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石海明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与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把建设“两型社会”确定为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湖南省同时也提出了全面推进“四化两型”的建设计划,强调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
“两型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规划行业而言,是以城乡用地的“空间资源”为核心,高效、集约地利用城乡空间资源,与城乡环境和谐统一,确保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城乡规划是对土地粗放、单一的利用,城市呈现出无序蔓延的趋势。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因此,高效集约开发建设土地空间资源,严格控制城乡增长边界,打造金字塔式城市等级体系,建设大中小各个型号的紧凑型城市,是“两型社会”时期城乡规划的关键和重点。寻求新的科学规划方式方法,建设功能混合的用地使用模式,实现“1+1>2”的叠加效果,可以确保土地利用的复合性。
“两型性”规划采取“蓝绿空间为底、安全为基”、“逆向规划”和“廊道梳理城乡协同”等多种规划方法,根据国家新的生态文明战略要求,依据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和用地适宜性的标准划定生态控制红线,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生态格局,保护和构建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扁平中心体系、城市形态组团化发展。
在新时代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创建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创建低能耗、低污染、低占地,高效率、高服务品质、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典范。推广TOD开发模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以步行和自行车等为主的慢行交通出行,引领绿色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全面推进城市主导产业的转型,打造适合当地的产业集群。全面清理各类不科学、不合理的工业园与开发区,提高资源效率,实现废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维系城乡复合多样性的生态系统,避免人工自然单一生态系统。特别是在城市建设区域,以建设综合性的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为主要宗旨,优化生态环境。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要坚持城乡的统筹发展,推进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从城乡规划着手,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上实现城乡统筹。
本文所讨论的“两型性”城乡规划主要在平时常用的三个层面的法定规划展开。
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的“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是决策型的、宏观层面的,影响巨大。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主要从4大板块,26项指标,来指导和落实两型社会的建设。总规层面两型指标控制表如表1所示。
(1)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应当权衡各方面要素条件,综合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制定长远目标并坚持努力达到。使用多种方法准确预测城市发展人口规模,能够有效的指导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划定城乡规划区范围,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2)城市的用地布局,应强化各功能用地间的联系,做到用地的适度聚集和功能混合,减少钟摆式交通。
(3)城市道路交通要加密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提高便捷性和智能化。
(4)市政基础设施要合理的预测规模,并通过科学创新,引入高效环保节能的材料,尽量输送环节上的损耗,并推广循环利用和回收重复利用。
表1 总规层面两型指标控制表
控制性详细规划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制定各个地块的各项控制指标,是对总体规划的落实和延续,也是城市控制与管理的核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该将总体规划中对于城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与措施具体化,以便规划从各项内容上来落实“两型社会”的建设,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主要从3大板块,16项指标,来指导和落实。控规层面两型指标控制表指标类型如表2所示。
表2 控规层面两型指标控制表指标类型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规划设计对接建筑开发最直接的一个规划层面,对规划地块范围内建筑的具体布局,周边环境以及具体的建筑设计进行的思考,来提高两型社会的建设水平。修规层面主要从3大板块,12项指标,来指导和落实两型社会的建设。
表3 修规层面两型指标控制表
本文对两型社会的内涵及两型性城乡规划的特征进行了阐释,并分析城乡规划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现,探索性的提出了城乡规划“两型性”控制指标,将有关强制性内容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化,使城乡规划从宏观层面至微观层面,均能体现出“两型社会”的建设,重点体现了两型性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