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采访相关组织者,共议足球从娃娃抓起
本报独家专访记者 李雄峰
2018年5月1 9日,两支代表北京校园足球最高水平的球队——北京八一学校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北京足球最高殿堂工人体育场进行了2017-2018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终极较量,最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队以3比0战胜北京市八一学校队,获得冠军。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以中超水准的信号制作现场直播了本场比赛。来自北京市各区近两万名学生来到工体为两支球队加油助威。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从本届赛事开始,北京电视台将全面参与接下来三年的赛事组织工作,通过相关专题报道、决赛现场直播等方式,更好的推广这项校园足球赛事。
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继去年打造了全国第一家校园足球通讯社——北京市校园足球通讯社之后,今年5月到7月世界杯期间,由北京市校园足球运动协会、北京体育广播主办的“异口童声一小咖解说世界杯”活动又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活动为足球小记者、小解说员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对校园足球以及校园足球文化做了又一次的推广与宣传。
2018年7月17日至29日,第35届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赛如期而至,作为中国最持续、最悠久的青少年赛事,百队杯足球赛为在北京生活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暑期活动,让孩子们在足球活动中获得健康成长。
讓数字告诉我们
我们不妨先罗列一组相关的数字,来感受一下这个春夏,在首都媒体的立体推动之下,北京校园足球怒放的壮丽场景——
自1991年首届联赛举办至今,“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已成功走过了26个年头。26年来,全市中小学校积
极参与,赛事规模逐年扩大,26年的积累与沉淀,已经让联赛成为全市参与度和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体育赛事之一。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天天体育》制片人,本届赛事项目负责人田丰告诉记者:“2017-2018联赛赛季伊始,BTV体育频道就在新闻报道、专题节目以及频道宣传等方面推广北京校园足球的发展。两档新闻节目《体坛资讯》和《天天体育》都设立了校园联赛报道专区,每周保持半个小时的报道时长,BTV体育频道设立了校园联赛的专项记者组,更加深入挖掘校园足球的文化特点。作为BTV体育频道的足球专项周播节目,每周一19:35直播的《足球一百分》栏目设置了专栏,对每周的比赛进行盘点梳理,并且推出多个校园足球文化的专题报道。在频道宣传方面,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的宣传片也以极高的频率出现,让这项赛事成为家喻户晓的足球品牌赛事。截至2018年3月份,有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的新闻、专题报道近100条,时长超过500分钟。”
而由北京体育广播推出的“异口童声一小咖解说世界杯”活动,历时2个月,吸引了全市一百多所学校的500多名中小学生报名参赛。北京体育广播蔡明可台长介绍说:“经过评选,32位进入复赛的选手作品在北京体育广播黄金时间段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累计收到微信投票超过320万票、约31万人参与投票和节目互动,组委会综合网络投票与专家评审结果,全面评估选手成绩,最终选出11人进入‘最强解说团队。”
此外,今年的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赛规模再创近十年以来的新高,总共吸引京城764支球队,通过8大赛区、11个赛场的预赛,直到决战奥体,总共进行了1523场比赛。这13个组为:混合组U6、U7、U8、U9、U10、U11;男子组U13、U15、U17;男子高考生组和女子组U13、U15和女子高考生组。这项已经创办35年的传统赛事,近年不断拓展外延,丰富活动内容,已经发展成为涵盖多项体育文化活动的一个青少年体育平台。
让耕耘者告诉我们
参与组织“异口童声一小咖解说世界杯”活动的北京体育广播记者李嵬回想起两个月来的活动,表示“之前还曾有过担心,就是怕这些正在中学读书的孩子是否具备解说世界杯这样世界顶级赛事的能力,从而影响到参与活动的人数”。结果,令李嵬没有想到的是,通过线上线下报名的同学不仅积极踊跃,而且解说水平也十分了得。“孩子们在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走进我们的录音间——出乎我们的意料,大多数孩子一点儿
也不紧张,看着视频中播放出的比赛画面,对着话筒就开始说。尤其是进入到激烈的三十二强选拔的时候,不少孩子完全没有任何的文字稿的准备,直接就进入当天的解说比赛的状态。而且说得头头是道,真像一个专业足球解说员一样——把比赛描述的非常清楚,他们的语言啊、节奏啊,以及对于比赛的激情,应该说是非常的专业。”李嵬兴奋地说道。
北京体育广播蔡明可台长在总结“异口童声一小咖解说世界杯”活动时,也说道:“此次活动创新了形式——广播在多档黄金节目中播放孩子们的作品,引起广泛关注,点赞超过320万次;刷新了观念——孩子们可以高水平解说世界杯,得到业界专家高度认可;融洽了关系——家长、学校、学生在比赛中都有奖项,高度一致地认可足球运动对立德树人的作用。通过选拔北京市各中小学喜爱足球解说文化的学生积极参与解说世界杯,使之成为一项参与广泛、社会各界关注的活动,并且通过广泛的展示和评选,传播足球文化,挖掘和培养足球文化人才,这也充分体现我们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天天体育》节目制片人田丰告诉记者:“校园足球联赛在结束了联赛第一阶段的宣传报道后,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针对前一阶段的经验,制定了决赛阶段的工作计划。在联赛进入主客场阶段后,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以媲美中超的转播级别服务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在四强赛阶段,体育频道将制作不少于12场校园足球赛事信号。在决赛阶段,也做到了大面积覆盖重要赛事。在播出方面,体育频道特意选取了晚间黄金时间段(19:30-21:30),让参与赛事的同学们能够在放学之后,欣赏到自己的精彩表现,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市校园足球的发展。与此同时,新闻报道方面也加大力度,保持在每个比赛日都有相应报道,让校园足球成为和职业足球一样重要的关注点。《足球一百分》节目也倾力关注校园足球文化,邀请更多的人参与到校园足球发展的讨论中来,为北京市校园足球的发展造势。”
北京晚报编委、体育部主任袁虹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百队杯举办35年,经历了4个阶段——初创、辉煌、低潮、精品化。今年的赛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多,参赛队在最近几年创造了新高;第二,支持的单位越来越多,反映出来参与到百队杯足球赛这个活动中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所以,以百队杯为代表的青少年足球运动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袁虹衡说,“今后的百队杯,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百队杯文化活动,如:我与百队杯的故事征文活动,来保存百队杯参与者们的记忆;此外,未来的百队杯要设立公开组——给那些曾经参加过百队杯,已经为人父母、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甚至已经上了些年纪的人们提供一个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足球场上美好时光的机会。”
让故事告诉我们
北京十四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副主任宋健生的母校。本年度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由于有母校球队参赛,宋健生也重新回到了演播室的话筒前,和自己的校友、如今尚在十四中学就读的胡嘉益联袂解说母校的比赛。
宋健生感慨地说道:“回想起来,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若有机会去电视台跟专业的解说员合作,肯定会紧张。但是,现在的孩子们都非常的聪明,思维活跃,性格也都很开放,因此,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解说起比赛来,也具备了一定的水平。这源于他们对于足球的热爱,同时,现在接受相关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如果他们有意想往足球赛事解说员方向发展,只要用心,未来的成长一定会很快。自己也非常看好这样的苗子。”
对于参与了全过程的北京市第十四中学胡嘉益同学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更是全新的体验。“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坐在BTV的演播室中,同平时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解说大咖们一起,分享我和队友们的足球梦想,畅谈比赛感受。而这一切,就像梦似的发生了。”胡嘉益同学说着自己难忘的一幕,“与BTV体育频道宋健生老師拍摄《前世今生》足球宣传片。宋老师当年就是校足球队的主力队员。在编导、摄影师和化妆师的帮助下,我和宋老师来了一次关于校园足球的跨越时代对话。从化妆到拍摄,一个一分多钟的宣传片,竟然拍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各位老师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准把控,深深打动了我。是啊,变化的是时代,但对校园足球的执着、担当和传承永远不会变。”
在“异口童声一小咖解说世界杯”活动中,最终入选“最强11人解说战队”、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王校泊同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嵬说道:“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苗子——他不仅描述比赛非常清晰,而且还是一个特别懂礼貌的孩子。不管是在节目的录制过程,还是在颁奖典礼过程当中,他的这种言谈举止,确实能够让人很容易记住他,而且这个小伙子也特别励志—一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王校泊同学表达了明确的意愿:想成为一个专业的足球解说员。”
让未来告诉我们
中国足球未来能否腾飞,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都将关注的目光与热切的呼吁集中在了抓青训与抓校园足球上。而如何让我们的校园足球真正走上科学良性的发展之路,宋健生与蔡明可也倾诉了心声——
宋健生就说:“我们小的时候,学校里班班都有足球队。如今校园足球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大家也都意识到搞好校园足球的重要性。不过,我更关心的,是搞好校园足球,不要‘一窝蜂地上,不要为了搞校园足球而搞校园足球。现在有许多足球的传统校,这样的机制就很不错——如果要搞好校园足球,把校园足球的基础真正打牢,不仅仅要看一个学校的校足球队水平如何,还要看年级队、班级队水平,这才是校园足球的根基所在,拥有如此的校园足球基础和足球氛围,才是校园足球的方向所在。”
蔡明可也表示:“其实,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和推广与校园足球竞技比赛水平的提升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的。众所周知,足球是一项比较残酷的竞技运动,经过不断的人才选拔,也只有少数人能走到竞技足球金字塔的顶端。因此,足球文化的普及与开展,很容易让热爱足球的孩子消除‘踢不出来是否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没有用的人这样的顾虑。因为,竞技足球,不会也绝不能涵盖足球的全部,这也是我们倾力推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源动力,无论是足球小记者还是足球小解说员,孩子们通过实践,切身地体会到,想把这样的工作做好,同样需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我们不可能指望每一个喜欢足球的孩子都成为梅西、C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们通过足球这个载体展示自己另一种天赋,诸如:足球记者、足球解说员……这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