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晨曦,88岁的退休教师唐延禄第一个来到学校,他把教室门一张张打开,再拿起扫帚打扫卫生,然后在教学楼前迎接一个个到来的孩子们上学……27年来,他每天都是学校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这所他亲手建立起来的学校——天天乐小学,位于湖南省祁阳县羊角塘镇狮城村半山腰上,周边都是崇山峻岭。由于地处偏远,学校很长时间招不到老师,他让两个孙女辞掉收入不错的工作回校教书。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几间破旧的瓦房变成了设施齐全的教学楼,1个班10多个学生增加到7个班150个学生,数百名孩子从这里走出大山,放飞心中的梦想与希望……
退休教师重办山村小学
狮城村是个只有400来人口的小山村,生长在这里的唐延禄,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物理系。1981年,因工作满25年和身体原因,51岁的唐延禄从祁阳县羊角塘区中学退休后,回到了村里定居。1984年,他被选为村主任。
唐延禄上任就带领村民修筑村公路。几个月后,一条6公里长的盘山公路终于建成。路修通了,唐延禄又带领村民架通了一条4公里的低压电线,村民从此告别了点煤油灯的日子。就在他雄心勃勃准备带领村民干第三件事——建設狮城果园时,1990年下半年村里唯一的一所学校——狮城小学,因为在此工作了20年的一名教师生病调走,没有人愿意来此任教,上级只好决定停办。想到孩子读书今后要翻山越岭到10多公里外的铜银中心小学,家长们都很焦急。
“狮城村不能没有学校,没人教书我来教。”关键时刻,61岁的唐延禄挺身而出。1991年,他主动辞去村主任,与时任村妇女主任的陈文英一起将停办的学校重新办了起来,起名为天天乐小学,由他担任校长。学校办了一个教学班和一个幼儿班,收了18个孩子,唐延禄把家里积攒的820元钱拿出来做了办学经费。
就这样,退休10年的唐延禄又走上了三尺讲台。讲台上他思路清晰、声音洪亮,板书工工整整。缺少老师他就同时给几个年级上语文、数学课。
学校开办之初人手少,所有事务都由唐延禄和陈文英两人亲力亲为。没钱买桌椅,他们自己动手砍竹子做;教室地面坑坑洼洼,他们一担担挑来泥土、沙子,一脚一脚地将地跺实、铺平。陈文英的丈夫陈智军和女儿都在深圳,他们多次提出让她去团聚,还帮她在深圳一家幼儿园找到了一份当园长的工作,薪资比天天乐小学高出许多倍,但她考虑再三,还是坚持与唐老一起继续办这所山村小学。
学校开办的第二年,学生达到了80多个,唐延禄和陈文英实在应付不过来,只好把村里高中肄业的黄彩霞请来帮忙。黄彩霞从小品学兼优,高二那年因家中房屋半夜突然倒塌,母亲重伤,父亲不幸去世,她辍学回家照顾母亲。黄彩霞十分珍惜到村小学当老师的机会,教学格外用心。
27年撑起留守儿童一片天
担任校长和任课老师的唐延禄,一心扑在教学和管理岗位上。为了节约经费开支,他自己动手制作教具。那些圆柱体、三角形、正方体教具,都是他拿锯子锯下木头、一刀一刀慢慢雕刻出来的。20多年来,他一共制作了500多件教具。教室漏雨,他搭着楼梯上房换瓦;课桌烂了,他自己维修。
由于唐延禄专心办学、爱护学生,相邻三个村的一些村民也愿意把孩子送到天天乐小学读书。许多孩子需要走过弯曲狭窄的小路和田埂,露水常常打湿孩子的裤脚,还经常有孩子不小心摔倒在田里,一身泥巴来到学校,冻得直哆嗦。于是,唐延禄就早出晚归修路,3年里终于把这条4公里山路整平了。又拿出1万元退休工资,买来水泥、沙子将部分路面硬化。
天天乐小学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这些年来,共有30多名留守儿童考上了中专和大学。逢年过节,唐延禄都会收到学生的各种问候。
天天乐小学是一所私立学校,收费标准可以在规定范围内自由制定,但学校一直按照最低标准收取。唐延禄给学生上了27年课,不但没拿过一分钱工资,还把自己的退休金和家中积蓄拿出来贴补办学的开支。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他说:“我们办学的目的是让留守儿童有学上、上好学。”话虽质朴,却透出了他对学生浓浓的爱。
教好孩子,先要提升教师自身的学识水平。陈文英和黄彩霞都没有上过大学,知识相对薄弱。唐延禄鼓励支持她们报了湖南科技学院的成人高考,最终她们都拿到了大专文凭,为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天天乐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毕业成绩几乎年年名列全镇前茅,在全县也是排名靠前。教学质量高,学生也多了起来。学生多了,破旧的瓦房已经容不下了。2007年唐延禄与陈文英一起带头捐款,发动全村村民集资修建新校舍,又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募集资金,总共筹资18万多元新盖了一栋两层楼的校舍,极大改善了师生的教学条件。
孙女的爱心接力
唐延禄的大孙女唐千红,2005年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应聘在昆明、深圳的职业中专和中学当语文和英语老师。当时,天天乐小学发展到了5个教学班、学生近100人,急需增加一名老师。情急之下,唐延禄催促大孙女回天天乐小学教书。
接到爷爷的电话,唐千红开始并没有答应。她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在沿海发达城市找到一份工作,月薪6000多元。而天天乐小学月薪只有1000多元,何况丈夫也在深圳发展。但禁不住唐延禄苦口婆心的劝说,唐千红最终答应了。可来学校后她还是安不下心来。在这里,教师没有办公室和寝室,睡觉、办公只能回家。除了给孩子上课,教师还要轮流为学生煮饭烧开水,与学生一起擦桌子打扫卫生,每周只能休一天。教学条件艰苦不说,更让她担心的是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基础比不上城里学生,教学难度大。
于是,唐千红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回深圳,被唐延禄拦住了:“你留下来我就多活几年,你离开我就少活几年。”爷爷“以死相逼”,唐千红含泪放下行李。如今,唐千红已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和校教导主任。
2006年,唐延禄的小孙女唐鲜花高考失利,准备外出打工,唐延禄却要求她留在天天乐小学教书。为了提升自己,唐鲜花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毅然报考了湖南科技学院的成人高考,通过函授学习拿到了大学文凭,现在是四年级的骨干教师。
2016年,祁阳县教育局将天天乐小学的发展纳入了村小建设规划,拨款43万元在老教学楼旁新建了一栋9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兼宿舍楼,解决了学校缺少教室和教职工办公、住宿用房问题。
更令唐延禄欣慰的是,学校300多个毕业生以及教师家属都十分关爱这所小学。他们或给学校捐款捐物,或回校教书育人。付彩云、付桂英姐妹俩高中和师范毕业后,自愿放弃去大城市工作,回到天天乐小学教书。
现在,88岁高龄的唐延禄已不再专职任课,而且早已把校长的接力棒交给了陈文英,自己做学生的安全管理等工作。尽管如此,他每天仍然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早上开门搞卫生迎接学生,白天抽查师生的教学与学业情况,晚上还要打着手电筒到学校来巡查,督促寄宿生按时晚自习、就寝。发现学生踢开了被子,他轻轻地扯起盖上,以免受凉感冒。看到三四岁的幼儿班孩子想爸妈哭鼻子,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果进行安慰。学校周围的路边有山上滚落的石头或其他杂物,他立即动手清除。
唐延禄27年义办山村小学的事迹令人动容,因而也获得了政府与社会的各种嘉奖。2018年6月,他上榜“中国好人”,成为享誉全国的敬业奉献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