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莹
【摘 要】保密培训是保密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内容,目的在于培养涉密人员注意识、知程序、遵规范、重防护。涉密人员应经保密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要经常性的开展在岗保密培训,因此建设标准化的保密培训体系,对日常保密培训具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保密培训;课程体系
保密培训是企事业单位为提高各级领导、保密干部、广大员工保密意识和能力,落实保密管理法规和制度,有组织的开展保密知识技能传授与指导的教学行为。保密培训面向全体,重点突出领导干部、保密管理专兼职人员、涉密岗位人员、保密干部师资人员的培训,实行统一教学、统一考试、分级负责、集中承办。保密培训是保密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内容,目的在于培养涉密人员注意识、知程序、遵规范、重防护。涉密人员应经保密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要经常性的开展在岗保密培训,因此建设标准化的保密培训体系,对日常保密培训具有很大的支撑作用。培训的三要素是知识、态度和技能,因此保密课程体系可围绕这三个角度确定培训内容,组织开发。
一、培训内容的确定
态度模式教育方面主要以各类宣传教育为主,如防泄密反窃密的现场演示,典型案例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等,重在保密意识养成。知识培训方面适合采取通用培训和个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党和国家的保密工作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以及基本原则等。二是国家、工作单位保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工作流程等。三是涉密载体的使用和管理等;个性培训内容重点是所在岗位的涉密事项、定密规范等内容。技能培训方面重点是保密技术的培训,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各类办公设备的特点及风险,常见的窃密手段等,重在使涉密人员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以及通过何种手段有效的避免泄密事件。
二、培训形式的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培训形式趋向于多种多样。当前培训主要应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传统的面授式培训,如课堂教授、座谈、现场演示等,其優点在于教师与学员之间可充分交流。此种培训可以用于保密培训的态度和技能方面的培训,通过现场演示窃密手段,可起到更强的冲击性和警示作用;通过组织研讨会,探讨如何精准定密,可使参会人员共同提高;通过组织现场教学,利用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传授技能,可使学员快速掌握保密技术。第二种是网络化教学,通常是将课程依托于网络培训平台,使学员能够随时、随地获取课程资源,省时、省力、便捷。同时借助于平台自带的在线测试、学习频次和时长的统计功能,因此更加便于培训管理。网络培训的优点在于实现课程标准化,有效解决工学矛盾,但只适用于标准化和程序化的培训内容,所以此种培训可以用于保密培训的知识方面的培训。当今移动设备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化培训的载体更加丰富,微课以其时间短成为受欢迎的一种课程类型。因此,在内容不涉密的领域,适当的开发微课,更便于学员学习。
三、培训效果评价和持续改进
效果评价一直是传统培训的难点,原因是很难用某种或某几种测评方式完整的评价出培训效果。但是对于保密培训,可以通过培训效果评价和人员能力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培训效果。培训效果评价通常使用的方式是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针对每一项培训内容,首先分析其适用于哪种考试方式,例如知识类的培训使用笔试更方便,而技巧类的培训却适合使用现场操作考核验收。但保密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保密教育要持续性的、经常性的开展,所以涉密人员能力评价就变得非常重要。对于涉密人员应该具有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以清单的形式罗列,同时在清单中明确每个项目的达标标准,形成能力评价表。定期对涉密人员进行能力评价,查找待提升项。认真分析每个人员的待提升项,对于共性问题,可以通过改进管理方法来解决,对于个性化的待提升项,可以加强针对性培训。同时,随着环境及保密要求、保密技术的不断变化,需定期对能力评价表进行修订完善,使之真正发挥标尺的作用。
四、资源保障
开发保密培训课程体系,需要人、财、物的三重保障。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一种是购买,一种是开发。对于通用性的培训课程,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成本较低。对于本单位较为个性化的课程,只能通过开发来实现。每个单位都有各自的行业特点,必然存在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需要配备专兼职的人员开发课程。首先需要保密专家分析培训需求和要求,确定培训的课程内容,并根据内容确定合适的培训方式。其次需要培训课件开发的人员,将内容以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制作界面友好、易于学习的培训课件。课程开发后,需要评审人员对课程进行评估验收,提出改进意见,所以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课程开发质量。在物力方面需要资金和场所的投入,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建立。
五、结语
保密无小事,责任重于山,涉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是保密管理的核心,如何培养涉密人员乃至全员牢固树立保密意识、掌握保密知识和技巧,是保密工作的一项持续性、不可松懈的内容。保密培训课程体系建立要紧密结合保密工作实践,确定培训重点、设置培训内容,做到理论与实际、管理与行动、技能与运用相统一,不断提高各类人员技术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保密工作培训教材》编写组.保密工作培训教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