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8-09-04 02:52李惠陈小丹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达拉丹参黏度

李惠陈小丹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高压氧科,广东深圳518172)

在目前的医学领域中,急性脑梗死仍是神经内科中较为常见且棘手的脑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表现为偏瘫,严重者甚至昏迷[1]。目前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从以下方向入手:一是通过溶栓、降纤、抗凝治疗及时疏通患者脑血管;二是保护梗死缺血的脑组织,防止其进一步恶化[2]。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突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功效,可用于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依达拉奉是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是一种脑保护剂,可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参考,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参考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应用指南,由颅脑 CT和颅脑 MRI影像确诊[3];(2)脑梗死发病时间<3 h者;(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8分者;(4)出现脑功能损害症状者;(5)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2)昏迷患者、明显出血及过敏体质者;(3)精神失常者;(4)妊娠期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其中联合组女15例,男25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 (61.96±6.93)岁,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13例,小动脉闭塞12例,心源性4例,其他病因5例,病因不明6例。对照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 (62.85±6.52)岁,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14例,小动脉闭塞12例,心源性3例,其他病因6例,病因不明5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提示可行组间比较。本次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允许实施。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溶栓、对症治疗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给予丹参注射液 (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304,规格:2毫升/支)30 mL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混合,1次/天静脉滴注,同时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 (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规格:20 mL:30 mg)30 mg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混合,2次/天,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用法用量与联合组相同。两组均治疗14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NIHSS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增加或减少<17%,即判定为无效;NIHSS评分减少18%~45%,即判定为好转;NIHSS评分减少46% ~90%,即判定为显效;NIHSS评分减少91%~100%,即判定为基本治愈[3]。其中总有效率=(好转例数+显效例数+基本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观察呕吐、恶心等不良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 (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抽取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用0.4 mL肝素混匀,采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LYBN6B型全自动学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与不良情况分析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见表1。联合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分析

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t=4.332、2.086,P<0.05),且联合组NIHSS评分为 (15.58±2.23)分,低于对照组的 (16.64±2.41)分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

后 差值联合组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4 d 0.914 0.045 0.000 40 17.85±2.45 15.58±2.23 2.15±0.67对照组 40 17.79±2.52 16.64±2.41 1.49±0.43 t值 0.108 2.042 5.243 P值

2.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经过14 d的治疗,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浆黏度 (mPa·s) 红细胞压积 (%) 全血高切黏度 (mPa·s) 全血低切黏度 (mPa·s)联合组40 1.29±0.28 9.06±0.88 2.59±0.08 4.31±1.06对照组 40 0.67±0.11 4.12±0.57 1.24±0.06 2.07±0.77 t值 14.311 32.684 38.945 11.874 P值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主要是血管、血液、血液动力学出现异常病变,造成大脑动脉的狭窄和堵塞,引起脑组织缺血而坏死、血管供应不足等障碍,严重影响脑组织功能[4]。急性脑梗死对大脑的影响取决于脑血管的缺血程度以及缺血时间,尽早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5]。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等功能,主要用于脑梗死、脑血栓、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可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血小板聚集,对脑循环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作用。同时有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与氧自由基关系密切,依达拉奉是一种临床疗效良好的脑神经保护剂,具有抗氧自由基、减轻脑水肿和组织损伤等功效,可以抑制机体分泌炎性细胞,改善组织缺氧,最终保护脑细胞[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提示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更好,说明两种药物起到协同作用,进而可以更好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并且联合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与对照组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说明两种药物均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4 d的治疗,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0.05),提示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相比,丹参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0.05),提示丹参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更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缓解脑血管的埂塞,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自由基可以破坏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蛋白质、核酸、脂质,使患者出现继发性细胞坏死。另外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能高效祛除患者体内自由基,并且抑制脑梗死后的氧化作用,推迟神经细胞的损坏,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依达拉奉是水溶性分子,突破血脑屏障的有效成分可达到60%以上,有效成分的浓度可以得到较好的保留,进而改善患者的症状,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7-8]。丹参注射液提取自丹参红花,是其中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通血脉、散淤结的功效[9]。现代化学分析出丹参中的水溶性酸类物质与溶脂性丹参酮在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减少血小板聚集黏附等方面有显著疗效。同时丹参注射液扩张血管的功效可疏通堵塞的脑血管,辅助增强了依达拉奉作用于靶细胞的能力,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更好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NIHS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最终达到治疗的效果[10]。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明显,降低NIHSS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达拉丹参黏度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等行业标准批准发布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沉潜迷醉达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