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改进高校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的思考

2018-09-03 03:47陈思遐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新时期

陈思遐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院校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在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改进经管类专业的创业教育,高校要注意优化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社会支持和配套设置,从而系统地提升经管专业创业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

一、引言

创业教育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着硅谷奇迹被人们所熟知,创业教育业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创业教育始于2000年的“里斯本战略”,该战略将经济发展和就业作为两大关注点,旨在帮助欧洲青年掌握企业运营知识、专门技术和增加创业技能,推动劳动力市场创新与就业模式的变革。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较晚,但发展迅猛。1991年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首次提出发展创业教育的计划。2014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九部门,正式将2014—2017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提上日程。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2]

国外创业教育大都有系统的课程体系,如美国著名的白森商学院专门设立了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承担创业教育,并有完善的创业课程教学大纲。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体系的研究与构建仅仅展现雏形,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只是针对部分人群,学校的创业基础课程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为有愿望开办自己中小企业的人群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SYB课程逐步引入大学校园。但该课程依然缺乏针对性,没有以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为标准,最关键的是基本与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脱节。为此,本文以经管类专业为对象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期对构建科学实用的创业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二、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创业教育是引领高校经管类专业建设的新动力。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服务快速成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不断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新时期,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经管类专业建设、优化经管类师资、促进经管专业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3]。

创业实践活动能培养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挫折承受力,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代,创业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实现其生价值的一大途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机会。在创业活动中,他们通过选择在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中去发展,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优势去超越,去突破,将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为未来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企业家的需要。从目前我国企业家管理水平来看,我国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者的水平。高校开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以及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有较多共通之处,同时为打造新型的企业管理者搭建了平台,创业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管理类学生,全面提高了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其成长为未来合格的企业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进经管类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主要思路

(一)调整课程设置

基于创业教育的不同功能,可以把创业教育的课程课分为“创业意识”、“创业通识”以及“创业实践”三种类型。要突出三者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明确不同类型创业教育具体内容和功能。

“创业意识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初级阶段。這个阶段要求学生对企业所有形式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经营的基本技能。具相关调查了解,学生普遍对国家的创业优惠政策、创业流程等缺乏了解。这就导致部分有创业热情的学生因对政策的认知不够,畏难而放弃创业。对于经管类学生而言,应将创业政策融入创业意识教育。除了创业和运营微小企业的理论知识,教师还应该讲授国家政策中涉及到的资金、场地、税收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创业过程有个清晰的认识,能够提升他们开发商机的能力。

“创业通识教育”是创业教育的中级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会使用商业用语,学会以小企业家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在课外实践中,要求学生思考商业想法,以及学做商业策划。这一阶段的学习属于大众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具备成功企业家的个性特质。

“创业实践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侧重于“开办企业”、“完善企业”、“壮大企业”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质上类似于工商管理教育(如“MBA”教育),旨在成就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助其成为未来事实上的创业者)。

(二)强化师资力量

我国大部分经管类专业的教师还停留在因人设课阶段,“双师型”的教师比较少,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案例往往缺乏时代性和典型性,甚至部分教师并没有实战经验,学生不能从课堂上理解市场中应有的商业行为。要在课堂中渗入创业元素,闭门造车显然是行不通的[4]。教师需要具备更多实践经验,学校可以提供教师时间和平台进行实践锻炼,平时教师也可到企业接触学习第一手的知识经验。可从有企业任职,创业经历的人群中选拔教师队伍,师资队伍要呈多元化方式发展。

一方面,对创业教育师资进行创业课程内容的培训是很重要的。这些内容主要涉及管理学、营销学、会计学、经济学等专业的综合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建立创业教育研究室,由理论专家、技术专家、政府人员、成功的企业家、孵化管理者、风险投资家、法律专家等在内的各类专家构成。他们主要从事专业性强的专题教学,如创业心理、创业规划、法律知识等,让学生在创业道路上获得丰富的知識和有效的指导。教师一定要注意的是创业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创业而服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创新创业的技能,通过虚拟资金、虚拟市场环境,引入案例,让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让学生面向社会承担创新创业任务的。比如,有些学生学习了《证卷投资分析》课程,老师就鼓励学生实盘操作;学习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生就在商业街做起了小生意,刚上了大二就在外面兼职,耽误了很多应有的专业学习时间。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合适,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鼓励学生抛弃学业,闯荡社会。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把创业热情、创业想法真正落实。

另外,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或者名誉教师进行授课,或以讲座形式拓宽教学思路,让学生与成功企业家零距离接触。这样更有说服力的教学也能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动力。让企业老总进行专题讲座或自身个案分析,他们都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通过剖析得失,来共享经验教训。也可以毕业生创业报告会的形式,让毕业生中的成功者来提供直接的经验,坚定学生的信心。

(三)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大学生创业文化也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需要通过培育而产生和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有利的校园文化环境支持,其环境的营造最重要的是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和社会观念,既要使创业大学生有创业光荣,创业可敬的荣誉感,又要使他们感到进退自如,成败则忧。因此,要通过校园文化平台和其它形式,转变社会观念和大众心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败观,加大创业舆论宣传和引导,加强对创业者的人文关怀和支持[5]。经管类专业院系应该建立学生的创业档案,及时搜集、整理、编印创业典型的先进事例,加大创业典型宣传力度,使创业在校园成为一种时尚和多数人的自觉追求,推进他们的创业梦想向创业现实的转化。

(四)优化创业实践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创业实践活动是把创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运作过程,是为了实现创业教育目标,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的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训练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在学生获取综合性应用知识方面发挥着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首先要增强组织管理,统一安排,使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其次,加强实践单位导师和高校老师的沟通与交流,随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创业竞赛的举办,是最常见的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创业竞赛来锻炼学生的创业技能,创新理念。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并在现实的情况下付诸行动。作为一个鼓励提供学生创业的平台,商业计划竞赛在培养能力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产业,高等教育和研究的联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商业计划竞赛也对风险投资在中国投资框架的建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五)搭建完善的创业实践和指导平台

可以建立创业孵化室与实验室,向学生提供企业孵化设施,目的是为学生建立企业孵化器方面的培训,使学生知道如何设立,启动,运行一个新业务。这一模式也可用来吸引资助的机会和寻找顾问支持和创业意见。意见中心的设立,可通过网络等渠道设立意见中心或网络社区,给学生熟悉中国企业文化和促进课堂和现实生活知识转移的机会还可提供了融资和具体技术的支持和顾问意见。一所高校应对创业教育活动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才能形成合力,持之以恒。

四、结语

我国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迅猛。在经管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推动高校经管类专业建设、有助于培养经管类专业大学的综合素质,还有利培养未来的经管人才和企业家,故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构建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体系时,要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社会支持和配套设置等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经管专业创业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汉惠,刘帆.美国创业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中国青年研究,2007(09):7-9.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3]胡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双创型”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特区经济.2016(08)

[4]方芳,我国创业教育师资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0):40-41

[5].胡晟姣浅谈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育,2016(8):387-388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新时期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