海举办规模盛大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重大开放举措,与杭州市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形成叠加效应,将释放更大的政策红利。三是2022年亚运会的历史机遇。“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是城市国际化的普遍经验。继G20杭州峰会之后,2022年我们将迎来第19届亚运会。承办亚运会,既是中央交给杭州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杭州再次提升城市能级和国际化水平的重大历史契机。特别是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新征程,办好亚运会对于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开放的中国、开放的杭州,具有特殊的深远意义。
所谓“三大挑战”:一是全球总需求减弱的挑战。当前全球经济体系仍处于危机易发、频发时期,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缓慢而曲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全球贸易增长连续多年低于经济增长。受此影响,全市外贸出口近些年来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速下滑。2003年,全市出口增长29.2%;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出口增幅降到12.2%;到了2017年,出口增长只有4.3%;今年上半年,出口下降1.8%。像新世纪初那样每年20%以上的出口增长将来很难再出现。二是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挑战。一些国家频频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守成大国遏制中国影响力意愿提升,特别是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对杭州外贸出口带来较大影响,对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引进、企业“走出去”等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美国是杭州外贸出口的第一大国,2017年杭州对美出口624亿元,占比19.7%。根据目前公布的三批共计2500亿美元征税产品清单分析,涉及杭州外贸出口额达61.68亿美元,占全市对美出口总额的66.97%,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13.18%,上半年全市对美出口下降了5.51%,预计将影响全年出口增速13.5个百分点。三是城市之间激烈竞争的挑战。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个城市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都在紧锣密鼓部署新一轮对外开放工作,推出了许多力度空前的政策举措。比如,上海出台的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明确了扩大开放100条举措,其中30多条属于全国先行先试、90条可在年内实施;深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打造前海片区,世界500强中有200多家落户,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超过200%;广州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引进投资610亿元的富士康项目,创造了50天谈判签约、50天动工建设的“广州速度”。如何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机遇与挑战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应对得好,挑战可以变成机遇;应对不好,机遇也会变成挑战。大时代要有大格局,大格局要有大视野。我们看机遇和挑战,不能只看一年两年,也不能只看三年五年,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把握带有趋势性的变化。如果说过去40年主要是解决大进大出、追求超额利润的问题,那么未来我们的着力点要放在全球化配置资源上;如果说过去40年依靠价格和规模优势闯荡天下,那么未来我们要以创新、质量和品牌闻名于世;如果说过去40年实现了产品和资本走出去,那么未来我们要更多地推动文化走出去;如果说过去40年致力于一个城市的增长,那么未来我们要更多地为国家担当、为民族担当。历史上,杭州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新时代,杭州必须以开放强市、以开放繁盛,向世界展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
“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大手笔,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政治智慧,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美好愿景。做好新时代对外开放工作,必须牢牢扭住“一带一路”统领做好文章,在推进城市国际化上下足功夫,不断提升杭州在全国对外开放大局中的战略地位。
↑ 亲密西湖(艾琳/摄)
↑ 吴山脚下是我家(艾琳/摄)
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城市。“一带一路”在浙江形成战略交汇,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必须把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城市作为首要任务。要找准地方参与互联互通建设的切入点,着力增强萧山国际机场国际枢纽功能,拓展加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线,建设11条高铁、6个客运站、9个方向的放射性大型铁路枢纽,加快城市高速路网、轨道交通、运河二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努力成为亚太地区国际重要门户枢纽。要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和eWTP的作用,深化“互联网+贸易+制造”模式,深度参与世界新型贸易规则制定,努力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创新策源地和技术标准、商业模式、贸易规则的输出地。要全面推进“三化融合”行动,深化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互联网国际通道等建设,争创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努力成为融合线下线上、联通世界、服务全球的“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要深化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城市建设,主动对标国际标准,积极打造“杭州标准”,增强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牵头城市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层面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活动落户,提升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参与度、连接度和影响力。
着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大平台。平台是开放发展的空间载体。平台的能级高低,直接关系到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要优化平台布局,坚持“全市一盘棋”,按照“抓大、并小、扶特”思路,坚持“一个平台、一个主体”原则,对全市开发开放平台进行整合提升,形成联动发展、优势互补、功能协同的新格局。要打造重点平台,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并举,全力推动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构建“一区多园”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杭州经济开发区的溢出效应,做大做强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更好发挥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主战场作用。要加大统筹力度,在继续做优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强化市级层面的规划统筹、政策统筹、项目统筹和要素统筹,建立开放平台联动发展、保障产业化项目落地的区域协同和利益共享机制,打造项目从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体系,提升“大杭州”开放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推广杭州美国硅谷孵化器经验,持续提升境外经贸合作区、海外展会、海外招才工作站、海外仓发展水平。
着力发展更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要率先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强不强”。要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继续做强一般贸易,优化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发展新型贸易,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效益,努力构建优进优出的国际贸易格局。要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一把手”工程,把招引高质量外资作为重要方向,以实施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工程为抓手,健全重大外资项目招引、联系和服务机制,着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总部、行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高科技企业,积极推进“湾区之芯”和大湾区企业总部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外资外商最佳服务城市。招商引资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必须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对产业发展统一规划、招商政策统一制定、招商信息资源统一整合、落地项目统一布局,形成各司其职、各有作为的“大招商”格局,绝不允许区县(市)以及平台之间各自为政、比拼政策、“互挖墙角”。要加大“走出去”力度,支持企业加强海外并购重组,拓宽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渠道,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全球化布局,积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着力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新时代扩大开放,必须把推动人文交流合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要全面推进文化兴盛行动,充分发挥“双世遗”综合带动效应,扎实做好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加快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建设,做好丝绸、茶叶、中医药、杭帮菜、金石篆刻、浙派古琴艺术等活态传承,加强城市文化国际表达和传播,打响东方文化特色品牌。要深入挖掘历史人文、旅游休闲、动漫创意、投资创业等特色会展元素,扩大西博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云栖大会、2050大会等会展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引进高端国际会议、展览和国际组织,持续提升本土赛事影响力,大力引进一批国际性赛事项目,努力打响国际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品牌。要充分发挥世界旅游联盟总部作用,持续推进旅游产品、营销、功能、服务、管理、环境国际化,推动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深度融合,努力打响全球旅游最佳实践样本城市品牌。要积极吸引海外学生来杭学习培训,扩大杭州在海外青年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留学在杭州”的良好口碑。要加强国际友城建设与交流,继续办好国际友城论坛,到2020年累计发展友城32对。
着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对一个城市发展来说,营商环境好比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优良,则万物茁壮;生态系统恶劣,则草木凋零。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表面看是经济数字的差距,实质上是营商环境的差距。要对照国际最高标准,对标新加坡、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研究制定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聚焦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变革,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一流营商环境。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现数据“全归集全打通全共享”,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把移动办事之城打造成为杭州的一张“金名片”。要学习借鉴自贸区的创新实践,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外贸领域深化应用,加快打造“单一窗口”升级版,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出入境管理、外国人管理等领域改革,让群众办理涉外民生事项更方便、更快捷。对自由贸易等领域的改革,不是必须要拿到自贸区的“牌子”才能做,杭州同样可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 湖滨之夜(吴海平/摄)
着力集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人才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也是城市国际化的第一要义。必须牢固树立全球人才观,深入落实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的意见,健全国际人才引育留用机制,以一流人才支撑世界名城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国际化人才。深化“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重大科创平台作用,加大力度引进国际创新资源,打造全球创新资源汇聚的创新开放合作标杆城市。深入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和“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继续办好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会一赛”,加快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建设,集聚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国际化人才。深入实施“开放育才六条”,组织开展杭州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养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各领域高端人才。要加快推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和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继续深化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制度,持续优化国际化人才管理服务,打破人才国际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国际人才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
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确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其中许多政策举措就是对杭州提出来的。这些政策举措,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抓住了杭州对外开放工作的“牛鼻子”,而且直接关系全省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我们要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省委对外开放重大决策部署在杭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全力做好亚运会筹备工作。要坚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打好一场“有准备之仗”,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加快推进亚运场馆和亚运村建设,以一流标准、一流水平把2022年亚运会办成一届精彩、成功、圆满、令人难忘的盛会。要发挥重大赛事对城市发展的牵引作用,把筹办亚运会与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城市品牌、推进全民健身结合起来,使筹备亚运会的过程成为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过程,成为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第二,打造跨境电商综试区“升级版”。随着自贸试验区推进和跨境电商综试区数量增加,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边际效应正在逐步递减。要推出新一轮杭州综试区创新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主动承接自贸区辐射溢出效应,复制成熟经验政策,办好“数字丝绸之路”国际峰会,深化制度国际化、通关便利化、监管最优化、服务全程化等全流程创新,大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全球最优跨境电商生态圈,打响杭州“新零售”品牌,建设新型贸易中心。
第三,提升eWTP杭州实验区发展水平。全面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鼓励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全球化布局,加强与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等平台对接,开展贸易便利化合作,推动平台秘书处正式落户杭州,主动参与世界电子贸易标准规则制定,促进市场层面、制度层面的创新探索与联动发展,拓宽世界电子贸易进出口双向通道。
第四,加快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和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要全面落实国家扩大金融业开放的政策举措,依托钱塘江金融港湾“1+X”空间布局,持续招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财富管理机构和上市公司投融资总部等落户,加快培育金融服务企业,共建中英“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一流财富管理中心。要大力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发展,探索设立金融科技产业引导基金、海外并购基金,发展金融科技孵化器,高质量办好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博览大会,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努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第五,举全市之力把大江东打造成为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要自觉把大江东发展置于“大湾区”建设格局中思考和谋划,瞄准国内省内先进标杆,迅速开展“对标”专项行动,自我加压、全力推进。要确定主导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加大现有产业平台整合力度,着力打造若干“万亩空间千亿量级”重大产业平台。要用特色小镇的理念和方法改造提升产业区块,做精做强产业新城中心区,加快推进人产城融合。要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完善与周边城区联动发展机制,创新“飞地”管理办法。通过“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努力把大江东打造成为大湾区核心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例。
↑ 富阳东洲码头(徐昱/摄)
第六,大力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服务业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要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落实金融、电信、旅游、专业服务领域开放便利举措,扩大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高附加值服务产品出口。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推动服务贸易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打造数字服务、文化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等四大服务贸易集群,促进服务业开放融合创新发展。全面落实《杭州—香港高端服务业合作备忘录》,探索建设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引导香港高端服务业在杭集聚。
第七,加快建设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和特色街区。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充分发挥电商之都优势,主动对接上海进博会,依托专业场馆、商业综合体建设进口商品展销中心,扩大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重要资源性产品和中高端消费品进口,更好承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特色街区是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是市民休闲购物、娱乐消费的汇集地,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要制定实施商业特色街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延安路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示范街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第八,高水平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是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要按照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机场的目标,大力提升杭州空港国际能级,增强萧山国际机场通达能力,争取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0万吨,国际及地区通航点达到50个以上。要学习借鉴上海虹桥商务区的经验做法,依托空港交通优势与开放优势,集中力量打造核心区,构建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体”的立体街区网络,加快形成以高端商务商贸、临空现代服务和航空物流为重点,以会展、文化娱乐为特色,其他配套服务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打造服务全省的高端商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