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雨虹
导演
:克里斯托弗·麦奎里主演
:汤姆·克鲁斯、亨利·卡维尔文·瑞姆斯、西蒙·佩吉丽贝卡·弗格森类型
:动作/惊悚/冒险故事
: 伊森·亨特在逮捕无政府恐怖组织“辛迪加”的领导人连恩后,又接下阻止余党,以约翰·拉克为首的“12使徒”疯狂计划的新任务。伊森·亨特得早一步比“使徒”先拿到钸元素,避免让“使徒”在72小时内制造出核弹,攻击主要城市。然而,伊森·亨特这项抢走钸元素的任务却失败了,他必须接受中情局的监督,让中情局特务沃克进入IMF团队,并且借助盟友伊尔莎的消息,合力再找回钸元素。《碟中谍》刚问世的时候,汤姆·克鲁斯还是个走青春路线的型男演员,如今22年过去了,“帅汤”变成“老汤”,影片中的特技从摩托车追逐戏,演变为徒手扒飞机,汤姆·克鲁斯诠释了什么叫“用生命在拍片”。但观众真的还会一如既往地买账吗?比徒手扒飞机更夺人眼球的特技还有吗?“阿汤哥”此次信心满满,不免令人期待。
距离第一部《碟中谍》已经过去了22年,“阿汤哥”秉持着真枪实弹与无畏冒险的精神,配上夺人眼球、惊险刺激的桥段,于华丽特效外的返璞归真展现了属于个人的魅力,高难度的动作和高强度的体力活,让人几乎忘了他已是个56岁的演员。
上一部中的扒飞机还历历在目,这一举动似乎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类的行动范围,为此大跌眼镜的观众大有人在。在此之前,汤姆·克鲁斯刚刚历经了褒贬不一的《新木乃伊》,之后还有虽精彩但有着大半文戏的《美国行动》。不可避免,大众对于他是否宝刀已老的猜测愈演愈烈。虽然如今汤姆·克鲁斯已重回他最为人熟知的老本行《碟中谍》系列电影,但有个问题依旧绕不过去—他还能超越过去的自己吗?
对于这一部新作,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里和汤姆·克鲁斯试图通过尽可能少的绿幕,以及一系列令人难忘的特技来保证观众的兴奋点。“汤姆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准备这部电影”,克里斯托弗·麦奎里说,“有很多关于特技表演的猜测,我不得不澄清他正在为一系列特技做准备。它们的危险指数比我以往见过的更高,汤姆经常处于危险之中。”特技协调员韦德·伊斯特伍德表示,虽然影片中的特技非常惊心动魄,但他们在努力避免过渡到不切实际的超级英雄领域。“我们并不会像那些漫画电影一般,让人们从汽车顶部飞出600英尺还能安全着陆。我们创造的行动仍然是真实的,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观众能与电影里的人物产生共情。伊森·亨特是一个‘人’,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并不总是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来做,但是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所以我们必须创造动作和特技,让观众惊叹,同时也让他们大笑并且相信。”
既然如此,那就切入正题,此次“阿汤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可信又可叹的“不可能的任务”呢?制作方将这个在新西兰拍摄的NO.1特技动作组合命名为“长线”,若是用中文来解释,大抵就是不绝如缕的意思。这个动作组合包括汤姆·克鲁斯需要爬上绳索悬挂在大约位于2000英尺高空的直升机下方,然后在这个位置上完成一系列惊悚的“高空作业”。
这基本上就是从直升机上蹦极。彼时,“大超”亨利·卡维尔作为新加盟的成员,和工作人员一起从一个安全的有利位置观看“阿汤哥”的特技表演,“看到汤姆爬上那条长线,然后跳下来,实际上是相当惊人的。他所依附的就是直升机,如果有一阵巨大的风或出现问题,那可能会非常危险。当汤姆跳下去时,人群中发出一片惊呼声,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论是拍摄上一部时制作公司为汤姆·克鲁斯投下巨额保险,还是这次制片方创建一整个系统来防止各种危险情况的发生,包括请来经验丰富能够应对风的变化的飞行员,“阿汤哥”身边的人似乎总是比他本人更紧张。相信等观众们进入影院,也会是这样的体验。
汤姆·克鲁斯为此颇为自豪,他向我们介绍这个特技已经设计和规划了两年。“这绝对是我们在这部电影中所做的最极端的事情之一,这是你无法在绿幕上看到的,它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性:你必须弄清楚直升机可以容纳什么,它的有效载荷是多少,你可以把摄影机放在哪里,角度是什么。所有细节都必须仔细检查,任何物件的脱落或进入螺旋桨都有可能引发真正的大问题。这需要来自飞行员和特技演员的默契配合,他们都做了不可思议的工作。”不可否认,人们热衷于看汤姆·克鲁斯吃了多少苦,来完成他们做不到的事,甚至每一次“不可能的任务”都像是一期探讨“人类极限知多少”的综艺节目。
这一次的特技动作比悬挂在飞机外面更具挑战性。上一回汤姆·克鲁斯搭乘的A400M是欧洲自行设计、研制和生产的新一代军用运输机,也是欧盟国家进行合作的最大的武器联合研制项目,但这其实是一个诱人又危险的噱头。因为他只是处于一个固定的位置,这远远不如使用直升机蹦极来得惊险又刺激,因为这一刻,风、天气和其他直升机都是那未知的危险因素。这就像是一场豪赌,“阿汤哥”邀请全球的观众与他一起,“不要害怕,跟我来”,大概他会这么说。
动作电影还能与《奥德赛》挂钩?上一部巧妙地与《图兰朵公主》加以连结,而这一部则是有意以《奥德赛》的奥德修斯与伊森·亨特作比较。《奥德赛》前半段描述奥德修斯因为惹火了海神波塞冬而和伙伴在外颠沛流离了十年,无法返家与妻儿团聚。而这十年的冒险旅程与伊森·亨特及IMF小组的成员们总是忙着保护世界、阻止国际阴谋,无法与妻子茱莉亚团聚的故事不谋而合,这是克里斯托弗·麦奎里特意为观众准备的有趣安排。
第六部的故事延续在第五部之后,伊森·亨特与伙伴们历经千辛万苦,总算将恐怖组织“辛迪加”首领连恩逮捕,但“辛迪加”其余残党仍在外作乱,三颗可以制成核武器的钸元素更落入反派之手。为了阻止全球遭到毁灭性破坏,IMF小组一行人挺身而出,并在中情局派人监视的情况下尽全力夺回钸元素。虽然不像上一部有意与经典名作在剧本架构上做强烈的勾连,但是在整合前五部的线索并加以致敬上,身兼编剧的克里斯托弗·麦奎里依旧展现出高超的叙事技巧、优异的编导与场面调度功力。
在《碟中谍6:全面瓦解》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往埋下的故事情节现在有了更多发展,包括妻子茱莉亚和伊森·亨特在第三部中埋下的夫妻情、第四部里伊森·亨特必须隐退的原因、第五部的反派组织“辛迪加”与伊尔莎等的后续故事。然而最有趣的是担任本部关键角色的白寡妇,她在出场时的那一段台词中提到自己的母亲是麦克斯,可能就是第一部中凡妮莎·蕾格烈芙饰演的军火商,这也是第一部中的关键角色。整合并延续前作的故事剧情,并和新的故事加以交织铺陈,同时还要描写伊森·亨特面对生命中两位缪斯时的情感波动,这是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里的创作思路,显然他的目标是将《碟中谍6:全面瓦解》打造成“碟中谍”系列电影的集大成之作。
除却剧情安排上的无缝连接,克里斯托弗·麦奎里这回比起前几部将更深入地去描写伊森·亨特的内心世界,理性与感性的抉择,以及诸多的矛盾与纠结。那个勇敢、坚强、面对挑战绝不退却的男人,多了些为守护所爱付出的牺牲与温柔,几个短暂却细腻的情感镜头,道出伊森·亨特无条件信任伙伴们,以及触摸爱情时小心翼翼的原因,说是拯救世界或许太过沉重,但为了保护所爱而勇往直前,没有虚情假意,只有真性情的决定,叫人肃然起敬。伊森·亨特不再是看似无所不能的英雄,其实也和我们平常人一样,有血有肉。
电影开场后的第一场动作戏就已确立了故事走向,展开一场关于冒着百万人性命的风险来拯救一个人究竟是否值得的讨论。有趣的是,观众能看到这个角色不同于他特工身份的深层一面,远远不止是个能拯救世界的英雄,同时也为了身边的人而努力着。在巴黎劫囚或后续引发的女警事件,都显示他不像某些为完成任务而不择手段的冷血杀手,而是不随便牺牲人命,总是为了伤亡人数斤斤计较,甚至还会因为无辜之人而增加整体行动的不确定性。所以不光是他与前妻伊尔莎的情感,伊森心中所坚持的信念,也使这个角色更有人情味:在乎一个人,也在乎百万人。
“我最喜欢的电影时刻就是和很棒的伙伴们一起大踏步前进,我们在非常努力地实现这一目标,这就是我们对电影和讲故事的热爱。”很难想象一个演员能坚持22年出演同一个角色,但是汤姆·克鲁斯做到了。他还试图将这个角色拉下“神坛”,与众人一起生活在温暖的人间,显然伊森·亨特对于“阿汤哥”的意义不同凡响。而走进影院的观众,都将成为这一切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