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涯
【摘 要】约在贞元九年冬,元稹由凤翔奔赴长安参加礼部明经科考试,入居靖安坊旧宅。贞元十年,元稹两经及第,开始守选,寓居长安开元观。遇上恋人崔双文,两人虽是情投意合、情意缱绻,却始终抵不过当时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最终以分手告终。我们也能够从元稹在这一时期所作或而后回憶初恋时期的诗歌中,侧面了解崔双文形象。元稹艳诗咏自己恋爱之事除了《梦游春七十韵》、《杂忆》五首、《春晓》等七首回忆性的诗歌,大多诗即事名篇,即《莺莺诗》、《赠双文》、《古艳诗》二首、《压墙花》、《晓将别》、《春词》、《鱼中素》等。
【关键词】初恋;崔双文;艳诗
一、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
——元稹早年恋爱经过
元稹初恋的时间应是贞元十年、十一年间,根据《梦游春七十韵》“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元稹自云与恋人分手八九年才与韦从结婚,元稹和原配韦从据记载是于贞元十九年结婚的。两人的相遇地点,根据后来元稹《春晓》中写道“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二十年前,应该是元稹在长安的时期,此时的他经常与朋友交游,饮酒作乐,也经常和朋友游历寺庙。所以元稹与其恋人相逢应是在他游历某次寺庙时。或许便是一眼,女子眉眼清浅,巧笑盈盈深深印刻在元稹的心中。
而后两人便陷入热恋。恋爱时期元稹也写了有关崔双文的诗歌。“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古艳词其一》)以宋玉东邻之女喻双文之美貌多情。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处于恋爱中的元稹将双文看做肌如白雪的绝色佳人。“垂袖开怀待好风”,这与诗经《野有死麕》颇为相似,“有女怀春”,女子对男子产生爱慕之情;“吉士诱之”,男子以獐作为礼物献给女子,并以美好的方式,博取女子欢心,达到了相爱和钟情的境界。说明元稹和双文两人是情投意合。元稹爱慕双文的美姿,以春花开放比喻其年华正好,却幽居深闺,独处孤寂。与自己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纪,应该共度这美好的春光才是,怎能孤芳自赏?希望双文能和自己出来相会。
从元稹的《杂忆诗五首》来看,两人应该是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元稹对双文用情至深,以至于二十多年后,元稹还记得双文闺阁里有淡淡的香气;还记得她在无人之处荡着秋千,还记得皎洁的明月下,两人在小楼前后玩捉迷藏;也记得她独自一人倚靠着新帘,将花草放在头上的天真模样。还有她衣衫单薄背着锄头劳作,或许是劳动的缘故皮肤有些微微泛红。
约是夏末初秋,元稹与双文论及婚嫁之事,元稹回凤翔与母亲商量。二人难舍难分,元稹离别前做《晓将别》“风露晓凄凄,月下西墙西。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屑屑命僮御,晨装俨已齐。将去复携手,日高方解携。”回乡途中更是借牛郎织女银河相望来抒发自己的相思(“殷勤寄牛女,河汉正相望”元稹《新秋》)。
应是与母亲商量未果,加上崔双文的家人逼迫她另嫁他人,两人的恋情走到了尽头。“重叠鱼中素,幽缄手自开。斜红馀泪迹,知著脸边来。”(元稹《鱼中素》)重重叠叠的书信啊,亲手打开恋人的信笺,让我的眼泪花了脸上的妆容。这首诗诗人以一位收到恋人分手信的女子的角度来写,可以看出与恋人分手时,元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二、依稀似笑还非笑,仿佛闻香不是香。
——崔双文的形象
元稹的《莺莺传》中崔莺莺以崔双文为原型创作,但两人的形象也不完全相同。崔双文在现实中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子?我总结的三个关键词是:貌美、活泼、多才多艺。大概可以从元稹早期描写双文的诗作中看出来。
首先崔双文长得确实很漂亮,在《赠双文》中“艳极翻含怨,怜多转自娇。有时还暂笑,闲坐爱无憀,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娇艳至极更加像是含怨,娇羞模样更使人怜爱。音容笑貌,让人难忘。晓月将要坠下,面色的红晕欲消,如《离思》其一“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酥旋欲融”。垂手、回腰皆为舞姿,《乐府解题》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元稹《舞腰》诗:“未必诸郎知曲误,一时偷眼为《回腰》。”由此可见双文之美姿。元稹以人物特写的方式,展示了双文活泼动人的形象。
并且《杂忆诗五首》中“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忆得双文笼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看出,双文应该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女子,甚至还未完全褪去少女的天真烂漫。
除了美貌,双文还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元稹《春晓》“一双玉手十三弦,移柱高低落鬢边。即问向来弹了曲,羞人不道《想夫怜》。”才貌两全,与俊逸风流的元稹算得上是郎才女貌了。
三、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元稹艳诗的特点
元稹的艳诗是元稹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元稹的内心想法。他的艳诗大多缘情而发,抒写自己的恋爱经历,写实性很强,富有生活气息。并且不像以往这类诗歌的隐晦含蓄,元稹的艳诗大胆直接,甚至有男女交合的描写。我所总结的元稹的艳诗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色彩明丽,花团锦簇
元稹的艳诗运用夸张、渲染、铺陈等手法,所描写的景象有着非常强烈的色彩感,如《莺莺诗》“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暗淡状。”以“殷红、浅碧、暗”这些词来塑造莺莺的形象。《红芍药》中“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便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并且我认为元稹在诗歌中喜用花的这个意象。《白衣裳二首》“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以梨花喻,清新淡雅。“夜合带烟笼晓月,牡丹经雨泣残阳。”雨后牡丹,明艳华贵。
(二)善于用典,生动传神
元稹年少便很有才气,他的诗歌中时常会用典叙事。比如上文所讲宋玉的典故。又如“等闲弄水流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古艳诗二首》其二),《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中,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道迷入山,见一杯流出,有胡麻饭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容绝妙,遂留半年,怀土求归。既出至家,亲旧零落,邑屋更变,无复相识。”或称刘郎、阮郎,或合称刘阮。以喻男女遇合之事。则刘郎、阮郎遂为情郎之谓。元稹以此来表达自己希望恋人能和自己出来相会。
(三)日记式叙述方式
元稹有不少诗歌都带有回忆往事的内容。《杂忆诗五首》“今年寒食无月光,夜色才侵已上床。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回忆多年前,寒食夜晚与双文嬉闹的场景。一首一件事,五首皆是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条理清晰,如同日记一般。来记录了元稹同崔双文感人的往事,这种方式也使读者产生共鸣,深情至极。
四、结语
在元稹的诗歌中,我们看出他与双文的恋爱经过,也看出双文天真烂漫、美丽动人并且才艺双全的形象。元稹与崔双文的恋爱算是一段不完美的佳话,可能是当时社会制度,可能是两人身份的差别也可能是元稹个人的原因,总之他们没能够走到一起。历史总是带着造化弄人的悲剧色彩。元稹一生用情至深,后人虽多称其“薄幸”,但我们从元稹纪念双文的诗歌中看出他对崔双文的一往情深。
【参考文献】
[1]黄东红.元稹艳诗与悼亡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李丹,尚永亮.元稹百年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4(04).
[3]黄东红.元稹的婚恋经历及其婚恋作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