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晶园 刘伟 陈建平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基于精神扶贫视角下甘肃省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及水平测度》(2017A-250)之成果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精神扶贫和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探讨了精神扶贫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指出,精神扶贫和社会保障具有目标一致性,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促进精神扶贫,而精神扶贫又促进社会保障的完善。
【关键词】 精准扶贫;精神扶贫;社会保障;关系
一、引言
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在十三五规划指出,“精准扶贫就是针对不同的地区环境、不同农民情况,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扶贫的农民进行精确定位、正确帮扶、精确管理”。针对“精神扶贫”的重要理念,全国人大代表冯月菊提出:扶贫不仅仅在物质上进行支持,更要在精神文化上进行帮扶,“精准扶贫”要在“精神扶贫”的基础上进行。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做出让全中国的贫困农村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而“精神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是我国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扶贫与社会保障概述
1、扶贫
对贫困群体的扶贫分为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劳动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然而由于人的不同需求和满足感,新时代又面临了新的贫困问题,尤其是在全国奔小康的攻坚时期,精神扶贫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是党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与全国一道奔小康的庄严承诺。
在我国众多扶贫开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扶贫资金和项目定位不符、贫困情况不明朗等现象。以过去实践经验为基础,2013年,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以此增强扶贫的精确性、高效性、持续性。2015年“两会”中,习近平再一次提出“精准扶贫”,将扶贫工作提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上来,并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作为主要扶贫对象展开扶贫工作。
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精神贫困问题日益突出,精神扶贫显得越来越紧迫重要。精神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贫困群体精神层面的扶持,助力精准扶贫。我国的扶贫道路中,之所以仍有大部分贫困群体,归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贫困群体的思想落后,这严重阻碍了老百姓一道奔小康的脚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志”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发展理念,同时还强调在扶贫过程中,不仅要在物质上扶贫,更要把精神扶贫置于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与此同时,也是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障碍。思想观念的先进与落后直接影响到行动的方式,先进的思想有助于激發农民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有助于人们积极投身于生产活动,自主的发家致富。
2、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又称“社会安全”,源于美国1934年罗斯福执政时期出台的《社会保障法》。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障的作用日益凸显,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亦不同,但却都由不同国家政府管控,依照有关法律,通过对居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困难群体加以保障,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所需。
按照《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越来越体现出它的多层次性,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级社会保障。十九大报告中对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方面,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民参保,人人得以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利益。在社会保障中,以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其中,医疗保险支出和养老保险支出占整个社会保险支出总额的70%以上,这更加需要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不仅要做到城乡统筹,还要做到全国统筹。不仅解决社会保险的统筹,更要解决社会救助体系的统筹问题,完善社会最低社会保障。在发展中补短板、促公平,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三、精神扶贫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1、精神扶贫与社会保障的目标一致性
精神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精准脱贫,在精神上帮助贫困群体,使其尽早脱贫,脱真贫、真脱贫,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成熟的解决社会困难群体问题的重要方式,在医疗和养老等方面对困难群体解决了实际困难,并且给弱势群体一定的坚实后盾。社会保障在精准扶贫中起到的是兜底作用,主要通过社会最低保障金和社会救助等对贫困群体加以援手,是精准扶贫的物质保障。可以说,社会保障制度与精神扶贫在性质和目标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尤其体现在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实现小康社会方面。
2、社会保障制度促生精神扶贫
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十九大报告中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提到,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各项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各项公共服务体系。只有人们的各项基本生活所需得到保障,人们生活的质量才会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会不断被满足,其思想建设才会在无形中提高,文明程度提高了,精神上的贫困自然而然就会土崩瓦解。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框架形成于“十二五”期间,发展完善于“十三五”。在全面落实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保障是其各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结合各地区的不同条件,实施不同政策,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群和劳动能力较弱的人群进行保障,有效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通过完善各项保险制度,加大对农村医疗、养老、留守人群的保障,以社会保障为视角,促进精神扶贫、解决精神脱贫、达到精准脱贫,更好的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扶贫过程中的“兜底”作用。社会保障是精神扶贫的一种规范的、长效的、可预期的机制,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社会和谐以及脱离贫困的目标,社会保障机制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3、精神扶贫促进社会保障的完善
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底子薄弱,脱贫攻坚难度大,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要脱贫对象。单靠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解决这部分人口的脱贫攻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精神脱贫,解放思想、增强自信,才能保证脱贫的顺利进行。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同等重要。物质脱贫,主要依靠社会保障的密网和其兜底作用,而精神脱贫则需要解决其思想贫困的问题。其中,精神脱贫是通过人们学习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使思想意识形态的地位上升,传统文化水平、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助力精神脱贫。社会保障是社会扶贫工作的最直接措施,人民群众真正摆脱了贫困(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会使得社会保障资金额的减少,从而节约我国财政支出,以更好的合理再分配。社会保障的完善,能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简介】
付晶园(1984.2-)女,汉族,吉林临江人,硕士研究生,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系统分析与建模.