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的AR童书是否未来可期?

2018-09-04 07:41王睿
出版人 2018年6期
关键词:童书图画书图书

王睿

AR童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不仅仅是在“看”图画书,还是在体验、参与图画书。这种接触式的阅读体验是技术带给童书的新魅力。

一头霸王龙站在手中向天发出嘶吼,一只深水鳄鱼在桌上搅动巨浪,这些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与真实世界无缝对接,吸引了儿童读者的兴趣,也在近两年掀起了一股“AR童书热”。

从以科普为主到百花齐放,AR童书的未来将向何处去,在爆发之后是否又将迎来沉淀期?

AR图书怎么玩

AR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的简称,是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

这个看起来很新奇的“高科技”,实际上在20年前就已经初具雏形。只是由于程序开发和制作花费过于昂贵,因而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直到近十年间,伴随智能手机等随身电子产品的普及,AR技术终于迎来了新的契机。

由于AR技术可以创造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形象,给予读者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刺激。这一特性一方面适合展示医学、科技等科普和教学场景,另一方面也非常适合童书出版,为抽象思维缺乏的儿童提供各种直观具体的3D内容,带领读者进入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

AR技术与图书的结合可以追溯到10年前。我国的第一代AR童书则是在2013年左右出现,主要采取国外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其代表是接力出版社的“橡胶火箭科学图画书”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孩子的科学》系列。“橡胶火箭科学图画书”来自韩国,全套系列有60多个品种图书,其中有10册加入了AR技术。接力社就是选择了这10册书,每本书单独支付了2000美元左右的AR技术使用费。而《孩子的科学》的内容资源引进自西班牙,原书只有纸质内容,并没有AR技术支持。编辑在制作过程中,和杭州蓝斯特技术公司、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普达海动漫艺术学院三方合作,进行了二次创作。《孩子的科学》也成为第一批国内自主开发的AR童书。

“AR三维直观的特性适合展示那些需要形象思维来解读的内容,因此,更适合于有关恐龙、机械、太空等知识类主题的图书。”一位曾经策划过某AR童书的编辑告诉记者,“比如,要给孩子讲解宇宙和太空知识,语言往往难以描述清楚,但是通过立体场景,就可以直观地展现太阳系公转和自转的关系,大大节省学习新知识的时间。”

在使用AR童书时,读者需要在手机上下载App,对准书中的指定页扫描,一头恐龙或巨兽等书中的形象就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并与现实场景相融合。读者可以在手机上操控恐龙的行走、吼叫、觅食,还能和恐龙一起合影拍照。

2016年前后,AR童书出版开始进入密集期,从偶尔为之的新鲜事物,到逐渐在市场上百花齐放。中信童书从英国引进出版了《科学跑出来》系列,并打造成爆品。《科学跑出来》包括恐龙、深海怪兽、太空、龙卷风等多个主题,内容相对比较成体系,之后,中信童书又相继出版了《科学跑出来》第二辑,和艺术主题的AR童书——《音乐跑出来》与《艺术跑出来》,尝试用AR技术展示美术馆和管弦乐团。

童趣出版公司则尝试在低幼书中使用AR技术。在《0-3岁幼儿启蒙动物小百科》中,加入了大象、大熊猫等动物的3D形象和生活环境,扫描AR还可以听英文儿歌,增强了幼儿科普书的互动性。

技术仍是瓶颈

目前AR图书的主流形式是将实体图书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结合。使用过程中,读者需要用手机下载一个和图书配套的App,然后扫描图书,才可以在手机上展现AR内容。也就是说,用裸眼是看不到3D形象的。

相比较而言,AR/VR眼镜等可穿戴智能设备呈现的AR/VR内容最自然,体验是最震撼的。但因为价格太高,技术还不成熟,目前仍然没有普及使用。因此,现阶段基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AR只能算是过渡阶段。

此外,AR技术的成本和开发能力也是出版社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AR童书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但市场上仍然有大量建模粗糙的AR童书。形象不生动,使用时操控不灵活,转换场景不稳定,都影响了普通读者对AR童书的亲近。

由于要借助电子屏幕,所以也会有儿童家长担心看AR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因而对AR童书产生排斥。因此,一些针对儿童的AR应用会有防沉迷系统,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会“强迫”休息五分钟。

对于读者的疑虑,出版社往往将AR图书打造成增加阅读和学习趣味的辅助手段,突出AR技术的优势。比如4D涂色书,是将涂色书与AR技术结合,孩子在涂完图片之后,可以通过屏幕看到自己画作的立体化形象。去年,耕林童书馆推出的《AR语言地图》,则是打破了一般AR童书的科技主题,开辟了人文主题。书中展示了全世界150多种语言中“你好”的书写和表达形式,用3D影像提供了真人发音,重在示范词语的发音和讲解语言知识。

故事的潜力

AR童书并没有止步于科普,在故事性上探索潜力成为新的趋势。

“AR童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不仅仅是在‘看图画书,还是在体验、参与图画书。这种接触式的阅读体验是技术带给童书的新魅力。”奇想国童书总编辑黄晓燕说。

今年,奇想国推出了曾获日本第五届数字图画书奖和2017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数字奖大奖的AR图书《一只叫穆尔的熊》。与之前的科普类读物不同,“穆尔熊”引领的是AR童书的“故事时代”。

“穆尔熊”App突出了“视频互动”这一特色,将纸质图画书中静止的画面变成了可供孩子触摸及互动的动画场景,并配有优美的音乐,让原本隐藏在故事里的凝固音乐流动起来。通过AR的展示,小讀者可以踏进绚丽森林,漫步在林间看落叶缤纷,听小鸟歌唱,还有轻轻一点就随风飘散的蒲公英、藏在树叶堆后睡眼惺忪的大熊。AR技术真正与故事融为一体。

“穆尔熊首先画面非常美,它用技术营造了一个更为丰满且情感充沛的故事世界,让孩子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从而带给他们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黄晓燕认为,审美力是让小读者体验书籍魅力的关键。这款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是丹麦的Step In Books公司。Step In Books致力于基于智能设备研发创新体验产品,借助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将故事带入生活中,曾经多次获得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的数字奖。而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数字奖的设立,也是鼓励童书让孩子与新技术亲密接触,把儿童读者从小引向高科技发展的前沿,给予孩子广博的视野。

在黄晓燕看来,如果能够突破故事和美感的瓶颈,以AR童书为代表的新技术童书将有不可预期的发展。“不过,AR在出版中仍然是新事物,它对于童书的影响也许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猜你喜欢
童书图画书图书
图画书
二手童书交换会
图书推荐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花是一本图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