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作文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棵小桃树,怀抱着梦想的种子,艰难地伸出一点新绿,再到轰轰烈烈地想要开花,历经风雨,又慌乱地零落。虽然曾千百次地俯下身去,但总会有一颗花苞,在枝干的顶端晃动,闪烁着淡淡的微光。
请坚信,总有一天,梦想会开花!
【语句集萃】
1.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解读:“纤纤的生灵”本就弱小,再加上一场风雨的摧残,枝条在风雨中“慌乱”得毫无方向,而片片桃花落地的情景更让人感觉凄凉。桃花第一次开,本应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但在风雨中却“哆嗦”“慌乱”了。拟人修辞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小桃树在风吹雨打下的无助情状。
2.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解读:瘦是一种形态,黄是一種颜色。又瘦又黄,就只能说是一种病态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点出了小桃树此时的状态——像人一样,充满了委屈。
3.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解读: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做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还处在一个肤浅的阶段,体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幼稚天真。
4.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水蜜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解读:肉是一种质感,粉是一种颜色。好好想一想,如果一朵花既没有质感,又没有好看的颜色,那就实在太不起眼了,不是吗?
选段中,作者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的单薄弱小;又运用拟人修辞,将花开得惨白状比做患了重病的姑娘,尽显小桃树的凄惨。
5.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解读:选段中,作者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桃树像雨中的天鹅一样,任凭风雨摧残,是多么的孤独、无助与绝望。紧接着,笔锋陡然一转,发现“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这里将“欲绽的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体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阅读链接】
远去如花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日子,一直慨叹自己生命中的那些幸福过、快乐过的往事都已逝去,无影无踪,汹涌地奔向眼前心底的,似乎都是不被预料的挫折和坎坷。就仿佛人生一下子进入了漫漫长冬,春暖花开却成了遥不可及的梦里风景。
想起春暖花开,便想起那一年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当代课教师时,班上一个叫李叶叶的女生。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甚至连电都不通。每一家都是破败的石头房,斑驳腐朽的木板围墙和院门。正值夏天,我去李叶叶家家访,一进院子,立刻被一片花的世界包围。满院的花儿,在风中轻吐着缕缕芬芳,一时间,我愣在那里。之前也曾走访过许多学生,几乎每一家院里都凌乱至极,不是堆着木头就是石头,像眼前这片炫目的灿烂,让我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李叶叶的母亲告诉我,那些花都是李叶叶栽种的,而且每天都去井边提水浇灌,已经三年了。十三岁的李叶叶对我说:“我不喜欢院子里那么脏、那么乱,虽然我们每家都很穷,可是种些花也不用花钱,就是多去提几趟水,又能累到哪儿去!老师你看,这一院子的花,出来进去的,看着心里也舒坦!”
第一次,在这个贫困的山村,我看到了一种美好的希望。之前,看着每一家的萧条,看着每一张脸上的麻木,心里就泛着无由的沉重,似乎只有在那些学生的脸上,才能看到一种生机,却也担心他们以后会像父辈那样在这贫穷的风霜里沧桑了笑容。
还有一年,客居在沈阳。那时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这个城市里艰难地为梦想而奔波劳碌。住在城市边缘的一个破旧的二楼里,每天要穿越大半个城市去上班,基本两头不见太阳。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直至世事的风霜让心中的梦想蒙尘。
一个周日,起得晚,推开窗,很好的阳光,六月的空气带来城市外的清新。蓦然间,我闻到一种淡淡的清香,四下张望,见对面的平房里,一个女人正往窗台上摆花盆,花盆里绽放着几朵小小的淡黄色的花。这一刻,向来对花卉不感兴趣的我,忽然间仔细端详起那盆花来。植株极矮,花朵也小,一种很浅淡的香,似乎随时都会消散于空气中,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嗅到。虽然我根本不认识那盆花,但在那个上午,却被它长久地吸引了目光。
终于,午后去向那个女人请教,那是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我知道,她在附近的一所郊区中学当老师,很坚强也很乐观的一个人。她告诉了我花的名字,但是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而且这花的生命力极顽强,长久不浇水也不会枯萎,冬天的时候也冻不死,天暖了会自然长出新的枝叶,然后开花。她说:“我很喜欢这盆花,它陪伴我好多年了,也许,我是需要它的那种顽强的精神来鼓舞自己吧!”
是啊,这样的花儿和她的确很像。花儿只要有阳光、空气甚至极少的水就能存活下来,并美丽绽放;而这个残疾女人,亦是如此,只要心中有希望,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都会对生活露出最真诚的笑容。
在一个很深的夜里,我想起了那些远去如花的幸福和欢乐,也想起了与花相关的几个人,心里便轻松了许多。生活或许并非如我想象般艰辛,或许只是我的心里已经太久没有拭去那些梦想上的尘埃;而且,在那个夜里,很巧的,上网,竟看到了当年的李叶叶在大学里发来的邮件。她说:“老师,还记得我当年种的那些花吗?今年又开放了,现在是我妹妹在照看它们!我的家乡已经变样了,再不像当年那样贫穷,而且,每家的院子里都有花儿在开放……”
是的,那些花儿谢了,来年依然会开,它们永远不会丧失开花的心。而我生命中那些逝去的美好,也定会如那些遥远的花儿般,次第绽放,一一重来!
(作者包利民,选自《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有删改)
读后一思
1.结合语境,品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2.文中出现的两段回忆,对花的描写和对人的刻画两相对照。试选择其中一个片段,进行简单的品析。
3.请以“梦想是……”开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话。(答题纸自备)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静 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1.“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一句中的“漏”字能否换成“露”?为什么?
2.请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把第一节诗中的优美画面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答题纸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