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楠 李 菁 倪江河
(1.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江苏 南京 211102; 2.南通市通州区水资源管理所,江苏 南通 226300)
南通是我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处于“江海之会,南北之喉”的“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结合部。区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相对较早并在21世纪初达到高峰,其后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强有力的管理,2012年南通市开始大面积实施地下水压采和深井封填计划,其中第Ⅲ承压压缩开采量达50%及以上,地下水开采量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开采总量开始逐年下降,地下水位得以迅速回升。
南通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东临黄海,南靠长江,北接盐城,西近泰州,濒江临海,行政区划包括崇川、港闸、开发区和通州四个区,下辖如皋、如东、启东、海门、海安5个县市。南通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河道成网,物产丰富,总面积8 001 km2。
南通地区松散沉积物发育,分布范围广,厚度达300 m~400 m,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垂向上多层砂层相互叠置,构成错综复杂的含水层系统,据含水层埋深、沉积年代可分为浅层水和第Ⅰ、第Ⅱ、第Ⅲ、第Ⅳ承压水五个含水层。浅层含水层无良好含水砂层,单井涌水量一般10 m3/d~20 m3/d,开采较少。第Ⅰ承压含水层分布广泛,顶板埋深30 m~70 m,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2 000 m3/d~3 000 m3/d,水质较复杂。第Ⅱ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140 m左右,厚度20 m~60 m,局部小于10 m,岩性为粉细砂、中粗砂及砂砾层,单井涌水量300 m3/d~3 000 m3/d,水质复杂。第Ⅲ承压含水层分布广泛,顶板埋深187 m~270 m,厚度20 m~100 m不等,单井涌水量1 000 m3/d~3 000 m3/d,局部小于1 000 m3/d,水质较好,大部分为矿化度小于1.0 g/L的淡水,部分地区矿化度1.0 g/L~3.0 g/L,是南通地区主要开采层。第Ⅳ承压含水层分布广泛,450 m深度内可见2个~3个含水砂层,砂层的累计厚度30 m~50 m,单井涌水量1 000 m3/d~2 000 m3/d,局部大于3 000 m3/d,水质较好。
据《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南通市地下水总的可采量为17 209万m3/年,其中:市区、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启东市和海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量分别为4 120万m3/年,3 233万m3/年,4 551万m3/年,1 640万m3/年,2 145万m3/年和1 520万m3/年。
2016年年底南通市共有地下水开采井1 082眼,其中第Ⅰ承压深井111眼,第Ⅱ承压井11眼,第Ⅲ承压深井740眼,第Ⅳ承压深井198眼,超深井22眼,主采层仍为第Ⅲ承压(见表1,图1),2016年开采总量1 707.8万m3。
表1 2006年,2011年—2016年地下水深井与开采量统计表
从开采现状与动态分析,区内地下水开采特征如下:
1)在开采现状中,地下水开采层次较多,各层开采量所占比例悬殊较大,主要开采层位第Ⅲ承压水为主采层(如图2所示)。地下水用途仍以农村生活用水为主(如图3所示)。各地区开采强度差别也较大,以总开采量强度而言,市区开采强度最大,启东市为最小(如图4所示)。
2)区内各市县地下水开采强度相差较大,开采井分布不均匀,地下水开采集中区主要分布于市区、沿海的如东县和启东市(见图1)。
3)按各含水层开采强度而言,市区第Ⅰ承压开采强度最大,其次是海门的第Ⅲ承压。海安各含水层均有开采,各含水层开采强度依次为:Ⅲ承压、Ⅳ承压、Ⅴ承压、Ⅱ承压、Ⅰ承压。如皋市历年开采量较为稳定(见图5)。
4)自2011年至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的地下水开采强度明显降低,地下水总量开采强度(开采量模数)从自2011年的1.063 1万m3/(年·km2)降至2016年的0.213 5万m3/(年·km2),降幅53.7%;各含水层中以第Ⅲ承压水开采强度最大,降幅也最大;第Ⅰ承压水的开采量逐年有所增加(见图2,图5)。
5)开采井逐年减少,开采量自2012年后大幅下降。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减少(见图2,图4,图5,表1)。
第Ⅲ承压水是南通市主要开采层,1987年—2006年监测数据显示第Ⅲ承压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至2006年南通市区、通州、如东及启东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埋深大于30 m,最深水位在如东马塘,最大水位埋深43.0 m~45.0 m,海门三厂最大水位埋深36.0 m~39.0 m左右。海安一带水位埋深最浅仅8.0 m左右,启东寅阳一带水位埋深也较浅,一般在16.0 m~20.0 m。
2012年监测数据显示,区内第Ⅲ承压地下水位最深位于海门境内,水位埋深-40 m以深。如东境内第Ⅲ承压地下水位较之2009年监测结果出现回升,水位最深位于岔河,水位埋深-35 m,马塘及周边地区水位回升至-27 m。海安县第Ⅲ承压水位埋深-15 m以浅,大部分地区水位-5 m~-10 m,如皋市水位埋深从东向西由-5 m到-20 m逐渐变深。启东市第Ⅲ承压地下水位从东向西水位由-15 m到-35 m逐渐变深,与海门市交界的北新镇附近水位-35 m。通州区第Ⅲ承压地下水位从北至南水位由-20 m逐渐变为-35 m,南通市区南北水位高,中间水位低,与通州海门交界处水位埋深最深,水位-30 m~-35 m。
2016年调查数据显示,南通地区水位控制红线以下区域已消失,地下水位最低处位于如东栟茶一带,中心水位埋深34 m;其次是市区与通州区的观音山镇兴仁镇交界处,中心水位埋深27 m左右;再次海门全境水位较低,水位埋深一般在17 m~25 m。西部海安一带水位埋深最浅仅4.0 m左右,东部启东寅阳一带水位埋深也较浅,一般在14.0 m~18.0 m。
南通第Ⅲ承压含水层至2006年形成两个复合型区域漏斗,一个在通州二甲和海门三厂、正余一带,漏斗形态呈椭圆形;另外一个降落漏斗在如东马塘一带,接近圆形。2006年—2010年监测显示两个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持续在40.0 m左右。2012年实测数据显示马塘一带水位已恢复至27 m左右,但海门大部分地区水位仍处于控制35 m红线以下。2016年实测显示两处漏斗区水位迅速得以回升,海门市域水位埋深20 m~25 m,如东岔河马塘一带水位恢复至18 m~24 m。而如东新林、栟茶一带却因地下水开采集中,出现水位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埋深34 m左右。由此,南通市地下水开采存在“三集中”问题,导致地下水位出现降落漏斗,同时集中开采区域的转移也导致漏斗位置转移。
据南通市建委的统计资料,1997年市区最大累计沉降量约150 mm,沉降中心与第Ⅲ承压水水位降落漏斗一致,沉降速率为6 mm/年~12 mm/年。据南通市国土资源局印发《南通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年》,至2010年区内平均累计沉降量已达160 mm,沉降量大于200 mm区间已超过300 km2,沉降速率3 mm~12 mm。根据南通市测绘院有限公司2014年—2016年监测数据,南通市除沿海滩涂外新围垦区沉降速率-10 mm~-30 mm,大部分地区地面沉降速率+12 mm~-12 mm。地面层分布与地下水开采集中区(海门、如东)存在区域错位。
1)南通市近年来随着区域供水工程和地下水压缩开采计划实施,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减少,区内与地下水开采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将有所缓解和改善。
2)地下水的压采与控采工作有利于地下水位的恢复和地下水资源涵养,应继续有计划地开展对现有的地下水开采井封填工作,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压缩地下水开采量。
3)南通市地面沉降不仅与地下水开采密切相关,与城市建设等亦相关,建议开展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对地下水开采比较强烈的城镇区进行水准点地面测量工作监测,同时监测建筑群周边地面沉降发育情况,研究建筑荷载、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关系。
4)建议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合理布设地下水监测站与监测网,建立和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和地下水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地下水信息的动态采集、传输和管理,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地下水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