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子
【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为儿童自闭症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例儿童自闭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自闭症儿童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自闭症儿童接受常规护理十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自闭症患者孤独症行为、发展和行为以及运动、应物、应人、言语等神经心理发育状况评分、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自闭症儿童护理干预后孤独症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闭症儿童护理干预后运动、应物、应人、言语评分以及发展和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家属护理总满意度对比,试验组家属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孤独症行为、发展和行为,提高患儿的运动、应物、应人、言语等神经心理发育,具有推行价值。
【关键词】儿童自闭症;心理护理;孤独症行为;神经心理发育;护理满意度
自闭症(孤独症)是发育障碍,多发于婴幼儿阶段。自闭症患儿有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以及行为障碍等主要表现,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状况,并影响学习、生活[1]。针对自闭症儿童首选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也有副作用问题,对药物应用剂量需要严格控制[2]。有资料指出,自闭症患儿用药治疗期间配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康复效果、生活质量[3]。基于此,本文就收治的%例自闭症儿童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价值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自闭症儿童,经临床确诊为自闭症,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排除合并抑郁症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病例选自2016年1月-2017年8月,总计96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8例。试验组: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1-12岁,中位数(5.80±2.20)岁。对照组: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1-11岁,中位数(5.65±2.10)岁。两组自闭症儿童组间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患儿以及家属的入院宣教、布置温馨且舒适的病房环境以及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基础语言训练等。
试验组——對照组以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干预。(1)建立和患儿的积极情感关系。护理人员向入院患儿主动介绍医院、病房情况和环境,沟通中要求语言得体、亲切、和蔼可亲,最大程度上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通过和家属沟通,进一步了解患儿的兴趣爱好,根据患儿兴趣、喜好布置病房环境。通过和患儿交流、玩耍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以及患儿的信任感,提高患儿安全感和医院适应感。(2)健康教育、情绪干预。自闭症患儿若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康复治疗效果。所以,一旦发现患儿有明显的焦虑、自卑等情绪,需要通过有效沟通了解患儿的心态,对于高年龄儿童,侧重与其沟通,以治疗成功病例进行详细解释、介绍,建立患儿的信心。(3)临床观察护理。观察自闭症儿童的临床指标、表现,包括与人沟通情况、对玩具以及外界事物的反应情况,综合观察到的情况进一步了解患儿。(4)言语护理。自闭症儿童一般均有语言运用、理解障碍,所以言语护理是自闭症护理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需要综合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缺陷情况进行护理,言语护理时若仅进行简单的沟通,自闭症儿童无法集中注意力且兴趣感缺失明显。所以,言语护理时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尽量新颖且多样性,在充分调动患儿积极性的基础上达到言语锻炼目的。(5)家长、社会支持护理。护理人员以培训、宣教等方式向自闭症儿童家属进行疾病专业性知识普及,提高其疾病认知,明确护理工作中的侧重点和相关注意事项,建立家属对疾病的客观认知。
1.3 观察指标
记录儿童自闭症患者孤独症行为(参考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分数越高说明儿童状态越差)、发展和行为(参考发展和行为量表PEP,分数越高说明儿童状态越好)以及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参考CARS评分,包括运动、应物、应人、言语等指标,分数越高说明儿童状态越佳)[4-5]。另外,对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3个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包完成%例自闭症儿童实验数据统计学计算。家属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观察指标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CARS、ABC、PEP评分等计量观察指标均以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证明试验组、对照组自闭症儿童相同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C、PEP评分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儿童自闭症患者护理干预后ABC、PEP评分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试验组ABC、PEP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CARS评分相关指标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儿童自闭症患者护理干预后CARS评分相关指标结果见表20经统计学计算,试验组自闭症患儿运动、应物、应人、言语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儿童自闭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问卷结果见表30经统计学计算,试验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X2=7.2067,P=0.0072。
3 讨论
自闭症属于常见性心理性疾病,在影响儿童身体发育的同时,也造成了整个家庭的经济、精神负担[6]。自闭症常常影响大脑功能,不同阶段患儿个性与特点不同,需要严密观察患儿的症状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儿童自闭症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药物治疗所需康复时间较长,且对于药物的剂量以及安全性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基于自闭症的特殊性,用药治疗期间需要配合护理干预提高自闭症患儿治疗效果。儿童自闭症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家属、患儿等诸多人员相互配合,家长需要观察患儿的变化情况,年龄较大的患儿尽量多与其他人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做好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健康教育、临床观察护理、言语护理,并向家属进行自闭症疾病以及护理知识普及,最大程度上提高康复效果[7]。
此次实验对比了接受常规护理、加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试验组自闭症儿童,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自闭症儿童的ABC测评分、PEP测评分、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5.8±10.5)分、(55.8±10.7)分、95.83%。护理后对照组自闭症儿童的ABC测评分、PEP测评分、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8±10.2)分、(42.0±10.3)分、77.08%。经统计学计算,P<0.05。另外,组间运动、应物、应人、言语等指标CARS评分结果对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通过健康教育、临床观察、言语护理等多方面护理干预提高自闭症患儿的社交能力,帮助患儿从孤独中走出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欧惠娟,马丽莉,吴荣等.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0,08(19):1698-1699.
[2]叶雅萍,林慧敏.心理护理在自闭症护理中的积极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152.
[3]陈佩佩.心理护理在儿童自闭症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B,2015(08):254-254.
[4]周雪,李欣欣.心理护理在儿童自闭症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7(01):57.
[5]曾丽萍.心理护理在儿童自闭症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7,23(35):209-210.
[6]蒋忠燕,陈玉明,张小芳等.自闭症儿童机构康复照顾者替换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6,30(17):2148-2150.
[7]张晓丹.心理护理对自闭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24):24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