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型导学”教学模式初探

2018-09-02 14:46蒲建宏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目标结构思维

蒲建宏

内容摘要:合作型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在师生、生生间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指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本文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合作型导学 思维 目标 结构

所谓合作型导学模式,就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以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而是以“平等中的首席”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教学中的对象——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生生间合作,共同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完成意义建构。

合作型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在师生、生生间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指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一.“合作型导学”教学模式的目标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平等、民主、融洽、和谐是现代教育观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模式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以权威者、领导者自居,而是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出现,这就为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又为教学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而可以使课堂教学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2.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在本模式中,学生的知识不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合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因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深刻的,掌握是牢固的。这里所讲的基础知识,是指以主题为中心的结构性的基本知识,这种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广泛迁移,有利于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

3.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总认为知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而获得的,从而弱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本模式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在探究性学习中,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尽量减少教师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影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参与、合作、民主、交往等道德观念和现代意识。

合作学习致力于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致力于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强化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合作型导学”教学模式的结构

“合作型导学”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为:

(一)准备阶段——师生合作,确定学习目标

1.共同收集材料

每节课的新知识都是由生活实际引出或旧知识引申发展的。我们可以视学习内容,可以在课前事先进行的材料的收集,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部分进行。

如果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太紧密,可以由教师收集;如果学习材料就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可以由学生收集,或者师生同时进行收集。通过材料的收集,一方面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课堂中进一步探究作准备。

2.引导提出问题

根据师生双方提供的学习材料,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有关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将要探讨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作好情感、思维上的准备。

在这里,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提出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探究阶段——在师生、生生合作中导学

1.独立思考

视问题的不同类别,要求学生采用各种方法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如阅读、分析、尝试、操作等,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解题思路或者提出新的疑问。

师生、生生合作应该以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的结果为基础。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基础,那么所谓的合作将是一句空话,那些学习自主性较差的学生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他们无论是在全班交流还是在小组内交流将会是人云亦云。

2.合作探究

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小组进一步合作探究:或者相互配合动手操作;或者小组内分工,共同完成一项学习活动;或者一起交流看法、解题思路。开展小组合作,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学习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公认的成果,形成共识,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教师要在课堂中进行巡视,哪一个小组合作有困难,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或者参与到其中一个小组的学习中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根据其状况及时调整下一步教学,或者思考如何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组织汇报

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看法或结论,鼓励发散思维。这种汇报,一方面为较多学生创造了“代表集体”的机会,开展组际竞争;另一方面将小组共识转化为全班共识。

4.尝试练习

从教材例题后面的做一做及练习题中选择与例题相近或相类似的题目进行重新组合设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觉选择解题方法,独立尝试解题。尝试练习这一步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作业的反馈信息,找准学生困难在哪里。对每一个出现的问题,每一个出现问题的学生都作准确的了解,密切注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尝试练习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检查督促作用。教师要经常检查他们是否认真,做作业是否仔细,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正作业中错误等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集体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对本课新知的学习体会,教师对全班的各种意见、体会进行归纳、分析,得出最终结论或一些注意点。

(三)深化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合作练习

1.组内互查

学生练习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作业情况,讨论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谁做对了,谁做错了,为什么错,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小组内讨论。

学生在互相交流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充分发散各自的思维。这一环节还可以让后进生向组长汇报作业练习情况;组长或优秀生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练习更正过程中不能把错误擦掉,而在旁边作出改正,有利于学生了解已出现的错误。

小组内互相交流解题过程、结果、方法,对于存在问题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学生互查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和解题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2.实践应用

实践应用有助于学生脱离模仿,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智力,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了解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总结阶段——在交流、评价中引导反思

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关键,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准确评价学生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对自己的学习状态等提出下一步的学习要求。

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将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1.小组互评

学生在小组内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通过互评、互议,提高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元认知能力。

2.集体评价

让学生总結所学知识的重点,并推选出本次学习活动中有进步或有突出表现的同学。

合作型导学模式,教学过程注重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在同伴、老师的协作下,主动建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中川镇高陵小学)

猜你喜欢
目标结构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日出》的结构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