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强罗洁戴国强
(深圳市坪山人民医院六联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深圳518118)
萎缩性胃炎是当前消化内科发病率较高的因腺体萎缩造成的炎症,同时也是一类较为顽固难治的疾病,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能会出现溃疡、胃出血、穿孔等症状,对其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存在癌变的风险[1-2]。胃镜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但是其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结果也经常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漏诊和误诊,最终对疾病的治疗造成负面影响[3]。为提高胃镜诊断准确率,我们比较了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诊断结果,探讨诊断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37~6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 (46.1±6.5)岁,平均病程 (3.4±0.5)年。所有患者均因胃部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来医院就诊。21例伴异型增生,19例幽门螺杆菌阳性,16例伴十二指肠溃疡,11例肠上皮化生。纳入标准:符合《全国慢性胃炎研讨共识意见》以及 《慢性胃炎内镜分型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中的有关慢性胃炎的规定;所有患者均经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肝、肾功能疾病的患者;合并有胃十二指肠肿瘤以及胃癌的患者;合并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通过OLYMPUS590胃镜诊断。由同一位医师进行观察、取材、固定并判定诊断结果。对其随机进行1~4块活检组织取材。诊断标准依据:胃粘膜变薄,粗糙且部分呈现结节或颗粒状;皱襞变平;粘膜红白相间并且以白色为主。
所有取材标本分为2份,使用甲醛 (10%)进行固定,一份为纵向包埋,另外一份为随机包埋。之后对取材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由我院高年资医师对结果进行观察和诊断。萎缩性胃炎诊断依据:幽门腺、胃体胃底腺等胃粘膜固有腺体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甚至消失;胃部形成固有膜浆细胞、弥散性淋巴细胞以及淋巴滤泡等;粘膜肌层增厚;出现假幽门腺化生、肠上皮化生。剔除胃窦部淋巴滤泡及样本过浅未达黏膜肌层的标本。
对比不同取材数目 (1、2、3、4块)、切片数量 (1、5、20)以及包埋方式 (随机包埋、纵向包埋)等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等级资料检验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为logistic回归分析,水准为α=0.05。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取材数量、包埋方式以及切片数量等均是影响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因素 (P<0.05),见表1。
表1单因素分析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因素
将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因变量且赋值为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取材数量多、活检组织纵向包埋以及切片数目多等均是影响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保护因素 (P<0.05),见表2。
表2 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同时也是是常见的以腺体及胃粘膜上皮萎缩、不典型增生以及肠腺化生和幽门腺化生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被列为癌前病变的重要前兆,目前已经将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4-5]。因此通过合适的方法对该病做出诊断对于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胃镜检查是当前临床上对该病进行诊断的重要手段。红白相间、水肿、充血性红斑、粘膜出血甚至糜烂等是胃镜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手段。当前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对患者的诊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6-8]。
通过研究发现,取材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提高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准确率。这主要是因为取材时若出现取材过浅或者取材体积过小的情况均会对诊断符合率造成影响。同时,行纵向包埋方式后,能够较完整的对病变的信息进行观察,相对于其他包埋方式更具有优势。此外,增加切片数目也是提高诊断符合率的重要手段。除以上因素外,造成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不高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操作手法欠妥,胃镜内注气量过多,造成胃窦腔扩张,粘膜变薄、血管显露;(2)过分相信直视下粘膜表面而放弃活检;(3)不同操作者主观判断存在差异;(4)由于病变处于动态变化且取材部位不能完全和上次一致,导致前后两次胃粘膜活检的病理诊断不符。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较多,患者临床症状也存在多样性,因此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结果往往存在区别,加之活检取材深度不够,更影响诊断的准确性、一致性[9]。
综上所述,分析胃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