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原指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人愚昧无知。后比喻脱离实践,缺乏实践经验。
【出处】
《左傳·成公十八年》
【小故事】
公元573年,晋国的栾书、中行偃派程滑杀死了晋厉公,葬在翼地的东门外边。随后,士鲂等人将年仅14岁的周子奉为国君。当时,晋国的一些贵族为了自己参与朝政,很愿意侍奉这位14岁的小国君,总是夸周子如何能干,如何聪明。周子有个哥哥,本应立为国君,但这些贵族们却说周子的哥哥是个白痴,连什么是豆子,什么是麦子都分不清,不能立为国君。可周子却对大夫们说:“你们不能为了奉承我而贬低我的哥哥,我不喜欢这样,希望你们能够真诚一些,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发自内心地辅佐我,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大!”贵族们听了,回答说:“这正是下臣们的愿望,岂敢不唯命是听!”
后人根据这段故事,引出“不辨菽麦”这个成语。
【智慧点拨】
要想进步,一靠学习,二靠实践。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