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韫韧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是一种如痴如醉的、欢乐至极的感觉”[1]。这种体验是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利用场所空间元素,以及融入其中的个人行为,给予体验者一种情感的激发。同时,在这种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体验者完全接受了场所空间元素所塑造的氛围,深深被场所的文化特质征服,故而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正如景观学者约翰·西蒙兹说过:“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体验”[2]。因此,设计师在规划、改造空间场所时,往往会采用各种环境改造与更新的手段,保留场地历史文化元素,场地原有的空间肌理,以及特色的建筑,在这种规划与设计的互动体验过程中,体验者的情感因互动而产生一种升华,达到场所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目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对于历史文化名村的定义:“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落”[3]。它是古村落发展的历史见证者,承载了村落的特色风貌与文化价值。让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名村,在新一轮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更新过程中,非常值得研究。只有让人们在走进历史文化名村中,与场所空间中的各种元素产生互动;在古村落的街巷、建筑中领会与感知空间氛围,亲身体验村落空间序列变化;了解街巷、建筑布局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传统风水观念,才能使得空间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因此,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更新,需要以村落历史文化要素为基础,以街巷肌理要素为空间骨架,并联系各个景观节点,重在保护与更新古建筑,并形成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部分。
古村落具有的独特历史印记与地域文化特色,是有别于其它村落最直观的认识。其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古村落历史文化最直接、最真实的呈现。其中的居民是村落文化活态载体,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因此,在古村落保护与更新中,一方面让当地居民参与文化保护,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延续地域文脉、留住历史根脉;另一方面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挖掘和合理利用,将历史文化转变为多种可以感知的形式,以体验者为主体,通过听、说、触、味等感官直接感受与村落文化进行互动,如参与民俗活动、传统技艺体验等,更真切的让人体会空间环境,更生动的让人感知村落文化特色。
古村落中的街巷主要由布局、尺度和建筑立面等要素组成,承担古村落经济、文化生活以及组织空间秩序的功能,同时它需要人们的参与才能体现其价值。人与街巷的关系,空间格局、街巷肌理、立面等因素,从视觉上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古村落街巷的路径宽度(D)与两侧建筑高度(H)的比例关系中,D/H比值在0.75至1.2之间尺度较宜人,生活气息较好。D/H比值<1,给人一种内聚、安定的感觉;当D/H比值>2,街道空间失去了围合感。街巷的交汇点,可以改变人们的游览路线和视线,让人在不经意间察觉到街巷空间序列变化,体验到景观廊道的“柳暗花明,移步换景”,引发人们对隐匿在街巷背后故事的探究,增加人们参与的动机。
古建筑是古村落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的重要标志,是村落凝固的记忆。古建筑的整体布局、外墙屋顶形式和材料运用,是村落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自然环境等集中体现,如祠堂建筑是当地宗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古建筑作为古村落的内在实物载体,承载着古村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人们在古建筑营造的场所氛围中,通过元素的物境感受转向意境体验,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响肠镇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东南部,称为岳西“南大门”,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境内岗峦起伏,溪水潺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响肠村被列入2014年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传统村落。响肠老街位于镇区中部,依河而建,是潜河的源头水之一。相传明人周老相公云游经此,突然肠胃作响,疼痛不已,因名响肠[4]。几百年前,响肠老街既是一条商业街,也作为官道、商道和民道。如今的响肠老街,仍留有300余米的老街道,保存完好的上街、中街和下街的3座古桥,以及方氏宗祠、惜字亭、下畈老屋等历史建筑。
然而,多年来古村落保护更新呈无序发展状态,许多历史文化元素已经破损,建筑物部分倒塌,街巷肌理骨架多处消失。2015年,在岳西政府的推动下对响肠镇进行部分保护性的规划整治,规划范围约2.0公顷,其中河流水系0.4公顷,过境105国道0.22公顷,以及少量闲置用地。规划重点以历史名村改造与更新为依据,场所元素的互动体验为基础,在保留老街原有的空间肌理和风貌基础之上,根据老街居民的日常需求进行合理改造,让人们留住“老街的记忆”,再现和体验“老街的生机”,使得空间更加富有生命力。
通过搜集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对响肠老街历史文化进行了解读,归结出响肠老街的特色体现在响肠河与老街相依而生的街巷肌理、皖西南的特色建筑,以及响肠老街知书达理为荣的文化。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当地居民对街巷的空间尺度、文化互动体验需求较高,而对皖西南建筑特色、知书达理为荣的文化风气感知次之。因此,在老街更新中,通过合理的物化和景观空间展现,营造多种形式的文化体验场所,增强人们对于响肠老街的归属感。
1.延续街——河相依的空间肌理,提升街巷品质,增加体验者的互动机会。街巷空间主要承载人们的生活、交通等功能,也是人们感受历史文化的主要场所。响肠老街街巷改造以增加体验者真实性感知为基点,保持原有街道的空间尺度、肌理。保留老街内3至4米宽的主路和1.5米宽的支路;整修外围3米宽的支路,采用原材质的石板、青砖铺面;新建筑的体量和高度不超过方氏宗祠,响肠老街的主路宽度(D)与两侧建筑高度(H)的比例应小于1.2,以此增强体验者的认同。结合道路节点设置绿化景观,构成联系贯通的街巷空间节点,为体验者丰富美化互动交往空间。响肠老街街巷整治前后对比如图1所示。
图1 响肠老街街巷整治前后对比
响肠老街座落于“Y”形河流交汇处,充分体现了古建筑布局的水口文化(房-桥-树-水)。在两岸河堤整治中,以增加体验者亲切性感知为基点,对石砌为主的堤岸,配置当地特色树种花草,绿化、柔化、靓化生硬堤岸,形成沿河景观廊道和游赏路线,并在河流较宽的区域营造水埠风情,形成 “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巷空间,为体验者增添趣味性互动亲水空间。
响肠老街呈东西延伸的带状格局,大部分古建筑所构成的线形空间,形成了一道地域文化景观。在提升响肠老街空间品质中,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为根本,以合理开发利用为载体,拓展新的体验空间,丰富体验内容。在响肠老街增设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展示、地方美食、民俗场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体验项目,激活体验者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2.更新建筑——空间节点,重现古镇之韵,激发体验者情感共鸣。响肠老街建筑以独具一格的皖西南古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特色和地方民俗特色,反映了老街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时空连续。在其古建筑更新中,以抢救性保护为第一,对年久失修、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力争采用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对部分古民居还原室内布置及居民生活样貌,以恢复古镇原始风貌,重现古镇韵味,留住乡愁记忆,增强体验者的归属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定位,在遵循地域建筑风格、传统肌理、风俗习俗、人文历史等原则下,加强对新建筑的立面改造,仿古建之形、神、韵,重塑老街空间节点,展示古村落的时代魅力,让体验者在品读历史与回归现实之间产生共鸣。
相对而言,响肠老街现存公共活动空间较少且环境欠佳,在老街更新中,充分将位于街巷入口、街巷交界处等零散空间,与居民的部分生活空间、体验观赏空间融合叠加,补齐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短板。例如,将中街桥、惜字亭入口节点,打造成具有空间引导和人流疏散的空间场所。在空间场所营造时,力求实现使用率和贡献率最大化,可将部分空间节点打造为固定演出场地、群众文化活动小广场,满足居民文化体验的新需求,深化对村落情感的互动共鸣,如图2所示:
图2 响肠老街建筑立面改造
3.整合古镇文化特色,塑造场所精神,加强体验者对知书达理为荣的敬仰。响肠镇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存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岳西现存的62座祠堂,仅响肠镇就占21座[5]。响肠从南向北的秦氏宗祠、陈氏宗祠、方氏宗祠、吴氏宗祠、胡氏宗祠、王氏宗祠,形成了特有的祠堂文化维度空间。祠堂文化是乡土文化之根,蕴含着淳朴的传统内容,深藏着厚重的人文根基。因此,整合祠堂这个特殊“载体”空间,深入挖掘祠堂文化积淀和传统道德积淀,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传授良好的家风、家规、家训,引领修身齐家,让人在多样体验中得到精神滋养,强化人们对知书达理为荣的敬仰。
响肠拥有的岳西高腔、戏曲、民歌、谚语、说书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村落生生不息的活态文脉。积极整合古民居、古祠堂、古戏台空间资源,建立非遗传习保护基地,通过还原文化场景的互动体验设计,重现老街文化之魂,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同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古民居、祠堂等空间场所功能,建立新时代文明传习场所,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塑造场所新的精神,发挥好 “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体验功能,实现历史文化遗存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融。
历史文化名村更新与保护的工作一直受到社会的重视,如何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与识别能力,强化人们在环境中体验机会,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古村落保护与更新,最基础的是延续本地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等非物质要素,还需要保留特有的空间肌理、建筑形式等物质要素。通过人与人、人与历史文化场景之间的互动,提升人们在村落中的体验感受,最终实现乡愁情感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