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与事

2018-09-06 02:49
新民周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向阳母校儿子

梦幽鼾声响

李孝存

深夜被一泡尿憋醒,在睁开眼时,我的妈呀,没被吓死——眼前几乎贴到我鼻子的是一个硕大无比的脑袋,瞪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正在死死地盯着我看。我本能地想坐起来,可是距离太近无法动弹,只能说:“大叔,有事么?”老头发觉我在问他,扭头便走,回到自己的床上躺下,背过身子,也不吭声。

我在惊魂未定之下去了卫生间。回来躺到床上,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幕,不敢入睡,无奈想着想着,还是睡着了。不知睡了多长时间,梦中总觉得有风吹过脸庞,还带着哨声。我努力睁开眼睛看,那老头正嘬着嘴,稳稳地坐在从他床前搬来的椅子上,对我吹口哨。我有点愠了,坐起来道:“干什么呀?”老头还是没有吭声,搬着椅子回到他床前,上床装睡。我睁着眼睛不解地看着他的背影。经他这一折腾瞌睡也没有了。直到黎明去卫生间洗漱完,出门时也没有看到他翻身睡醒。这一幕是我去兰州做白内障手术时,在两人间病房遇到的真实情景。

老婆探望时看到我无精打采的样子问:“昨晚没有睡好么?”我向她们描述昨晚上的事。旁边的女儿哈哈大笑。“你还笑,没把我吓死!”“是你打呼噜,吵到人家了呗。”老婆说,“回来给老人家道个歉。先赶紧去检查吧。”我睡眼惺忪跟着她们向二楼走去。

检查完回到病房,老头的女儿笑着说:“吓到你了,我们要暂时回家住。你们好好休息吧,明天还要手术呢。”老婆道歉说:“对不起,吵扰您了。”老人家这时开口了:“没事,你们休息,我们先走了。”

下午很快就检查完了。吃完晚饭后老婆说:“晚上就你一人,好好休息,明天手术。”我女儿笑着说:“看把老爷爷气跑了,你住单间吧。”这一晚睡得非常香,醒来时已经天亮了。一直到做完手术,三天后出院也没有看到那位老人家。

到家几天后,大连襟一家大老远赶来探望我。我们聊到很晚,看着他们瞌睡的样子,不忍再聊下去,就张罗如何休息。老婆和她姐去了楼后娘家。看看时间不早了,我拉连襟睡我家大床。

夜深人静,微弱的月光照在窗帘上。我慢慢地进入梦乡。不知道什么时间,被鼾声吵醒,鼾声悠扬多变如同惊雷共鸣。又不忍心叫醒连襟,我于是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不知挨过多少时间。也许是我的转辗反侧,搅扰了他吧。他睁眼看我:“还不睡?”我幽幽而答:“您在拉鼾呀。”话音未落,其反转侧身,鼾声如故。我终于也体验了一把病友老爷子的苦恼。

和儿子处朋友

朱宜尧

儿子小时候特听话,屁颠屁颠地跟在我后面。可升了初中,儿子判若两人,什么事情都和我对着干,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这不,最近学习成绩下滑,加上身体稍微偏胖,面临初中升高中那50分的体育考试,又是懵懵然。

我让他制定暑假计划,要他尽可能按计划走,还买了小闹钟准备每天提醒他早起。我花费了一天时间,把下学期的古诗文打印成可攥在手里的“豆腐块儿”,塑封成片。每个“豆腐块儿”六张纸,家里、车里、兜里,凡是儿子能接触到的地方,都会有。背会的,必须上墙挂着,每天几分钟,重复背诵。

要求他背的,我也背诵。要不然,没有说服力。

语文如此,英语也是如此,单词必须背会,课文也要掌握一些。不过话说回来,我的英语,这些年就饭吃了,无心再学,只能靠儿子自己了。

儿子有点改变,因为聪明,背古诗文比我强多了。我夸他:“你肯定行,我当年如何如何,就凭你这聪明劲儿,肯定差不了!”兒子心花怒放。

再接再厉,我写了个留言条一“儿子你应该努力学习!当你到了我们这年龄的时候,你会因为有个美好的青春而骄傲!”

有时候,我现学现卖。听一位老师讲,河水分上、中、下游。上游的水清澈明朗,浪花晶莹如玉;中游的水汇集了上游的泥沙等,就没有那么清澈了。等到了下游,河水就更不好了,汇集的泥沙更多,浑浊不堪。

没等说完,儿子已经明白啥意思了。

我也锻炼他的独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让他自己动手,让他体会到肩上的责任。儿子真就可以,袜子、内裤自己洗,还为父母刷鞋。家里的碗筷也能经常洗涮。这回,我心满意足了。和儿子在一起,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我们一起分析,哪对,哪不对,对在哪,不对在哪。

和儿子处朋友,其实也简单,别担忧他的未来,我们别急着老去。和儿子处朋友,收起家长的唠叨,要知道,他不仅是儿子,还是一位朋友。做家长的只是比他早学了几年。他不会的,就教他。他不懂的,就告诉他。他需要的是指导,而不是唠叨。要知道,成长的路上再没有比父与子、母与子更幸福的陪伴了。互相温暖,才是最幸福的。

乘我还未老,帮你去寻找

王泠一

这是一个涵养情怀的年代,每一个孩子-都闪烁着初心的光芒。

是否要帮助孩子实现她或他的愿望,对我来说并不是必答题;只是我选择了必答。帮助郑善匀同学寻找她“失散”12年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就是一个案例。

我认识郑善匀的时候,她在田林三中读初二。当时,她的父亲郑贡达和我都是徐汇区政协委员。接着,姑娘去徐汇中学高中磨砺,后来在上海大学求知,如今在大洋彼岸留学。

去年她回上海探亲时,先是陪徐汇中学的高中生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就大国北极战略采访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权威杨剑研究员。她还陪田林中学的初中红领巾,去采访、慰问同一个社区的志愿军炮兵战斗英雄陈斌老人。她也替父亲去还愿,采访了父亲的母校建襄小学,和陈静校长交流的是建襄体育的特色和女排精神。而她的文笔及取舍已经很成熟了,采访记都在权威报刊上全文刊登。她自己的小学母校离建襄其实很近,就是向阳小学。但她小小的年纪,却显示出道不明的“近乡情更怯”。她的犹豫心态是——“不知道如何为小学母校做事情”,于是,徘徊了好一阵子终究没去成向阳小学。其后一年,她不断地向我表达对小学母校和老师的思念,或暗示、或明示,希望我能够为她母校做些贡献。

我答应了。不久,时为天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张健慈安排我和向阳小学范建军校长结识——郑姑娘读书时的洪雨露校长就是她的前任。于是,社科院文明办和向阳小学就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设计,这些设计都有助于丰富天平德育圈的案例。其中,有一个可以持续展开的项目,是今年6月成立了学生社团“鲁迅知己社”。

郑善匀就更高兴了。由鲁迅,她格外怀念当时执教她五年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夏靖词。郑善匀说,夏老师关于课文《少年闰土》的教学设计令人难忘。

但是从2006年6月毕业至今,毕竟12年过去了,郑善匀和她的小学同学都曾经找过夏老师,却没有确切消息。于是,我主动决定帮助她去寻找恩师。根据她估计的老师年龄和徐汇教育发展概况,我判断夏老师还应在向阳。

果然,原来就是在郑姑娘毕业的那年,向阳小学托管了同区的一所百年老校并改名为向阳育才小学。而夏老师作为骨干就去那里挑起了语文教研组的重担。那里的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对夏老师有三个“一级棒”的口碑,即“普通话一级棒”、“公开课一级棒”、“带徒弟一级棒”。这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可以感到自豪的评价。还有为了备课,她总是不辞辛劳身体力行。有一年夏天,为了上好《薄荷茶》这篇课文。夏老师带着更年轻的五位语文老师利用午休时间,冒着火辣的太阳到小河边采集薄荷,并栽种在花盆里,为的是让学生们在上课时有一个形象直观的了解,而后每一個教室都飘溢着薄荷的香味……后来,她又回到了向阳小学,继续在班主任的岗位上痴迷着少年智则中国智的事业。

我自然很高兴。只是,夏老师在暑假中。为了不打扰她平静的生活,我选择微信和夏老师联络。我本和夏老师毫无交情,难得她没有认为我是骗子。不过对于“大始娘的近影”夏老师却表示感觉“很莫糊”。不能半途而废吧?我想起了鲁迅先生“韧的精神”,“韧”和“愣”也差不多;我就愣是让郑善匀的父母连夜找出来“小始娘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毕业照。尘封的记忆全部激活了。郑善匀当年应该是优秀毕业生,所以和班主任、主要任课老师和洪校长都坐在第一排,她就在夏老师的右边紧邻位置。夏老师还提供了留影老师们的全名。

在合影第一排,他们分别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夏靖词;科学常识老师李桢忠;校长洪雨露;教导主任夏彬;英语老师龚珺;数学老师金建英。夏靖词还告知:洪校长、数学金老师、科常李老师已经退休;夏彬老师还是教导;英语龚老师则在分校任教。至此,我突然觉得这个暑假“我没有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

猜你喜欢
向阳母校儿子
新年话“福”
告别母校
字海拾“贝”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