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一座城市释放的生态能量

2018-09-04 08:54达娃梅朵莫衍邹腊
时代风采 2018年7期
关键词:石林荒山林场

达娃·梅朵 莫衍 邹腊

初到石林的外地人往往有两个惊叹:一是喀斯特地貌的奇美景观,二是这片属喀斯特石漠化的地区却能接连摘下一个又一个绿色生态品牌桂冠。

绿水青山入画,“金山银山”筑起。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成功是石林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起点,摘得“国”字号桂冠后,石林没有停下脚步。

坚守 两代人接力造林护林60载

夏日午后,烈日炎炎。81岁的李双全扶着扶梯缓缓走上石林林场昇望台,眯着眼睛远眺前方大片森林。层层密林中,高达十几米的云南松郁郁葱葱,正是他60年前从部队退伍转业,投身林场工作时亲手种下的,夜以继日、年复一年,植绿荒山这件事,他一干就是整整36年。

看着如同自己孩子一般长大成人的茂密丛林,老人讲起了他的造林故事。

在石林1719平方公里的高原红土地上,历经地球2.7亿年沧海桑田轮转变换,形成闻名中外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貌奇美景观。奇景背后的现实,却是石林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三分之一被石灰岩覆盖,土地瘠薄、水源匮乏,黑灰岩石裸露在浅薄红土之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这些区域,水土难以保持,植被、农作物难以存活、生长。

“土层浅薄就运土填上,一棵一棵、一年一年,一代接着一代种!几十年了,红土石头地都绿起来了,从我们那时候到儿子辈,一棵一棵把林子造出来,为后代留下青山。”看着自己亲手和同事们种下的郁郁葱葱的树木,老人打心里高兴。

60年前,二十出头的李双全从部队退伍后返乡,转业分配加入南盘江造林队,400多人浩浩荡荡挺进刚成立的石林林区,扛着锄头铁铲、背挑树苗树籽,在水源紧缺的艰苦条件下,开始植树造林生涯。直到1994年退休,从满目荒山到大片水源涵养林和公益林,贯穿着李双全36年的职业生涯。

李双全退休后,儿子李树平又在和当年父亲相仿的年纪,来到林场继续造林守山。“前辈们一锄一锄挖、一棵一棵栽、一桶一桶水浇,让大片荒山成林。现在工作条件比起那时候好太多,这份绿色事业得干下去。”已在林场工作24年的李树平,现在是石林林场党支部副书记。林场里还有十余个子承父业的职工,数十年来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森林。

旱季防火、雨季种树、常年无休,在两代林业人60年努力和付出下,目前,石林林场已有从石林接壤宜良、陆良的4个营林区,种下6.7万亩以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茂密森林,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

造景 用绿色铺满归乡路

“等那边雪松长起来,昆石高速沿线的这段路就更美、更养眼啦。”站在昆石高速公路石林段跨线的小河天桥上,有着近30年林业工作经验的石林县林业局副局长虎亮,指着高速路边落洞山上一片长在岩石丛中的雪松树,充满期望地说。

每当行车至昆石高速石林段境内,道路两侧山青树绿,与喀斯特山石相得益彰、格外养眼。这“人在路上 车在景中”的舒心画面,得益于石林自2006年启动的昆石高速公路石林段绿色廊道工程建设。

十多年来,石林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生态美县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其中有5000余万元投入昆石高速绿色廊道工程建设。如今,昆石高速石林段近10公里道路两侧,3000余亩有花有果的栾树、雪松、滇朴、石楠、火把果等10余种本土树木,在公路两侧和面山落地生根,渐渐形成一条绝美的绿色廊道,成为在全市乃至全省高速公路绿化美化的石林经验。

“昆石高速石林段‘绿色廊道’建设花了大力气、使了真功夫,落洞山那片80多亩堆石料建材的地块,花了不少财力人力才种上了杨梅树。”虎亮介绍,无独有偶,在石林县城边新建成的长湖旅游专线公路边的上蒲草村,共投资2500万元租用在城市及公路沿线的2000亩面山区域,引水上山同样种上杨梅树,荒山变绿又实现经济效益。

“哇,这条路边的樱花太漂亮了,停车拍照吧!”今年初,在大叠水旅游专线公路两侧,长达13.68公里的云南樱花粉艳怒放,引来自驾到石林游玩的外地游客赞叹。这条石林历史上投资最大的精品旅游大道在这个季节,形成黄、红、紫、绿等七彩景致,20余种以云南本土树种、植被为主的绿化植物、花卉,错落有致地栽种在道路两侧及中间隔离带内,与每间隔一段就有的小型喀斯特山石景观融为一体。石林投入大叠水旅游专线沿线绿化美化的专项资金达9000余万元,打造出常绿、落叶植被相搭配,四季鲜花常开的景观大道。

发展 山货出山“山景”变“钱景”

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带来“金山银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旅融合,就是石林转化“两山”的一把“金钥匙”。

“持续不断植绿荒山、打造绿色景观基础上,我们更注重发展经济林果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形成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石林县委主要领导介绍,石林近2万亩枇杷、5000余亩鲜桃、5000余亩苹果,以及大量核桃、板栗和杨梅树等经济林果,正在显现出生态、经济效益双赢,反哺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石林人民。

石林板桥街道满眼皆绿、溪流潺潺的大叠水风景区旁的叠水村委会,这段时间,满山的2000余亩叠水血桃正陆续成熟挂果,果肉脆嫩、多汁鲜甜的血桃,经过果农采摘、装筐、分级,依托大叠水旅游专线畅通运输条件,陆续发往省外市场和越南、新加坡等国外市场,今年预计产量将达到2000吨。

“这些小果子还在膨大期,可以过两天再摘,不然影响卖相和口感,我们要保证桃子的品质。”在叠水村满是绿色果蔬、红色血桃的山头上,石林叠水血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成科正和采摘血桃的果农交谈。2003年,响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退耕还林政策,范成科带头将在当地有着上百年种植历史的血桃,通过不断改良品种、扩大面积,渐渐形成行业内抢手的鲜桃品牌。

“像我们有100多棵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桃树结出的果实论个数买,一级果特别受沿海地区市场欢迎,这几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于鲜果的口感、品质,范成科相当自豪。全村328户群众通过血桃种植,户均收入达3万元,连片桃树植绿荒山、保持水土,因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内,不施农药化肥的板桥血桃已获得绿色食品A级认证,正向着有机农产品认证目标靠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石林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不俗的成绩,生态文明建设得到群众的拥护,生态实践转化为一种文化和自觉,深植于这座城市的土壤中。照着这条路走下去,石林正在打开一条全新的发展通途。

走进石林,生态文明创建释放出来的持久生命力和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能从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建设中体现出来,能从各级干部的精气神中体现出来,能从每一位生态文明参与者的点滴小事中体现出来,能从老百姓脸上绽放的笑容中体现出来。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石林完成造林14.0038万亩,石漠化治理6.7288万亩。10年来,全县林地面积达8.29万公顷,比2007年增加22%左右,全县8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石林全县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近8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以上,产值约5亿元。

大片红土荒山如今绿树成林,筑起坚实恒久的生态屏障,生态文明与现代农业相融合,更让石林有了一份殷实的生态家底。

猜你喜欢
石林荒山林场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相约在石林
林场住宅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福安八斗村:扶贫做得精,荒山野茶能刨金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