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网站9月3日文章,原题:破除对中国在非洲的常见误解西方媒体和政客对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存在三种常见误解。这些误解有碍美国决策者制定、实施行之有效的非洲战略。破除这些不实传言将有助于更建设性地了解北京与非洲大陆的往来,使美国有机会专注于竞争优势领域。
误解一:基础设施融资是中国在非洲的唯一活动。
外界谈起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往往将其与“一带一路”倡议等同。事实上,尽管中国仍在主导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但过去15年来,北京与该地区的商贸关系已发生引人注目的演变,商业往来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扩大。外商投资,特别是在科技领域的投资,以及中小企业的扩散和渗透,如今成为中国2.0版非洲战略的关键部分。
误解二:北京策划主导所有的“一带一路”投资活动。
“一带一路”是目前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但若说中国人和中企在非洲的所有相关活动全都是北京高层官员们周密策划、协调的,那就与事实不符了。与非洲扩大接触的大方向是得到北京高层的支持,但官员们并不干预管理企业和协调它们在海外的活动。事实上,中资公司之间对非洲大规模基础设施订单的竞争相当激烈。北京也并没有记录“一带一路”对外贷款的中央数据库。美国会出版“美国海外贷款和捐助”,让国会综合评估美政府的对外经济和军事援助,中国则没有此类出版物。
误解三:非洲政府在与北京打交道中上当受骗。
最后一个误解是认为非洲政府与中国人谈判合约时往往处于被动,常被迫接受协议。但实际上,中国人在非洲日益活跃的15年来,非洲政府非常清楚中国的兴趣所在,他们提高了自己的谈判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目标。
比如,有批评称中企大量使用中国劳工,但其实非洲多数基建项目主要都是当地工人参与完成的,中国人通常担任管理或技术职位。2017年麦肯锡一份中非经济关系的报告称,非洲人占到被调查工程劳动力的89%。▲
(作者奥布里·赫鲁比,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